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安历史悠久,人才荟萃,出现过邢侗、邢慈静、孟尝峦等历史文化名人。据《山东通志》记载:“唐太宗征辽时(公元645年),在此住宿”,故名“宿风堤”。《临邑县志》记载:“燕王堤:邑(临邑县城)东北二十里宿安店,周围有堤。……,遂命‘宿安堤’”。清乾隆时期,宿安已是济南闻名的名镇。乾隆去泰山进香时来到宿安,游览了大清才子孟尝峦故里(今宿安乡小孟家村);观赏了当朝大学士刘墉为孟尝峦题的牌匾;在宿安停留,并私访了宿安肖营村。从此,宿安历史上有了“三朝帝王驻宿安”的美誉。在近代史,宿安人民在长期反帝反封建的艰苦斗争中,培养了不屈不挠、勇于反抗的斗争精神。
为把宿安乡的文化积淀充分挖掘出来,2015年下半年,在德州市史志办和德州市邮政公司联合推动下,宿安乡率先行动,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宿安乡志》编撰领导小组,由文化站牵头,具体负责制定编纂方案,开展资料搜集整理工作。 目前,《宿安乡志》编纂工作基本完成,设十八编六十四章,全面系统地记述了宿安乡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历史与现状,全方位展示宿安乡风貌,体现了地域特色,以留得住历史,守得住乡愁。
为把宿安乡的文化积淀充分挖掘出来,2015年下半年,在德州市史志办和德州市邮政公司联合推动下,宿安乡率先行动,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宿安乡志》编撰领导小组,由文化站牵头,具体负责制定编纂方案,开展资料搜集整理工作。 目前,《宿安乡志》编纂工作基本完成,设十八编六十四章,全面系统地记述了宿安乡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历史与现状,全方位展示宿安乡风貌,体现了地域特色,以留得住历史,守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