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吧 关注:432,636贴子:9,640,622

石头里的虫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块密不透风的石头里面竟然有几只活虫子。近日,新泰市羊流镇单家庄的韩焕才在切割石碑的时候遇到了这样的蹊跷事。经专家鉴定此虫为古籍中记载的“石虾(hā)虫”。据专家介绍,“石虾虫”不仅十分罕见,且生存于密闭的石头里。“它是怎么进入石头内部的?”“在密不透风的石头里面,既没有空气,又没有水源,它们是怎么存活下来的?”历史上,曾有关于“石虾虫”的记载,但这些谜团始终未能破解。
村民:石头里住着三只活虫子
近日,家住新泰市羊流镇单家庄的韩焕才,像往常一样在自家院中切割石碑,当他用切割机切开一块石头时,发现石头里面有个小窟窿,小窟窿表面有一层米黄色的薄膜。好奇的韩焕才挑开薄膜,发现里面竟然有三只活着的小虫子。
“这真是太奇怪了。”现年66岁的韩焕才做石碑生意40余年,“跟石头蛋儿打了半辈子交道,第一次见石头蛋儿里面有虫子。”韩焕才说,平常在菜叶子上、在庄稼上看到虫子,却从来没见过石头芯儿里面竟然有活虫子。“以前经常见石头芯里面有一汪水,石头里长虫子太蹊跷了。”
探访:虫子约1厘米长、米黄色
20日上午,记者来到新泰市羊流镇单家庄,在韩焕才的院子里看到,地面上有几块正在加工的青石,大块的石头上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窟窿。两块已经被切割下来的石块上则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窟窿,窟窿上面布满了淡黄色的薄膜。
韩焕才告诉记者,当时发现的三只小虫子就是在这窟窿里面的。“当时三只都还活着,另外一只则被切割机切成了两截,已经被丢掉。这三只被装进了一个小盒子里保存起来。”
韩焕才打开小盒子,记者看到,三只虫子两头尖,中间粗扁,类似苍蝇蛆。其中两只小虫子已经变为黑色,确认已死亡,而另外一只则保留了先前的颜色。该虫子长约1厘米、米黄色、呈月牙状拱着腰。
专家:确认此为罕见的“石虾虫”
这是些什么虫子?为什么会在密不透风的石头芯里面?这的确很蹊跷。
新泰古石专家郭善同面对此情况也是一筹莫展。郭善同是当地赫赫有名的石头专家,主要研究原始社会到汉朝时期的各种石器,目前,他已经搜寻到泰汶古文明的石器70多个门类3000多件。
郭善同告诉记者,韩焕才所用的石材为二辉橄榄岩,颜色为暗灰绿色,为中粒等粒结构,矿物成分主要为镁橄榄石、顽火辉石、透辉石,所属岩类为碱性玄武岩中的地幔橄榄岩包体。“这种岩石硬度和密度非常大,而且不似页岩等松软透气,在这样的条件下,还能够存活生命体,不仅稀奇,也是科学所不能解释的。”
“我研究泰汶石器8年了,见过无数奇石、异石,真没见过石头里面有活虫的。”郭善同说,关于此类现象,民间曾有传言,在清朝时期,新泰的秦家庄东岭的花岗岩里面曾有过类似发现。“听老人们说石头里面的虫子为岩蛹,还叫‘石虾虫’”。郭善同讲道,民间还有“狗宝牛黄石虾虫”的说法,意指“石虾虫”是跟黄金一样值钱的“神虫”。
它是不是“石虾虫”不能确定,还需要进一步确认。
随后,记者将所拍的照片发给市中医医院副院长、肝病中心主任赵学印。赵学印从医40余年,对中医药有深入广泛的研究。
经过仔细对比和查证,从外形特征到生存环境,赵学印最终确认这几只小虫即为史书里所记载的“石虾虫”。“关于石虾虫,古籍里有相关记载,虽然并没有多少人能亲眼见过,但此小虫与古籍中的描述完全吻合。”赵学印告诉记者。
韩焕才告诉记者:“希望有研究过‘石虾虫’的专家帮忙解答。”另外,若需要深入研究“石虾虫”,或者能解开“石虾虫”之谜的,可以联系本报。
◎未解之谜
虽然确认了此虫为“石虾虫”,但还有很多疑团并未解开。
“石虾虫”是怎么进入石头内部的?它们又如何在密闭的石头窟窿中生存的?“石虾子”被称为黄金一样的中草药,那它们到底有什么药效?
1.虫子会不会通过石头缝隙进入?
韩焕才说,做石碑对石材要求很严格,有任何一点的缝隙或者材质松软都不能成材。“这块石头是去年6月份从嘉祥买来的,整块石头有200多斤重。”韩焕才将石块一点一点地切割下来做成条状石碑。“之前并没有见到这种情况。”韩焕才指着堆在一旁的石条子说。
“石头没有缝隙,就存在多种可能性。”郭善同表达了他的推断。一种可能性,有可能是之前石头有缝隙,虫蛹被注入石缝中,随后,随着地壳运动,石头受挤压,缝隙消失。另一种可能则是先有虫蛹,随后被土壤包裹,而经过上万年的石化,最终被石头包裹。
2.石蛹在密不透风的石头里如何存活?
“这几种可能性也匪夷所思。”郭善同讲道,“首先,虫蛹要变为虫子,需要空气、水、温度,在密不透风的石头芯里面,这样苛刻的条件,石蛹是怎么存活的?如果这么小的窟窿都能满足这些条件,那么,就意味着石虾虫在石头里面存活了上万年。”如果后一种可能性成立的话,那么千年、万年形成的石质内发现活的生物,科学觧释不了无空气及饮食生存,“石虾虫”靠什么生存?
3.为何古人视“石虾虫”为医药“黄金”?
关于“石虾虫”的医药记载,赵学印告诉记者:“由于‘石虾虫’极为罕见,所以古籍里面只谈到了它的外貌形状、存活场所,至于它的药效并没有太多文字,只是提到能治疗眼疾。”
那么,为何古人视“石虾虫”为医药“黄金”呢?记者随后又咨询了泰城多位多年从事中药材的专家、学者,他们均表示,对石头里生长虫子的事有所耳闻,但从没见过,也无从谈起研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1-14 16:17回复
    从泰安贴吧转发来的,大家快看看这玩意。研究研究没事都回家砸石头去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1-14 16:18
    回复
      2025-08-21 03:14: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多少钱 炖了蛾子吃老。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山东5楼2016-01-14 16:44
      收起回复
        杜撰的吧,这是科学没法解释的事情,虫子作为一种低等生命体怎么可能活这么久?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6-01-14 17:03
        收起回复
          石头本是化石,虫子本是蛔虫


