vive的基站工作原理有点像超市买东西用来扫描的扫描器,不够那个用的是可见激光,vive用的是不可见激光(红外线)。
结构:
基站里面有两个马达,一个横着转一个竖着转。他们上面有一个激光发射器发出一道很细的不可见激光,随着马达的转动它们射出的激光线扫过整个房间。中间有一个红外列阵。

红色的是激光发射器(在马达上的)绿色的是红外列阵。
原理:
1.基站会频繁的发出4个信号,第一是由红外列阵发出的红外线,代表开始扫描,可以覆盖整个追踪面积;第二竖向激光扫描,第三是横向激光扫描,第四又是由红外列阵发出的,代表扫描结束。
2.vive和vive控制器上有多个红外接收器,它们会接受第一个信号并且开始计时,当2个信号被接收到的时候结束竖向计时,第3个信号结束横向计时,第四个信号重置。
3.因为马达的转速是已知的,所以通过时间差可以计算出接收点相对接收器的位置,又因为基站是固定的,可以计算出接收点的位置。
4.接收器上有多个接收点,通过接收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计算出vive头显和控制器的完全位置以及状态。

竖向扫描

横向扫描
遗憾的是现在vive用的而是TDM(通过同步两个基站的时间,错开两次扫描)。如果通过升级软件升级成FDM(不同基站发出的红外频率不同)多个基站间就不用同步了。
对比oc的追踪系统:
优点:
1.准确性高(假设基站扫描频率60赫兹,距离3米,可以做到误差小于毫米),虽然oc的追踪准确性体验起来差不多,但是实际准确性差的非常远,只是人感觉不出来。所以vive只用这个追踪就完成了面部追踪和位置追踪,oc还有陀螺仪来完成面部追踪。
2.对电脑没有负荷,因为是纯数据计算,而且计算量很小。vive和控制器里的ARM Cortex-M0+进行浮点运算就够了,pc没有什么负荷。而oc是用图像处理来计算出位置的,假设它的摄像头是1080p的那对电脑就有一定的负荷了。
3.距离,vive基站的追踪距离很远,而且可以调整激光强度延长到更远。oc用的是图像处理,情况就没有那么乐观了,因为摄像头的像素有限,在两米左右的距离就很难追踪了。提高分辨率又会提高电脑的负荷。
4.基站不用发出大量的信息给电脑,这样不用usb链接电脑只要供电就可以了。
5.基站基本不用更新换代。
缺点:
电脑要知道基站的位置(需要运行校准程序),每次移动基站都需要校准一次。比起oc比较麻烦。
有什么我说错的地方请大神纠正补充,谢谢。
结构:
基站里面有两个马达,一个横着转一个竖着转。他们上面有一个激光发射器发出一道很细的不可见激光,随着马达的转动它们射出的激光线扫过整个房间。中间有一个红外列阵。

红色的是激光发射器(在马达上的)绿色的是红外列阵。
原理:
1.基站会频繁的发出4个信号,第一是由红外列阵发出的红外线,代表开始扫描,可以覆盖整个追踪面积;第二竖向激光扫描,第三是横向激光扫描,第四又是由红外列阵发出的,代表扫描结束。
2.vive和vive控制器上有多个红外接收器,它们会接受第一个信号并且开始计时,当2个信号被接收到的时候结束竖向计时,第3个信号结束横向计时,第四个信号重置。
3.因为马达的转速是已知的,所以通过时间差可以计算出接收点相对接收器的位置,又因为基站是固定的,可以计算出接收点的位置。
4.接收器上有多个接收点,通过接收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计算出vive头显和控制器的完全位置以及状态。

竖向扫描

横向扫描
遗憾的是现在vive用的而是TDM(通过同步两个基站的时间,错开两次扫描)。如果通过升级软件升级成FDM(不同基站发出的红外频率不同)多个基站间就不用同步了。
对比oc的追踪系统:
优点:
1.准确性高(假设基站扫描频率60赫兹,距离3米,可以做到误差小于毫米),虽然oc的追踪准确性体验起来差不多,但是实际准确性差的非常远,只是人感觉不出来。所以vive只用这个追踪就完成了面部追踪和位置追踪,oc还有陀螺仪来完成面部追踪。
2.对电脑没有负荷,因为是纯数据计算,而且计算量很小。vive和控制器里的ARM Cortex-M0+进行浮点运算就够了,pc没有什么负荷。而oc是用图像处理来计算出位置的,假设它的摄像头是1080p的那对电脑就有一定的负荷了。
3.距离,vive基站的追踪距离很远,而且可以调整激光强度延长到更远。oc用的是图像处理,情况就没有那么乐观了,因为摄像头的像素有限,在两米左右的距离就很难追踪了。提高分辨率又会提高电脑的负荷。
4.基站不用发出大量的信息给电脑,这样不用usb链接电脑只要供电就可以了。
5.基站基本不用更新换代。
缺点:
电脑要知道基站的位置(需要运行校准程序),每次移动基站都需要校准一次。比起oc比较麻烦。
有什么我说错的地方请大神纠正补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