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山环抱、流水潺潺,只有420户人家、1370口人。历史可上溯到春秋。旧村遗址为唐朝晋王李克用驻军的营寨,明朝初间由山上迁到山下建村,挖出了太行山区至今最深的井,直到现在还是村里主要的水源。由于恰在与河北省邢台市交接处,从明清时代起,许村就形成了一条两地互通有无的商业街,一直保存到现在。
历史赋予许村几分浪漫和神秘,但在山多田少的和顺县,许村却因了“依山傍水”的好景致:阳曲山伟岸,漳河水环绕。春到之时,小雾晴岚、杂花生树;夏日将至,松林蔽日、凉爽怡人;金秋时分,五谷丰登、层林尽染;漫长冬日,温和从容、雪霁迷人;素有“和顺小江南”的美誉。
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清漳河两岸的太行风光、田园中的清明上河图,还可以感受剪窗花、刺鞋垫、点豆腐、舞龙灯、跑旱船等精致的中国北方民俗文化,因为许村完整地保留了从明清时期到现代具有历史线索考究的建筑和民俗生态。
老屋、灰瓦、白墙是她的颜色,雕花的窗、镶铁的门、青石板铺成的悠长古巷是她的气息与音容。许村老街,一头枕着幽奇古朴的山壑,一头接着繁华绚丽的街市。街道两旁的老式店铺建筑,大都保存着明代和清代的风格:高台阶、高门楼,出檐青瓦,典雅别致,特别是房屋上石雕、砖雕、木雕独具特色,依稀可见昔日繁华。官房院内,有古老的全神庙、别致的戏台、一口长满青苔的轱辘水井。村北圣母庙前的古槐,相传植于清汉,虬枝蜿蜒,围可丈八,苍劲古朴,叶繁枝茂……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把许村浸染得灵秀典雅。
2011年,许村国际艺术公社成立。“中国·和顺首届乡村国际艺术节”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丹麦、澳大利亚、波兰、捷克及国内的艺术家驻村创作,每人留下两幅作品作为许村的永久收藏。之后,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国际艺术节,让许村这个有着历史印迹、文化内涵的传统古村落,开始散发出艺术的绚烂色彩,日渐吸引世界各地人们的眼球。许村也成为澳大利亚艺术基金会、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绘画室、台湾大学乡村研究所、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等国内外十多家机构的创作写生基地。
古的村落,美的风景,现代文明,休闲农家。我们邢台也有好多好多这样的古村落、旅游景点,吸收借鉴许村的模式,实现“五位一体”(古村落、旅游景点、精准脱贫、美丽乡村建设、基层党建)协调发展,是不是会古村落焕发新貌,带来新经济新发展呢?答案是肯定的,一定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