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吧 关注:530,232贴子:6,105,227

解放军单兵装具的演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单兵携行具是指单兵用于携带武器装备、生活用品的一切用具。因为单兵的负担量将直接影响其作战效能和持久能力,所以世界各军事强国一直非常重视单兵携行具的发展, 依据人机工程学原理不断改变单兵携行方式,使负荷在人体上的分布更趋合理。单兵携行具从其功能可分为单一式和组合式两大类。单一式携行具用于携行一种武器或装备,如53式轻机枪弹盘包,只用于装弹盘;56式半自动步枪弹袋,只用于弹药。组合式携行具可装多种装备,如91式作战背心,除可装4个30发弹匣外,还可装4个手榴弹和1个水壶。依其携行方式,又可分为胸挂式、肩挂式和作战背心式,其中作战背心功能较多,质量在人体上分布均匀,使用方便,人机工效较好,是携行具的发展趋势。
军用携行具是单兵装备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和人类的战争史一样久远,使人和武器装备形成一个整体。
我国早期的单兵携行具
  建国前,我军的被服、装具由各野战军因地制宜自行生产和筹措,制式和材料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单兵携行具。
  红军时期物资极端缺乏,战士身上只有米袋、子弹袋和手榴弹袋。子弹袋也是横束于腰间或斜挎;有的战士扎一条布袋,上面别个手榴弹;有的战士背上只背有一顶斗笠或一条小薄棉被。当时所谓的单兵携行具就是这么简单。 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处于“小米加步枪”的艰难处境。战士身上只比红军时期多了一个小搪瓷碗和一双筷子,小搪瓷碗挂在腰间,筷子插在绑腿里携行。许多部队冬季没有棉被,一件棉袍,白天穿,晚上盖。所谓的单兵携行具状况基本上没有改观。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由于人民群众的大力支前和我军的迅速发展,单兵携行具有了较大的改善。每个战士都发一条帆布制的腰带、一条白毛巾、一个水壶、一个挂包和一条棉被。携行的方式依然是用绳带捆挂在身上。
  抗美援朝时期,尽管我国还很贫穷,但志愿军的装具已有了很大改观。军服已经制式化,战士也有了牛皮或帆布材质的弹药带。军需品的品种、数量都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但是携行方式没有改变,依然是“分件单挂”的落后方式。
图为在朝鲜作战的志愿军战士,那时志愿军战士连子弹袋都没有,子弹和手榴弹只能散放在褡裢里。
建国前士兵子弹袋由粗布手工缝制
如何保证一个士兵能够准备完善的投身战场,并且尽可能减少他在战斗中的不必要负担?这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随身物资的携带:不仅要确保必须携带的物资都带的上,还要保证不妨碍士兵的各种动作,并且它们不会在跑动中掉的七零八落,在想要一件东西的时候又能够准确迅速的拿出来。而这些功能的实现,就必须仰赖于单兵装具的发展。
要完全做到这些要求并不是很容易,尤其是长期以来对于人的因素非常漠视的中国。因为历史上的经济、思想认识条件限制,直到80年代末中国才真正开始在单兵装具上进行研究。而新型单兵装具的出现,则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水平终于跟上了西方先进水平。
从红军建军到解放后第一次装备制式化改革之前,解放军装备都是以有什么用什么为主;所谓的单兵装具实际上都是一些因陋就简的产物,由各部队自行生产筹措。以典型的红军战士为例,他们身上的单兵装具往往只是米袋、子弹袋、手榴弹带;而且这些子弹袋一类的装具也往往不是制式军品,而是随便用能找到的较结实布料土制而成的。
朝鲜战争时期子弹只能放在褡裢里
这种混乱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了50年代。毕竟在同时装备各种万国武器,比如M1928汤姆逊冲锋枪、三八大盖步枪、李恩菲尔德步枪、乃至于波波沙43冲锋枪的时候,它们的各种装具本身就是互不通用的;比如牛皮弹匣包、棉布弹带、帆布四联弹匣包等等。实际上直到朝鲜战争为止,解放军还有参战的志愿军士兵连子弹袋都没有,子弹和手榴弹只能散放在褡裢里。
90年代以前,解放军主流装备的装具设计没有任何的科学技术含量。图为当时最常见的棉被褥靠背带进行三横两竖的捆绑打包。


IP属地:广东1楼2016-01-24 12:11回复
    95式步枪手携行具

    新型95式携行具
      新型5.8mm枪族陆续装备部队后,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单兵携行具——95式携行具。95式携行具只有作战背心,没有背囊(仍使用91式背囊),它没有采用91式作战背心那种通用型设计,而是按任务性质分为步枪手携行具、机枪手携行具和狙击手携行具等。每种携行具的具体配置都不尽相同,以步枪手携行具为例,包括有肩带、携行腰带、4个弹匣包、4个手榴弹包、防毒面具包、瞄准镜袋、水壶套、挂刺刀用的刺刀板。其中手榴弹包为木柄、卵形手榴弹、枪榴弹通用型,底部设计有排水孔,更多考虑到作战使用中的因素。水壶套体积增大,且放到了腰带前边,避免硌腰且方便使用,且预留了不少外挂组件的接口,可根据任务需要灵活进行调整,扩充新的功能。笔者认为:4个弹匣的携行量偏少,实战中一些战士也常将2个弹匣并联使用,我们可借鉴美军和俄军的突击背心设计,弹匣包适当加大,让每个弹匣包容纳2个弹匣,使携行具中可携行的弹匣由4个增至8个,增强战斗中火力持续性。


    IP属地:广东6楼2016-01-24 12:14
    回复
      79式狙击枪弹药携行具


      IP属地:广东9楼2016-01-24 12:16
      回复
        中国维和步兵单兵装备


        IP属地:广东10楼2016-01-24 12:17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11楼2016-01-24 12:19
          收起回复
            借问,91式之前就没有列装过战术背包?


            IP属地:云南12楼2016-05-08 17:11
            收起回复
              还是有一定差距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5-08 20:00
              回复
                更,12楼。在90年代初中国还是用这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5-08 22:11
                收起回复
                  02空降兵携行具是空降15军配发的制式携行具,用于替代老式91携行具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5-08 22:27
                  回复
                    这篇文章我记得是2005或2006年左右刊登的,当时不少杂志都刊载了,那时候最先进的也就01式了,所以还没有现在模块化的06携(半美半俄的仿FLC)。


                    IP属地:河南16楼2016-05-08 22:52
                    收起回复


                      17楼2016-05-08 23:38
                      回复
                        好像在哪个杂志上见过这篇文章?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5-09 10:57
                        收起回复
                          再看美军的始祖鸟背包。。。哎。啥也不说了。


                          IP属地:河北19楼2016-05-09 11:00
                          收起回复
                            我只关心装备的普及程度和部队的使用情况!


                            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6-05-09 11:04
                            收起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6-05-09 12: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