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卓吧 关注:2贴子:318
  • 9回复贴,共1

《荒野猎人》摄影详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然光+超广角+长镜头=自然与人力编织的流动诗歌】
在卢贝兹基看来,一部影片的结束或者拿到奥斯卡并不意味着终结。他将自己视为一名工匠,而他认为:“奥斯卡并不意味着很多,要完善手艺,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卢贝兹基习惯被人称作“Chivo”,2016年奥斯卡他连续第三次拿到最佳摄影奖


1楼2016-03-08 16:13回复
    艾曼努尔·卢贝兹基是如今好莱坞“墨西哥帮”里最杰出的电影人之一。现在,这个拗口的名字又拥有了另外一个代称——第一个连续三年拿到奥斯卡的摄影师。洛杉矶时间2016年2月29日,在第88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卢贝兹基凭借《荒野猎人》摘得最佳摄影奖,这也是他在2014年、2015年以《地心引力》《鸟人》后连续三年获得此奖,这也创造了一项新的历史纪录。


    2楼2016-03-08 16:1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集大成者的《荒野猎人》
      卢贝兹基行走在好莱坞,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光、长镜头、手持摄影以及超广角镜头的使用。虽然在好莱坞能单独掌控这四个元素的摄影师并不在少数,但能同时玩转这四个元素,且能在纷乱中找到画面重点并用一种无可辩驳的摄影语汇表达出来的,也只有卢贝兹基一个人。再加上他对胶片、数码这两种媒介熟稔使用的能力,也让他被认为是当下好莱坞的摄影大师。

      拍摄《荒野猎人》时的Chivo


      3楼2016-03-08 16:15
      回复
        《荒野猎人》的摄影足够惊艳,而我们也能从中看到卢贝兹基此前作品的影子。换而言之,《荒野猎人》是集大成者,在技巧上的突破并不太明显。影片中的暗场和黑影,曾经出现在《情迷巧克力》的摄影之中。暗场,突出了处在纠葛和不幸中的人们,造就了视觉上的刺激性和心理层面的不安感。而影片中的那些战斗镜头、手持镜头则可以认为是脱胎于《人类之子》。《荒野猎人》中战斗戏的场面,要求摄影师采用纪实性的摄影技巧。加上跟拍、追拍和长镜头等技术手段,树林戏份的现场感被营造得呼之欲出。


        4楼2016-03-08 16:15
        回复
          “靠天吃饭”的自然光摄影
          自然光摄影,是卢贝兹基的拿手好戏。在泰伦斯·马力克导演的《新世界》、《生命之树》里,卢贝兹基在艰苦的环境下,用自己的天才展示了对自然光线的拿捏。自然光摄影是“靠天吃饭”,在《荒野猎人》拍摄中,每一天的“黄金时间”只有凌晨和傍晚大概5个小时,整个剧组要抓紧一切时间拍摄。

          《荒野猎人》片场,Chivo用Arri Alexa 65 mm数字摄影机进行拍摄


          5楼2016-03-08 16:16
          回复
            由于大部分时间光线较暗,卢贝兹基在拍摄过程中用到了ARRI公司最新的Alexa65毫米数字摄影机(这是目前电影界最先进的摄影设备,这台机器在ARRI公司手中只租不借,售价也一直是个秘密)。数字摄影机能够在昏暗的环境中进行拍摄,同时保证画面看起来更加自然,不会产生颗粒感和其他瑕疵。


            7楼2016-03-08 16:17
            回复
              自然光拍摄的好处在于,摄影师不用考虑布光是否前后一致,也不会出现灯具和电缆的穿帮镜头。但自然光非常复杂,因为它总是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下,这对光的连贯性也带来不小的考验。但在卢贝兹基看来,自然光拥有独特的美感,而“变化的永恒性也是电影的主题之一。”


              8楼2016-03-08 16:17
              回复
                “像通过一扇窗户窥探万物”的超大广角镜头
                《荒野猎人》摄影的另一大卢贝兹基的超广角镜头。这种镜头曾经运用在《生命之树》里,但是《生命之树》的超广角采用了小景深,而在《荒野猎人》中,超广角则以低角度的深焦摄影出现。当广角的宽度和大景深结合在一起时,一个广袤辽阔接近于无垠的荒蛮自然就出现在银幕之上,令人眼前一亮。而这种效果,如果用卢贝兹基本人的话来说,就是“像你通过一扇窗户来窥探万物”那样真实、详尽,充满沉浸感。

                超广角将景色纳入画面之中时,也让人类显得倍加渺小


                9楼2016-03-08 16:1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而当拍摄人物特写时,广角镜头构成观众与角色的无限逼近感,卢贝兹基认为这种方式丰富了角色的精神维度:“我们接近演员时同时还是把他们周围的环境收到画面中,他们与环境总是相互连接的。在拍摄特写的时候,因为镜头视角很广,我必须非常靠近李奥。而这个过程中最美的地方在于,你可以看到从他嘴中冒出的呼吸,那些空气有时会喷在镜头上让画面变得扭曲,但我认为非常诗意,就好像你可以感受到他的生命。”

                  这样用大广角展现人物的构图在Chivo拍摄的片场照中也屡见不鲜,他把自己拍摄的片场照发到个人的Ins上,因为他的拍照水平还不足以举办一个个人展览,而社交网络无疑给他提供了一个展示“习作”的平台


                  10楼2016-03-08 16:20
                  回复
                    由于环境的限制,以及主创对于真实感的追求,《荒野猎人》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在拍摄之初并没有像《鸟人》一样绘制故事板,而是直接通过预演来保证影片中复杂场面的连贯拍摄。“比如电影中第一场猎人遭袭的戏份,是我们花了数周的演练才得以实现的。我们请到专家,工作人员也就位了,研究出拍摄路线……我们不是在故事板上搞定这场戏的,反而用到了一些真实元素。”卢贝兹基表示道。
                    大场面提前预演,而在小场面即兴创作则成了主角。在拍摄小李独角戏或者只有一两个演员的戏份时,导演演员都会加入临场发挥。影片中一些美丽瞬间就是卢贝兹基在即兴创作时捕捉到的,“演员在即兴创作,摄像机也在即兴创作,这些微小的瞬间让人感到写实,自然,真实。”这位墨西哥人如是说。

                    开篇战斗的长镜头,现场环境和运镜都比较复杂,在开拍之前整个过程经过了数次的预演


                    12楼2016-03-08 16: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