          8楼2016-01-14 19:03
          回复
            切掉头就能吃了,鸡肉味,蛋白质是牛肉的六倍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6-01-14 19:11
            回复
              这个是真的,我吃过,鸡肉味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1-14 19:21
              回复
                这种石头质地不够坚硬?有养分?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6-01-14 19:33
                回复
                  2025-08-21 03:08: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史前生物,有科研价值。


                  12楼2016-01-14 19:40
                  回复
                    那个切石头的小说叫啥来着?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1-14 20:26
                    回复
                      盗墓笔记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1-14 20:32
                      回复
                        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故事,建议送到新泰博物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1-15 00:17
                        回复
                          虫子分泌一中物质把石头转化成自身需要的养分,产生化学作用形成稀薄的氧气供自己生存。又叫石猴虫,(石蛹)属于十分罕见的细菌类转化而来的。只有在特殊的石质里面可以生存。华佗记载,此虫世间少有,具有治眼疾,头晕痛等功效。至于怎么进入石头里面的,远古时候可能就已经存在了,地壳运动而进入,有些石头表面也会出现黄色腐蚀痕迹,属于地表生物。地壳运动石头有裂缝氧气稀薄,此虫精力漫长时间进化而可以在密封的空间内生存,黄色腐蚀痕迹属于分泌物与消化液。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1-15 00:32
                          收起回复
                            情之一物,最费思量,不明所以,一往而深。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1-15 07:4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