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装备控吧 关注:49贴子:68
  • 0回复贴,共1

李宁烈骏——支撑型跑鞋深度测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烈骏和云马、双渡三双跑鞋是李宁前一段时间主推的款式,其中烈骏为稳定系跑鞋,云马是马拉松鞋,双渡是缓震系跑鞋。烈骏的主要缓震科技并没有采用李宁云,而是经典的Bounce和Cushion,下面就看看这个号称和比利时RSscan实验室共同研发的跑鞋到底表现如何。
1.外观
①外侧

这双瓦蓝色烈骏是官方提供的三种颜色里相对不那么奇葩的一款配色。其外侧李宁logo的衬底为反光材质。足弓处有支撑板,但是这个和内侧的支撑板不是连成一体的,后面在鞋底部分可以看得比较清楚。全鞋共有8处反光材料:鞋头、后跟各三处,鞋舌一处,外侧logo一处。前掌采用Bounce科技,强调回弹;后掌采用Cushion科技,强调减震。

②内侧

内侧可以看到鞋面结构拼接复杂,中段部位有X形支撑条,起到包裹和支撑作用。内侧下方有dualLOC标志,表示使用了双密度材料起到强化支撑作用,白色部分EVA密度低,较软;蓝色部分密度高,较硬,其中也嵌着一块支撑板
③鞋头

鞋头部分有3处反光材料,鞋舌处有两个鞋带固定扣,最上面的覆盖了一整块的反光材料。鞋头上翘高度属于正常范围,有橡胶包边。
④鞋面

三明治网布鞋面手感比较柔软,鞋面支撑补强材料避开了正脸部分,应该不会造成脚面压迫现象。(侧面的反光材料外形好像一只眼睛)
⑤后侧


后部有三块反光材料,脚踝处的支撑板硬度很高,而且靠近鞋口处有植绒内里起到防滑作用,整个鞋口都有加厚处理。中底白色EVA部分从外侧向内嵌入了一块蓝色Cushion缓震材料。鞋跟外侧略微翘起,这种设计在跑鞋中很常见,可以保证落地的平滑性。
⑥鞋底

鞋底花纹和材料拼接相比李宁之前的几款要复杂。上方椭圆形桔色部分为FoamRB Lite轻量耐磨橡胶。可以明显的看到足弓处的PROBAR LOC支撑板是分体式设计,相比一体化设计在鞋底防扭性上要弱一些,这个应该是出于轻量化的考虑,但是作为适合大体重的一双鞋,为了省掉一点重量在功能性上却损失了更多。外侧支撑板是外露的,内侧支撑板隐藏在大底橡胶中。
⑦前掌

射出式橡胶大底,采用多种花纹拼接,增强抓地性。
⑧后掌

外底其他部分尤其是易磨损部位覆盖了Tuff RB耐磨橡胶。
⑨鞋垫

烈骏的鞋垫和鞋床是粘在一起的,费了好大劲才撕开,以至于鞋垫都拽伤了。可以看出前掌部分有透气孔,鞋垫整体没有弧度,所以鞋垫对足弓支撑没有贡献,鞋垫比较柔软,可以辅助缓震。这种粘贴的方式虽然可以防止鞋垫在鞋内来回跑动,但是作为一个慢跑鞋窃以为这种设计不是十分必要,而且清洗起来不方便。
⑩内部

内部走线不算美观,具体做工在后面的拆解部分再行解释。
2.体验
①做工
未拆解状态下观察,整体走线比较稳定,鞋底溢胶在接受范畴以内,基友表示买了不少钩子和三道杠,这双烈骏在溢胶上最少是持平水准。鞋面接缝处和鞋底橡胶拼接处有少量溢胶,由于鞋内里是风骚的荧光色,所以有些许胶质的话,就看的很明显,感觉很不舒服,但不算大问题。
②手感
鞋面上的网布和支撑材料都比较柔软,鞋口和鞋舌的泡棉较厚,脚踝处的植绒内里摩擦力较大,脚踝靠近足跟处的鞋内外支撑材料硬度较高。低密度EVA中底手感较软。配色虽然骚包,但是有一点是,由于鞋身本来就比较厚实,配色上可以采用简单的过渡,让它看起来不那么壮实。后跟处那个类似X的造型在光线下比较有质感,但如果能够延长变成X造型的后跟稳定块也许会有更好的效果,毕竟李宁当年青蛙篮球鞋的广告还是印象深刻的。
③脚感
43码单只重量324克,属于中等偏沉的类型。上脚后包裹性和舒适度都不错,前掌在弯折时没有出现压脚面的情况,这一点比超轻11要好很多。鞋垫较厚,虽然没有特殊材料,但的确很舒服,甚至说初次穿着的舒适感,有一半来自于鞋垫。前后的B+C的确舒服,和各种高发泡EVA中底相比,也许第一感觉没那么惊艳,但踩下去会逐渐地感受到稳定的舒适感,在日常行走时可以感受到缓震和回弹能力。由于鞋面支撑材料拼接堆叠的比较复杂,所以对整体的透气性也有影响,主要依靠鞋头部分的网布来透气,算不上闷但是绝对不凉爽。
④试跑
分别在公路、塑胶跑道和楼梯上进行了慢跑和加速跑测试。舒适度合格;抓地性和耐磨性合格;在室外20度左右的温度下进行稍长距离的跑步后就能感觉到热了,而且在跑动中感受不到多少透过鞋面的凉风,所以透气性一般。鞋垫部分没有足弓支撑,内侧的X形支撑条和高密度中底倒是可以提供一些。Bounce+Cushion技术缓震和回弹性比较明显,尤其对于后跟先着地的跑者来说确实讨好脚感。在后掌跑法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后掌内侧高密度较硬的支撑力以及外侧Cushion的柔软缓震性。由于鞋的重量比较大,所以上到10公里就能感受到负担,不过B+C技术可以一定程度上的起到辅助推进的作用。


1楼2016-02-22 16:5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