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刚刚结束高考的伊春一中的学生,这次一中惨败
早在05年,被人们认为这几年最好的一批生源,进入这个曾经煇煌却以经没落的所谓的省级重点高中(常年稳居倒数第二)时
,就已经埋下了失败的祸根.
A教师配备严重错误:a高一时学年主任谢增文,兼任学年主任和7班班任两职,他虽然有一定的教学能力,但由于
年龄的逐渐增大,失去了年轻教师的进去心和责任心.由于管理不力,在7班许多家长的强烈建议下,被迫被徐老师
接替了7班班任的职位,并在高二时转为其他工作(平级调动).,试问一个连领导一个班级都被学生和家长所
不信任的人,又怎样能担任引导一个学年在高中十分重要的高一,养成良好的学风和习惯.
b进入高二,改由杨继成担任学年主任,并由其担任六(理重点班)班和九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并一直延续到08年毕业,
这位老师有一个特点,就是有出色的演讲能力,在课堂上总能由一些习题引发长达半堂课的议论,以宣扬自己关心
国家大事和丰富的课外知识.并且酷爱李白,苏轼,石铁生等作家,在作文课上引经据典,凡是写这几个人的作文
在他的眼中都是好文章,其他都是垃圾.更有甚者,在高三最后半年的高考复习中,严重忽略了作文练习,只在高考前
几天练了一篇名为<幸福>的作文,高考复习,只练一篇作文,这仿佛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不可否认,杨老师能够引起
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但我认为他的舞台不应是紧张关键的高三讲台,而应是类似 百家讲坛 的节目上,如果将来有
林城讲坛在电视上播出,他是不二人选.
c在理科重点班中六名教师,有三名是中层以上领导,分别是学年主任杨继成(语文),解增文(数),和惠亚平(生物)
惠老师是中层领导,上课认真负责,另外两位却不太负责.值得注意的是,让领导担任重点班的教学任务,是对是错呢?
有人说过,不应让一个优秀的学者担任一个学校的校长,校领导的任务应该是管理学校.而科任老师的任务是教学,
很多时候领导由于开会出差,耽误了同学们的学习,特别是信任一中,进入一中的重点班同学们的学习,一堂课耽误
了五分钟不打紧,但在1000多天的教学中,就会有多少的时间被荒废.以我一孔之见,行政管理人员担任老师的做法
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d六班.七班数学老师谢增文,早年教的不错,但年事已高,工作的动力和热情已不复存在.他从不备课,以课堂为备课
室,以黑板为演草纸,在课堂上错误百出(初中曾有老师说过,高中的数学老师不爱备课,说的真对),加之声音平淡,
节奏缓慢,早在高一就有学生开始自学,在高三时堂堂一个班级认真听课的学生不超过十人,更有人在数学课偷偷到
自习室学习,150分的数学,就在三年中一分一分的减少(高分的同学是自学能力强的人),数学课成了许多同学的睡觉
课(重点班也不例外),同学们很少有120分以上.我不清楚,重点班的数学不如一个普通班,校长不会察觉???还是由于
他是中层,迫于某种原因不进行调整.
曾有同学打趣的说,将来失眠时就将谢老师的讲课录下,比一瓶安眠药都管用(失眠患者的福音
优秀的年轻教师不起用,却以年龄和职位来用人,如此用人,贤人却不能发挥才能,不仅影响了一中的发展,更视
孩子们的未来为儿戏,这是谋杀.更有甚于谋杀.
B高中三年学年主任几经调整,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严谨的教学态度没有形成,整个学校没有几处能安心学习的地方
试问,就算是哈三中的优秀学生,也经不起如此摧残.当本不被看好的07毕业生取得优异成绩时(在最不被看好下,由于良好的学风,生员很差的这届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校领导们异想天开
提出赶英超美的大跃进计划,在妄想中虚度每一天,孰不知,原本素质最好的一届学生,特别是尖子生正离本来相匹配的
大学浅行渐远.诚然,一中已经拥有不错的硬件条件,但不应只抱怨优秀教师的跳槽,
假如每个老师认真备课(当然一中有许多认真负责的老师),假如学校的管理能更加合理.......太多的假如,但为时已晚
就像刚刚取得了历史最差战绩的中国男足一样,是体制和官僚主义在作怪,但失败后只是再一次的失败,无穷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