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风水吧 关注:258贴子:1,244
  • 3回复贴,共1

道教对“无量天尊”的阐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清弟子一般施礼时,常随口唱“三无量”或“福生无量天尊,不可思议功德”,如遇众善信有不幸遭遇,则唱“无上太乙度厄天尊”“无上太乙救苦天尊”,即呼唤道教大仁大慈寻声赴感的太乙救苦天尊显灵帮助不幸的人,救苦度厄。这种唱礼,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国。解放后,被传讹为无量天尊,无量天尊是一些不懂道教的人自创的,道教常常使用“太上”“至上”“无上”,表达道的至高至尊。
通常(福生无量天尊)在一些经忏之末是有此一句,但在其後是紧接著(不可思议功德)。
释义
无量天尊:修行人不要用度去衡量大道原理,天下人才会尊重修行人。
佛家有“阿弥陀佛”、“无量寿佛”等诸佛称号。“阿弥陀”是佛之名讳,而“佛”是称号。“无量寿”即无穷之寿,以此为佛之名而称“无量寿佛”,可谓此佛是寿的化身。这都是讲得通的。而“无量天尊”却不然。道教有“度人无量天尊”、“福生无量天尊”、“功德无量天尊”等,这些都是完整的天尊称号。但如果省略掉“度人”、“福生”、“功德”,而仅保留“无量”,也就是说将原称号简化为“无量天尊”,那么还是原意吗?很显然,如依文寻意,“无量天尊”当解为“无穷多天尊”或“很多天尊”,像话吗?有这样简称的吗?其实,用此语者稍加审辨,便不难明白:“无量”是量的概念,怎能称之为天尊?
八十年代初,广播电台常播出某著名评书艺人所说的传统评书。书中道家人物出场时,每以“无量——佛”为口头称号。后来在一次政协会上,评书艺人恰与千山无量观许信有大师同在一组,于是大师向艺人提出建议:道家不称佛,所以“无量佛”不宜用于道家人。而艺人为了评书的需要,恳请大师解决一个类似于“阿弥陀佛”的四字用语。大师无奈,但又念其评书为世间之艺术,与玄门并无相干,遂告之以“道教尊神称天尊”。评书家触类旁通,于是“无量天尊”就这样产生了。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许大师及东北地区有威望的老道长们相继羽化归去。与此同时,社会上很多观念也在急速更新。在此“大气候”影响之下,教门内道友们的思想及思维方式也开始由原来的墨守成规而渐渐转向了追求外相上来,对新事物的接受也就快得多了。于是“无量天尊”这个带着幽默味道的艺人用语,也从最初的“顽皮话”而渐成为“合法化”了。当然潮流难以逆转,后来,“无量天尊”便迅速出现在东北大部分道友尤其是道俗之间的交往中。甚至殿堂上道友们在为香客助磬的同时,语气悠长地口称“无—量—天—尊”已成为定规,俨然世人笔下影视小说中之情状。更在此同时,关东的道友不断入关南下,因此又将“无量天尊” 带到了大江南北……
有人引经据典翻阅《道藏》说道书中早已有 “无量天尊”一词的记载,圣号“无量天尊”一词是有着悠久的历史。这实在是个大谬论!如“...上献十方无量天尊、三十六天帝君、天功父母、及诸神仙...”又如“...王于此时发大道心,广置诸观,开度国人,造无量天尊形像,广写此经圣号...”再如“...而白天尊言:向见百千诸无量天尊,并诸侍者,今皆隐没,得无疑乎。众魔欲来恼我...”很显然此人不懂文言文,实在是断章取义!这里是无量天尊指的是无数的天尊,非天尊的名号!这不得无让我想起了那个用“课本”造句的笑话:小朋友写“上课本来就很无聊”。念天尊当念天尊名号,而无量天尊并非天尊的名号!
前人云:“谬论所常,执为道理;谬误所常广设斋馔,执为规矩。”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变革,外面的世界可谓精彩纷呈。于是,古墙中有些人再也不甘心“严守内相、恬淡外相”,其实也算合乎常情。然而,凡事皆须循理,外相亦须适度。土豆贴金箔固然被视为荒唐,而珠宝上涂脂粉又何尝不是妄为!
