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优化唐河县县域村镇空间布局,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特编制《唐河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规划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2、城乡统筹发展原则;3、节约型发展原则;4、动态弹性原则;5、协调统一原则;6、中心带动原则。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4——2030年;规划近期为2014——2020年;规划远期为2021——2030年。
规划范围
本次的规划的范围为唐河县县域行政管辖范围,包括12镇7乡,518个行政村、居委会,辖区面积2458平方公里。
规划重点
1、重新审视唐河在区域新格局中的定位,明确发展战略及目标
制定县域城镇化战略,推动唐河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确定适宜唐河的功能定位和产业方向,明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构建唐河未来发展蓝图。
2、突出“生态优先、文化传承”,营造宜居环境
加强生态保护,营造良好生态格局,美化村镇人居环境。保护历史资源和传统村落,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3、“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科学确定城镇发展规模
根据就业需求,科学预测各级居民点人口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合理控制建设用地,实现集约发展。
4、注重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区域共享、统筹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注重配套服务设施向农村地区的有序延伸。
5、注重村庄整治,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对村庄进行分类引导,因地制宜提出整治举措,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社会文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焕发农村社会活力。
指导思想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积极探索适合唐河县特点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模式,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强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成为充满活力的经济繁荣、城乡宜人,城乡永续的唐河县。
战略定位
南阳市东部中心城市;南阳市东部城市功能外溢承接地、承接现代产业转移先导基地;特色农业发展示范基地;豫西南地区以农副产品加工、装备电子制造为主导的现代产业基地;南阳市山水农耕生态旅游目的地。
总体目标
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素质逐步提高,形成支柱产业优势明显、产业结构日趋优化的格局;开放型经济格局逐步形成,外向带动效应显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本完善;到2030年左右,将唐河县建设成为经济富裕、社会和谐、生态优良的现代化县城,实现工业与农业、县城与农村、经济和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发展。
县域总人口预测
2020年、2030年唐河县域总人口分别达到150万人、160万人。
县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2020年城镇化水平为46%左右;2030年城镇化水平为63%左右。
村镇空间结构规划
唐河村镇空间结构采取“中心带动、轴带扩展、网络协调”的村镇空间发展战略,形成“一心两轴、两片四区”的城镇和中心村、基层村组成的村镇体系空间等级结构。
1、一个核心
县域经济和城镇发展的主中心──中心城区,是唐河县域城镇和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包括文峰和滨河两个街道、城郊乡以及唐河县产业集聚区。
2、两条城镇发展复合轴
包括东西向的城镇发展复合轴,是整个县域重点发展方向,包括国道312、宁西铁路、沪陕高速公路,向东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向西接受南阳、西安等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南北向为县域发展次轴,这里主要有G234,以及规划建设的方枣高速公路。
3、两个城镇发展片
两个城镇发展片区分别是黑龙镇、湖阳镇发展片和毕店镇、大河屯镇发展片。
4、四个县域功能区
东部以大河屯镇为中心,包括古城乡、少拜寺镇、毕店镇、东王集镇等乡镇,依托良好的石油、天然碱资源,发展相应的产业,形成东部城镇片区;南部以黑龙镇和马振抚为中心,包括祁仪乡、湖阳镇等乡镇,依托叶山工业区形成的以矿产开采加工以及虎山水库、石柱山、廖氏文化等旅游文化的城镇片区;西南部为重要的粮棉产区,以郭滩镇为中心,包括苍台镇、龙潭镇等乡镇,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中部以县城为中心,以桐寨铺镇为副中心,包括现状的张店镇、上屯镇、昝岗乡、城郊乡、源潭镇和桐河乡等乡镇,依托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装备电子制造。
