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江碑 成为德惠最具历史价值的古代文物
光绪初年,打牲乌拉又与蒙古部郭尔罗斯王公发生土地之争。1887年光绪十三年,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派翼领富庆会同蒙员吉祥共同勘察,重新划分界址,永绝葛藤,并于巴彦河侧勒石立碑,以昭示永久杜绝争端,这就是贡江碑。
通高3.10米,碑首高0.90米,宽0.76米,厚0.22米,碑阳与碑阴雕刻二龙戏珠图案,龙珠下面阴刻楷书。上半部雕刻变形卷云纹饰,下半部雕刻浪花纹饰。碑座高0.48米,宽0.94米,厚0.55米,正面雕刻牡丹花纹,背面雕刻整齐的小卷云连续图案。碑阳为“铭刻万代”,碑阴为“铁案千秋”。碑阳、碑阴刻楷书碑文719字,用汉满两种文字雕刻,汉字字体端庄,其中137字已模糊不清;碑阴右方阴刻汉字楷书4行,大部分字迹已脱落。碑阴左方有由左向右竖写的7行满文,首行21字,二行28字,三行26字,四行27字,五行29字,六行27字,七行27字,字迹均模糊不能辨认。
根据推断,当时德惠不产汉白玉,贡江碑石材为北京房山所产。北京天安门前的华表,故宫里的围栏龙雕,均为房山的汉白玉。这块石碑应该是在北京雕刻完成后,千里迢迢运来德惠,可见清廷对此事的重视。可惜后来疏于管理,遭到破坏,碑首、碑座、碑身分离,砖砌拱形碑罩也被拆毁,倒塌在地,部件缺损,字迹模糊,虽经文革摧残,保留至今殊为难得。目前重新树立,成为德惠最具历史价值的古代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