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吧 关注:11,983贴子:73,542
  • 8回复贴,共1

小说《围城》的接受历程及精神资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伟大的人物不能超然于历史过程之外,他总要依靠自己的前人"(《东方睿智学人》),经典文本的诞生,也总是伴随着历史积淀的浸润,被西方学者称为当代“最伟大的智者之一”的钱钟书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围城》,就是一例突出的典范。
一、《围城》的三次接受历程
学贯中西、打通古今的钱钟书先生说过;"要自己的作品能够收刊在图书馆的书里,就得先把图书馆的书安放在自己的作品里"。”大学问家的学问跟他的整个性情陶融为一片,不仅有丰富的数量,还添上个别的性质,每一个锁细的事实都在他的心血里沉浸滋养,长了神经和脉络“。这是钱钟书先生”不设范以自规,不划界以自封“,以达到对整个人类文化思想一体化认识的真实写照,是他”穷气尽力,欲使小说、诗歌、戏剧与哲学、历史、社会学等为一家“的毕生追求,也是钱学的理想境界。正是这样一种特质,形成了钱钟书作品特立独行的风格,也是这种特质,注定了”学者小说“《围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奇特命运,为《围城》的接受和评价历程埋伏下不测难料的境遇和不期燃放的烟花,折射出时代风云变幻的景观。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1-27 17:51回复
    这一时期,小说感性层面独特的妙趣品味-----特别是与现实人生之间真切的共通性和共感性强烈地激起读者向理性层面深入探究的渴望,对《围城》的历史评价成为人们认识和争论的焦点,对《围城》的题旨和意义的探寻也从中展开。然而,长期封闭于排斥异己、强求统一的文化环境,人们的思想阵营早已被固有的整齐划一的坚硬词语占领,当那些与世界文化推进步伐相脱节的理论原则和小说同步于世界文化思想进程的精神实质相遇照面时,难免出现一种“小庙遇大佛”的不适与尴尬,在思想文化的断层与夹缝中,求索者们尽管努力穿梭,也还是难逃“不搭调”之嫌。直到1987年以后,开放的国门涌进了现代西方文化的第一股热潮,那些生动新颖、结实地敲击现实人生的现代西方思想萦绕着时尚的光环把人们引入一种崭新的精神浪漫氛围,灵感----在思想文化的交汇、碰撞、积累中萌动、漂浮、、、、伴随着1989年学术丛刊《钱锺书研究》的问世、1991年电视剧《围城》的热播,小说《围城》被推向第三次接受高潮。(到1996年仅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印数就超过100万册)。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1-27 17:54
    回复
      二、”八分之一背后"的诱惑
      文本的生命历程,在解读的足迹中延伸。
      在某种情境下,受冷遇反而是精神上特立超群的标志。越是曲折的命运,越容易幻化为作品之外的层层迷雾,撩拨人更加浓厚的兴趣。
      如果持久的同一思维、同一行为、同一语言语调象一种自杀,那么独立不倚的自由创作、与主流文坛的疏离,既成就了钱钟书作品的显著风格,又仿佛生命在跳跃中重生。而文本的生命活力又总是深刻蕴含在海明威著名的'冰山原理"之中;''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雄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作者‘’见之笔端的虽只有八分之一,而读者能够强烈地感到这八分之一背后的分量''。
      ‘’这八分之一背后的分量'',悄然地----孕育了文本的诞生、奠定了文本精神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高度、保障了文本经久不衰的魅力;衍生了解释学、接受美学存在发展的空间;赋予了读者参与创造和对话的领地。它在浓缩为‘’八分之一‘’的精彩纷呈之后,反过来又强烈地诱惑人向这“背后”探进头来,从而成为现代阐释学接受美学的理论依据;创作是为阅读而设的引导,阅读是引导下的创作。文本完整的价值实现,存在于理解者与被理解者的视界融合之中。*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1-27 17:55
      回复
        三、伫立于“宏大叙事”主流之外的独特审视
        20世纪初,当众多作家注目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层面的骚动与变乱,习惯以族类性、阶级性立场作为思考评判事物的基准时,钱钟书却在《围城》中展现了另一种叙述,正如他的序言交代的:写”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其关注点没有落实在通常以“身----家----国”为走向的传统社会伦理本体,而以“个人天地”为基本创意,从留学回国青年方鸿渐的恋爱、求职、结婚、家庭纷争中展示一种步步逼窄的人生处境。通篇融贯了文字层面融古今中外思想观念的急智比喻和反讽、文学层面的透彻心里分析、文化层面人类普遍境遇的揭示。其中“超越狭小文化领域的拘禁、超越狭隘利益集团意识的拘囿,冷静地观察、剖析众生世相,却又深切地关注着具有超时空意味的、人类生存的普遍困境”,是构成作品独立风范的深刻内涵,也是钱钟书作为吞吐百家的学者,在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深刻洗礼中率先“挣脱厚重的社会伦理本体,走向人类学哲学本体”的具体体现。这正应允了马克思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表的最为杰出的历史洞见;“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氏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1-27 17:55
        回复
          然而,《围城》的深刻蕴含在相当一段时期的中国却如同“空谷足音“,还曾一度引来“游离了那个时代的主潮“,“没有理想的闪光“之类的评说。“一个人的思想可能超前,但是如果整个社会背景不成熟的话,他的思想就变成了彗星一现。“(西方哲学精神)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1-27 17:56
          回复
            四、历史时间中“个人“的觉醒
            马克思说过,历史发展是螺旋形的。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用以对抗中世纪的“神性“与“王权“的两大口号:“理性“与“个性自由“,使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两股思潮在冲突和互补中发展。个人的发现和个性的解放曾经是欧洲上空耀眼的日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1-27 17:57
            回复
              在普遍理性的重压下,个体独立性不断聚和着反弹的力量,历史轨道在压抑中又遇到了扭转的契机。
              一方面,又是科学革命(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互补原理“、“概率论“),使知识本身不断超越那些简单的普遍原则,展开无限多样的世界,普遍性原则和知识体系迅速发生了分化。黑格尔用绝对精神运动变化的逻辑原则建构起来的知识大厦坍塌了,支撑大厦的宏大叙事原则也随之被摧毁。
              另一方面,“至高无上“的理性主义对生活世界的专治扭曲了自然丰富的人性,物质文明的背后掩藏着马克思所指的“人的异化“。一幕幕人间惨剧背后的国家利益和王道历史抖落了理性主义的丰厚羽毛,躲在帘幕后充当理性替身的肉体凡胎彻底败露了非理性的人性本质。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1-27 17:59
              回复
                待续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1-27 17:59
                回复
                  寻找自己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1-30 15: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