村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规划到2030年,唐河县县域范围内形成“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的五级居民点等级结构体系。
1、中心城区
即县城,包括滨河、文峰街道办和城郊乡,是全县的经济增长极,对全县经济起带动作用,也是区域竞争力的主要依托。
2、中心镇
桐寨铺镇、大河屯镇、马振抚、黑龙镇、郭滩镇,是县域次中心以及片区发展中心,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中发挥中心作用的镇,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的发展。
3、一般乡镇
即源潭镇、张店镇、湖阳镇、龙潭镇、苍台镇、上屯镇、毕店镇、少拜寺镇、桐河乡、昝岗乡、祁仪乡、古城乡、东王集乡,是除若干中心镇以外的乡镇,是本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辐射带动本区域发展。
4、中心村
人口规模相对较大;区位较好,经济相对发达,有一定服务于周边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本次规划共设置89个中心村。
5、基层村
基层村是村庄布局调整之后能达到支撑最基本生活服务设施所要求的最小规模的点,是从事农业生产的最基本单元,并考虑合理的耕作半径和交通条件来设置,以农民从住宅到耕作农田单次出行在半小时左右。
职能结构规划
城镇以主要职能划分,形成综合型、工贸型、农贸型和旅游服务型四种类型,中心村以向周边农村提供公共服务为主。各级城镇的职能分工见下表。
唐河县村镇体系职能结构
城镇等级
名称
职能类型
职能引导
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
综合型
县域中心城市、
以农副产品加工、装备电子制造为主
中
心
镇
桐寨铺
工贸型
县域西北部中心城镇,
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建材业、黄牛贸易为主
郭滩镇
商贸型
县域西南部中心城镇,县域重要粮棉种植基地,
以发展县际商贸业,适当发展农副产品加工
黑龙镇
综合型
县域南部中心城镇,
以工矿服务、旅游为主
大河屯
工贸、交通型
县域东北部中心城镇,
以发展农副产品商贸、农副产品加工为主
马振抚
旅游服务型
县域东南部中心城镇,县域东部林业、中药材基地,
重点发展虎山水库、石柱山景区旅游、螺旋藻养殖、畜牧养殖、栀子种植;发展旅游服务业、三农服务
一
般
镇
源潭
集贸型
县域重要粮棉种植基地,
以发展种植业、人工养殖业、集贸、三农服务业为主
少拜寺
工贸型
县域内重要的生猪养殖基地,
重点发展生猪交易、三农服务、集贸
东王集
工贸型
县域内重要的烟叶种植、人工畜牧养殖基地,
以矿产开发、集贸、三农服务业为主
毕店
工贸型
县域东部粮烟种植基地、人工畜牧养殖基地,
以发展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商贸为主
湖阳
省际边贸型
重点发展商贸、矿产资源开发、旅游服务业;
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昝岗
农业型
县域粮棉种植基地,
以发展粮棉种植、畜牧养殖、集贸、三农服务业为主
上屯
农贸型
县域粮棉种植基地,以发展粮棉、蔬菜种植、
畜牧养殖、蔬菜交易、三农服务为主
张店
工贸型
县域内重要的粮棉种植基地、人工畜牧养殖基地;
重点发展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商贸
祁仪
农贸服务型
县域东南部山区林果业、中药材种植基地,
重点发展人文旅游业;发展集贸、三农服务
龙潭
农业型
县域粮棉种植基地,以发展粮棉种植、畜牧养殖、
集贸、三农服务业为主
苍台
农业型
县粮棉种植基地,以发展蔬菜粮棉种植、畜牧养殖、
集贸、农产品加工、三农服务业为主
桐河
集贸型
县域粮棉种基地,特色养殖基地,
以发展特色农产品贸易、集贸、三农服务业为主
古城
集贸型
发展农产品收购、集贸、三农服务业
中心村
规划81个中心村
农业生产生活服务基地,农村集聚目的地
基层村
规划498个中心村
农业生产基地,农村生活基地
中心城区发展指引
1、产业引导
依托唐河县产业集聚区,以农副产品加工、装备电子制造为主,打造县域产业发展极核,为人口在县城的集聚提供丰富的就业岗位。
2、发展方向
唐河位于南阳市半小时经济圈内,应加强向西与南阳市联系,方枣高速和省级道路升级建设,使唐河县融入到区域发展格局中,将会对城市发展形态产生影响。
西进:打造河西城市新区,调整城市发展重心;
东控:依靠原有的建设基础,建设富有活力的城市中心区、宜居的居住组团;
北扩:以组团模式适当向北扩展;
南抑:以三夹河为生态屏障,抑制城市向南扩展。
结合以上分析,确定中心城区宜利用沪陕高速、宁西铁路的便捷交通优势呈带状发展未来城市发展方向为“西进、东控、北扩、南抑”,主导方向为向西发展。
县域村庄布局规划
规划目标
1、优化村庄布局,构建有序的现代化村庄网络。
2、因地制宜地进行村庄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村庄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与设施配套要求。
3、确定村民人均生活用地指标,控制村庄用地规模无序扩大的倾向。
