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褒奖新人,《戏剧界》1980年12月号,陈小芳被冠以“黄梅新秀”的头衔而刊登了陈小芳的一组照片,并约请著名剧作家王冠亚撰写了二百多字的短文介绍了陈小芳。岂料,就这一段朴素的文字,竟给陈小芳招来非难!
“唱得象可以吹吹,但吹得太过份了。”
“瞧那照片的模样,脸长得象包文拯,还硬说长得象,吹得真是没边没影。”
“演起戏来象陈小芳妈妈一样鸡罩也罩不住。”
“左嗓子不贴弦。”
议论者的中伤,象一股旋风吹进陈小芳的耳朵。陈小芳气恼、陈小芳愕然,陈小芳不明白,妈妈教我演戏,有什么过错?我学严风头阿姨的唱腔碍别人什么事?陈小芳承受住了出名的考验,陈小芳说;“真的说不假,假的说不真,人长着嘴总是要说话的,他们高兴说,那就让他们说去吧。”
1986年是陈小芳在艺术上的“丰收年”。不仅在长影拍摄了电影《母老虎上轿》,在电视喜剧《三家福》中饰演了女主角桂枝,还应邀参加了辽,皖两省电视台主办的春节文艺晚会的演出。在安徽省黄梅戏影片展映期间,《母老虎上轿》一片赢得了众多的观众。陈小芳的表演细腻纯朴,含情脉脉,较成功地刻划了“十里香酒店老板“母老虎之女大胆违抗母命,追求自由爱情的叛逆女性形象。陈小芳的唱腔委婉动听,运腔味浓。
有位老山前线战士听了陈小芳的唱腔后,写信给陈小芳:“听了你唱的黄梅戏,我一天的疲劳消失了,我感谢你……”称赞陈小芳何止一人。陈小芳的唱腔之所以得到人们的赞赏,是因为陈小芳学严凤英并不单纯模仿,跟在大师后面亦步亦趋。陈小芳有自己的主见,在学习大师的同时揉进了自己的演唱特色。
长影导演王家乙说:“陈小芳的表演不在表现自我而是在表现角色,注重挖掘人物的真、善,美。”看过《母》剧,专家们觉得陈小芳的演技有了一定的长进,日趋成熟、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