一、持颂“太乙度厄天尊”
第一:天尊加持,所在之地土地城隍皆护佑此人。
第二:智慧明净,所做所行皆是天意,行天之意,无所畏惧。
第三:平安相随,常年奔波之人受得四海大龙王护佑,舟车平安。
第四:财源广进,正财、偏财、禄神常伴。
第五:广传道音,功德无量,常庇福荫,灾祸远离。
第六:渐生气力,皆受天星照耀,气力渐增。
第七:寿命长久,阴司众等,闻听天尊尊号,皆嵇首而礼。
第八:死者超度,死者闻生时亲属能够常年天尊尊号,生出诸端妙处。
第九:地域安宁,尊号声起,五路瘟神皆远离,地域安宁福无量。
第十:死时超脱,常念天尊尊号,死时一念生起救苦救难太乙天尊,即能前往东方极乐世界。
二、持颂“太乙救苦天尊”
在人遇到危难之事时持颂“太乙救苦天尊”就会得道救助,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人如遇到苦难,只要念诵太乙救苦天尊名号,太乙救苦天尊就会随声应化,帮助人解忧排难,化凶为吉。对于积功行善,功行圆满之人,太乙救苦天尊会「乘九师之仙驭,散百宝之祥光」,接引升仙。
三、持颂“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持颂“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一声,或五七声,或千百声,吾即化形十方,运心三界,使称名者,咸得如意。十方三界,诸天诸地,日月星辰,山河草木,飞走蠢动,若有知,若无知,天龙鬼神,闻诸众生,一称吾名,如有不顺者,馘首刳心,化为微尘。
持颂“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可:广度天人、静心合脉、解除厄难、治病祛疾。护胎合婚、去祟辟邪、超亡度魂、潜消口舌、永息官司、人物安守、水陆平康、风调雨顺、免灾消厄等不可思议的功效。
概述
道教没有无量天尊,或者看我说了个三无量,都跟风学,根本就不知道来源是什么,一问三不知。这里的三无量就是:无量观,无量寿,无量福。三无量出处很早了,后来因为佛教出了个无量佛,和道教无量福同音,所以为了区别,后期道教改为“无量天尊”。无量天尊的意思是,众多天尊。无量天尊不可以单独用,只可以和其他几个一起用,因为道教实在没有“无量天尊”这一天尊,所以要称“福生无量天尊”。
道教的这一词,最早是“无量寿福”,乃祝福善信的一个专用名词同佛教的“阿弥陀佛”并非一意;但道教的“无上寿福”的“福”字在西南地区的方言发音中与“佛”音相同,为避免曲解人们将佛教密宗的“无量寿佛”与“无量寿福”混淆,故后来全国道教统一以“福生无上天尊”作为常尊圣号。
然而,道教正一派有“三无量”一词,也可容为“三无量天尊”;“天尊”在本词中并不代表任何神,只是将“无量”一词升格至最高。
道教有“度人无量天尊”、“福生无量天尊”、“功德无量天尊”等,这些都是完整的天尊称号。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1-10 03:20回复
    道友见面一般都是稽首一礼,口里称“道长慈悲、师父慈悲,道友慈悲、师兄慈悲、当家师慈悲、会长慈悲、方丈慈悲、老修行慈悲,爷慈悲等等,”知道道长俗家姓氏的,在前面加上姓氏,即“某某道长慈悲、某某师父慈悲、某某道友慈悲、某某爷慈悲。”知道道长道名的在前面加上道名,即“某某道友慈悲,某某师父慈悲、某某道长慈悲、同门的称某某师兄慈悲,”【当家师和方丈等长辈前面,不能加上姓氏直接称呼】。再俗一点,可以在后面加上一个“好”字,即道长好、师父好、师兄好等等。
    回礼时,也是给对方稽首一礼口称“慈悲、慈悲,”也可以在前面加上道名、姓氏,即“道长慈悲、师父慈悲、道友慈悲、师兄慈悲、当家师慈悲、会长慈悲、方丈慈悲、老修行慈悲,爷慈悲等等。”或者给对方稽首一礼回称“道气长存”,也可以俗一点,可以在后面加上一个“好”字,即道长好、师父好、师兄好等等。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1-10 03:28
    回复
      2025-07-31 01:09: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同道中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1-17 22:4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