4、依托中心村,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在一定区域内相对集中,增强设施的共享性,通过设施的优化配套引导居住人口的集聚协调土地利用,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环境;
5、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农村居民点的生产生活,使之和谐发展。
6、通过提高农业产业化以及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来源,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同时不断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农村人口
规划期末全县总人口为160万人,根据城镇化水平预测63%,计算出农村人口为59.2万人。
中心村建设指引
中心村是乡镇与基层村之间的中间层次,其基础与服务设施直接服务于周围村庄。
1、中心村设置标准
1)中心村要有适当的服务范围,一般以小学的学区半径及农民的耕作半径为依据;
2)优先考虑县域内的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和美丽乡村;
3)交通便利,区位相对优越,靠近主要交通轴线;
4)人口规模较大;
5)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规模,具备比较优势;
6)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相对齐全,公共服务职能较完善;
7)与县城及镇区有合理的间距(一般要求大于2500米);
8)要避开具有安全隐患的区域和生态敏感区域。
2、中心村选取
按照中心村的设置原则,综合考虑服务半径等各方面因素,规划至2030年唐河县形成中心村89个。
唐河县各乡镇中心村
城镇名称
中心村选择
中心村个数
城郊乡
大朱岗、老潘庄、水田营、北张湾、仝庄
5
桐寨铺镇
李松庄、史庄、赵中铺、张庄
4
桐河乡
吴庄、中耿(耿庄)、李司庄
3
源潭镇
袁楼、小春坡、马湾、刘岗
4
张店镇
白秋、同乐寨、后岗、胡集、王岗
5
古城乡
罗岗、黄店、魏庄、徐岗、井楼
5
上屯镇
杨背、长秋、五美屯、上屯、下屯、郭店、靖湾
7
昝岗乡
岗柳、闽营、刘马店、大树李
4
大河屯镇
夏岗村(陈庄)、后张湾、车厢店、赵寨村(西赵寨)、牛庄、李湾、郝楼村(郝大营)
7
少拜寺镇
大田庄村、董岗村、郝常庄、涧岭店
4
毕店镇
郑岗、张扬、杜栗棚、沙河铺、杨家柳
5
东王集乡
臧岗村、郭岗村、王庄村、张庄村、杨庄村
5
郭滩镇
前吴庄、清河镇、遂王、王张营、白马寺、板桥王、谷岗
7
苍台镇
三皇镇村、后丁岗村、高棚村、栗湖赵村
4
龙潭镇
高营、小井杨、龚庄、钟庄
4
黑龙镇
湖东、李店、三官庙、老窦冲
4
湖阳镇
周安、大桥符、杨寨、侯太庙
4
马振抚乡
党岗、姚岗、牛寨、栗棚
4
祁仪乡
常庄、杜门楼、板仓、张马店、寨桥
5
合计
90
规划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2、城乡统筹发展原则;3、节约型发展原则;4、动态弹性原则;5、协调统一原则;6、中心带动原则。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4——2030年;规划近期为2014——2020年;规划远期为2021——2030年。
规划范围
本次的规划的范围为唐河县县域行政管辖范围,包括12镇7乡,518个行政村、居委会,辖区面积2458平方公里。
规划重点
1、重新审视唐河在区域新格局中的定位,明确发展战略及目标
制定县域城镇化战略,推动唐河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确定适宜唐河的功能定位和产业方向,明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构建唐河未来发展蓝图。
2、突出“生态优先、文化传承”,营造宜居环境
加强生态保护,营造良好生态格局,美化村镇人居环境。保护历史资源和传统村落,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3、“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科学确定城镇发展规模
根据就业需求,科学预测各级居民点人口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合理控制建设用地,实现集约发展。
4、注重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区域共享、统筹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注重配套服务设施向农村地区的有序延伸。
5、注重村庄整治,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对村庄进行分类引导,因地制宜提出整治举措,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社会文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焕发农村社会活力。
指导思想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积极探索适合唐河县特点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模式,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强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成为充满活力的经济繁荣、城乡宜人,城乡永续的唐河县。
