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要点:
看机身:米格-29在坐舱两侧具有辅助进气格栅,苏-27没有。
看机翼:米格-29为中单翼,苏-27为上单翼,所以苏-27看起来更大,更扁。
苏-27有翼尖挂载点,米格-29没有。
看机尾:苏-27具有很长的尾椎,在苏-32等衍生型号中尤其粗大,用以放置后置雷达。 苏-27的尾椎是为了减弱宽间距双发的倒吸效应;苏-27尾椎中是减速伞包,苏-35才配备了后置雷达 ,而米格-29尾椎不明显,因为该部位是减速板。米格-29OVT有尾椎状物,但不如苏-27显著。米格-35也有尾椎,很扁,类似于海狸尾。
看垂尾:米格29的垂尾有5°的外倾角,苏-27没有。
米格-29的垂尾比较宽大,苏27的垂尾相对窄小。
米格-29垂尾的根部有过渡。而苏-27没有。
苏-27具有腹鳍,米格-29没有。米格-29的原型机是有的,但后来证实没什么用。
看起落架:苏-27的主起落架离进气道远,米格-29的主起落架离进气道近。
看光电雷达:米格-29的IRST球偏向右侧,苏-27的位于中间。但是苏-27的多数衍生型号(包括出口中国)的光电雷达也是在右侧的。
su27的边条向内凹,米格29的边条向外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