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回复贴,共1

【转载】三味线的种类及如何分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味线的种类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四种主要的三味线,及其冲绳的鼻祖。
一、津轻三味线 Tsugaru Shamisen(太棹Futozao)

这是最大的一种三味线。它被称为“太棹”,就是粗杆的意思。因为这种三味线通常被用于演奏津轻风格的乐曲,所以也用“津轻三味线”来代称。【Bachido网站教授的就是津轻三味线,所以推荐使用太棹来学习。】
太棹三味线(津轻三味线)的历史:
旧式的三味线表演通常在安静的小房间中进行。那时琴身上蒙的是精致的猫皮,所以必须轻柔地弹奏。但是津轻流派起源于户外表演,由在大街上和节日庆典上表演的盲人音乐家发展而来。户外演奏必须以响亮的声音来吸引带着钱(或食物)的观众。然而拨子过重敲击琴身会导致鼓皮破损。为了迎合户外表演的需求,传统三味线经过改良,琴身变大,张贴的皮革也换成更厚实的狗皮,这样就可以承受住更大力度的拨弦,从而发出更响亮的声音。太棹三味线直到今天仍在不断改良,专业的三味线演奏家通常会根据自己的演奏风格定制三味线。


1楼2016-01-08 00:58回复
    二、地歌三味线 Jiuta Shamisen(中棹Chuuzao)

    “中棹”是指“中杆”,也就是中等粗细的琴杆。中棹最常用于演奏地歌。
    弹奏津轻流派的曲子必须使用津轻三味线吗?好问题!很多人会说小型三味线无法驾驭津轻曲风,但如果你只有一把细棹,而又想尝试津轻风格的话,为什么不试试呢?毕竟津轻流派也是在这些传统三味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只要记得敲击鼓皮的时候温柔一些,这些三味线完全可以作为津轻的入门乐器。很多津轻初学者都是用长呗三味线来学习的,有些人是因为家里有现成的,有些是因为长呗价格便宜。等练习到一定水平,再换成津轻三味线,进一步追求津轻特有的敲击感。
    津轻三味线与其他三味线的区别:
    弦轴(Itomaki):津轻三味线的弦轴在最粗的地方直径约有2.5厘米,比其他三味线要粗得多。光看下面两幅弦轴部位的局部图,你就可以分辨出来哪一个是津轻三味线了(尤其是图上已经标明了!)
    鼓皮(Kawa):在琴身表面张贴皮革的时候,周围会留出余裕。津轻三味线在鼓框处会留2.5厘米左右。另外两种三味线大约只留0.5厘米。


    2楼2016-01-08 01:00
    回复
      2025-05-09 20:04:58
      广告
      三、长呗三味线 Nagauta Shamisen(细棹Hosozao)
      “细棹”意即“细杆”,通常用来演奏长呗。

      长呗三味线和地歌三味线的区别:
      从弦轴的粗细就可以轻易区分出长呗三味线和津轻三味线,但长呗和地歌的弦轴却是差不多的。二者外型上最大的不同在于鸠胸(Hatomune),即琴杆与琴身相接的地方。

      鸠胸:地歌三味线的鸠胸部分几乎成直角,长呗三味线的鸠胸则有圆滑的弧度。


      3楼2016-01-08 01:01
      回复
        以上三种为常见


        4楼2016-01-08 01:02
        回复
          已经认识了


          5楼2016-04-16 23: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