战略定位
南阳市东部中心城市;南阳市东部城市功能外溢承接地、承接现代产业转移先导基地;特色农业发展示范基地;豫西南地区以农副产品加工、装备电子制造为主导的现代产业基地;南阳市山水农耕生态旅游目的地。
总体目标
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素质逐步提高,形成支柱产业优势明显、产业结构日趋优化的格局;开放型经济格局逐步形成,外向带动效应显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本完善;到2030年左右,将唐河县建设成为经济富裕、社会和谐、生态优良的现代化县城,实现工业与农业、县城与农村、经济和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发展。
县域总人口预测
2020年、2030年唐河县域总人口分别达到150万人、160万人。
县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2020年城镇化水平为46%左右;2030年城镇化水平为63%左右。
村镇空间结构规划
唐河村镇空间结构采取“中心带动、轴带扩展、网络协调”的村镇空间发展战略,形成“一心两轴、两片四区”的城镇和中心村、基层村组成的村镇体系空间等级结构。
1、一个核心
县域经济和城镇发展的主中心──中心城区,是唐河县域城镇和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包括文峰和滨河两个街道、城郊乡以及唐河县产业集聚区。
2、两条城镇发展复合轴
包括东西向的城镇发展复合轴,是整个县域重点发展方向,包括国道312、宁西铁路、沪陕高速公路,向东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向西接受南阳、西安等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南北向为县域发展次轴,这里主要有G234,以及规划建设的方枣高速公路。
3、两个城镇发展片
两个城镇发展片区分别是黑龙镇、湖阳镇发展片和毕店镇、大河屯镇发展片。
4、四个县域功能区
东部以大河屯镇为中心,包括古城乡、少拜寺镇、毕店镇、东王集镇等乡镇,依托良好的石油、天然碱资源,发展相应的产业,形成东部城镇片区;南部以黑龙镇和马振抚为中心,包括祁仪乡、湖阳镇等乡镇,依托叶山工业区形成的以矿产开采加工以及虎山水库、石柱山、廖氏文化等旅游文化的城镇片区;西南部为重要的粮棉产区,以郭滩镇为中心,包括苍台镇、龙潭镇等乡镇,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中部以县城为中心,以桐寨铺镇为副中心,包括现状的张店镇、上屯镇、昝岗乡、城郊乡、源潭镇和桐河乡等乡镇,依托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装备电子制造。
村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规划到2030年,唐河县县域范围内形成“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的五级居民点等级结构体系。
1、中心城区
即县城,包括滨河、文峰街道办和城郊乡,是全县的经济增长极,对全县经济起带动作用,也是区域竞争力的主要依托。
2、中心镇
桐寨铺镇、大河屯镇、马振抚、黑龙镇、郭滩镇,是县域次中心以及片区发展中心,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中发挥中心作用的镇,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的发展。
3、一般乡镇
即源潭镇、张店镇、湖阳镇、龙潭镇、苍台镇、上屯镇、毕店镇、少拜寺镇、桐河乡、昝岗乡、祁仪乡、古城乡、东王集乡,是除若干中心镇以外的乡镇,是本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辐射带动本区域发展。
4、中心村
人口规模相对较大;区位较好,经济相对发达,有一定服务于周边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本次规划共设置89个中心村。
5、基层村
基层村是村庄布局调整之后能达到支撑最基本生活服务设施所要求的最小规模的点,是从事农业生产的最基本单元,并考虑合理的耕作半径和交通条件来设置,以农民从住宅到耕作农田单次出行在半小时左右。
职能结构规划
城镇以主要职能划分,形成综合型、工贸型、农贸型和旅游服务型四种类型,中心村以向周边农村提供公共服务为主。各级城镇的职能分工见下表。
唐河县村镇体系职能结构
城镇等级
名称
职能类型
职能引导
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
综合型
县域中心城市、
以农副产品加工、装备电子制造为主
中
心
镇
桐寨铺
工贸型
县域西北部中心城镇,
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建材业、黄牛贸易为主
郭滩镇
商贸型
县域西南部中心城镇,县域重要粮棉种植基地,
以发展县际商贸业,适当发展农副产品加工
黑龙镇
综合型
县域南部中心城镇,
以工矿服务、旅游为主
大河屯
工贸、交通型
县域东北部中心城镇,
以发展农副产品商贸、农副产品加工为主
马振抚
旅游服务型
县域东南部中心城镇,县域东部林业、中药材基地,
重点发展虎山水库、石柱山景区旅游、螺旋藻养殖、畜牧养殖、栀子种植;发展旅游服务业、三农服务
一
般
镇
源潭
集贸型
县域重要粮棉种植基地,
以发展种植业、人工养殖业、集贸、三农服务业为主
少拜寺
工贸型
县域内重要的生猪养殖基地,
重点发展生猪交易、三农服务、集贸
东王集
工贸型
县域内重要的烟叶种植、人工畜牧养殖基地,
以矿产开发、集贸、三农服务业为主
毕店
工贸型
县域东部粮烟种植基地、人工畜牧养殖基地,
以发展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商贸为主
湖阳
省际边贸型
重点发展商贸、矿产资源开发、旅游服务业;
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昝岗
农业型
县域粮棉种植基地,
以发展粮棉种植、畜牧养殖、集贸、三农服务业为主
上屯
农贸型
县域粮棉种植基地,以发展粮棉、蔬菜种植、
畜牧养殖、蔬菜交易、三农服务为主
张店
工贸型
县域内重要的粮棉种植基地、人工畜牧养殖基地;
重点发展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商贸
祁仪
农贸服务型
县域东南部山区林果业、中药材种植基地,
重点发展人文旅游业;发展集贸、三农服务
龙潭
农业型
县域粮棉种植基地,以发展粮棉种植、畜牧养殖、
集贸、三农服务业为主
苍台
农业型
县粮棉种植基地,以发展蔬菜粮棉种植、畜牧养殖、
集贸、农产品加工、三农服务业为主
桐河
集贸型
县域粮棉种基地,特色养殖基地,
以发展特色农产品贸易、集贸、三农服务业为主
古城
集贸型
发展农产品收购、集贸、三农服务业
中心村
规划81个中心村
农业生产生活服务基地,农村集聚目的地
基层村
规划498个中心村
农业生产基地,农村生活基地
中心城区发展指引
1、产业引导
依托唐河县产业集聚区,以农副产品加工、装备电子制造为主,打造县域产业发展极核,为人口在县城的集聚提供丰富的就业岗位。
2、发展方向
唐河位于南阳市半小时经济圈内,应加强向西与南阳市联系,方枣高速和省级道路升级建设,使唐河县融入到区域发展格局中,将会对城市发展形态产生影响。
西进:打造河西城市新区,调整城市发展重心;
东控:依靠原有的建设基础,建设富有活力的城市中心区、宜居的居住组团;
北扩:以组团模式适当向北扩展;
南抑:以三夹河为生态屏障,抑制城市向南扩展。
结合以上分析,确定中心城区宜利用沪陕高速、宁西铁路的便捷交通优势呈带状发展未来城市发展方向为“西进、东控、北扩、南抑”,主导方向为向西发展。
县域村庄布局规划
规划目标
1、优化村庄布局,构建有序的现代化村庄网络。
2、因地制宜地进行村庄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村庄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与设施配套要求。
3、确定村民人均生活用地指标,控制村庄用地规模无序扩大的倾向。
4、依托中心村,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在一定区域内相对集中,增强设施的共享性,通过设施的优化配套引导居住人口的集聚协调土地利用,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环境;
5、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农村居民点的生产生活,使之和谐发展。
6、通过提高农业产业化以及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来源,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同时不断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农村人口
规划期末全县总人口为160万人,根据城镇化水平预测63%,计算出农村人口为59.2万人。
中心村建设指引
中心村是乡镇与基层村之间的中间层次,其基础与服务设施直接服务于周围村庄。
1、中心村设置标准
1)中心村要有适当的服务范围,一般以小学的学区半径及农民的耕作半径为依据;
2)优先考虑县域内的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和美丽乡村;
3)交通便利,区位相对优越,靠近主要交通轴线;
4)人口规模较大;
5)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规模,具备比较优势;
6)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相对齐全,公共服务职能较完善;
7)与县城及镇区有合理的间距(一般要求大于2500米);
8)要避开具有安全隐患的区域和生态敏感区域。
2、中心村选取
按照中心村的设置原则,综合考虑服务半径等各方面因素,规划至2030年唐河县形成中心村89个。
唐河县各乡镇中心村
城镇名称
中心村选择
中心村个数
城郊乡
大朱岗、老潘庄、水田营、北张湾、仝庄
5
桐寨铺镇
李松庄、史庄、赵中铺、张庄
4
桐河乡
吴庄、中耿(耿庄)、李司庄
3
源潭镇
袁楼、小春坡、马湾、刘岗
4
张店镇
白秋、同乐寨、后岗、胡集、王岗
5
古城乡
罗岗、黄店、魏庄、徐岗、井楼
5
上屯镇
杨背、长秋、五美屯、上屯、下屯、郭店、靖湾
7
昝岗乡
岗柳、闽营、刘马店、大树李
4
大河屯镇
夏岗村(陈庄)、后张湾、车厢店、赵寨村(西赵寨)、牛庄、李湾、郝楼村(郝大营)
7
少拜寺镇
大田庄村、董岗村、郝常庄、涧岭店
4
毕店镇
郑岗、张扬、杜栗棚、沙河铺、杨家柳
5
东王集乡
臧岗村、郭岗村、王庄村、张庄村、杨庄村
5
郭滩镇
前吴庄、清河镇、遂王、王张营、白马寺、板桥王、谷岗
7
苍台镇
三皇镇村、后丁岗村、高棚村、栗湖赵村
4
龙潭镇
高营、小井杨、龚庄、钟庄
4
黑龙镇
湖东、李店、三官庙、老窦冲
4
湖阳镇
周安、大桥符、杨寨、侯太庙
4
马振抚乡
党岗、姚岗、牛寨、栗棚
4
祁仪乡
常庄、杜门楼、板仓、张马店、寨桥
5
合计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