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胜千言。唯一需要解释的是蛋分底座(就像个四脚矮凳),这个东西是店家给我做的配套,没有给我说明过,我也是后来才发现它,也明白了它的作用——把蛋分架空,让水流能充分从底部循环(详见下图)
蛋分-藻缸水流设计
我用红色空心箭头标明了水流的方向(下同)
经过蛋分处理的水由下至上流入藻缸。
注意蛋分缸和藻缸分界的地方,多加了一块不封到底的玻璃,形成U型通道,利用连通器原理定向水流,保证循环充分。
藻缸本身的水流只设计面流,能处理一些油面,不再设计底部水流。
藻缸-主泵水流设计
经过藻缸溢流过来的水先进入过滤缸,利用连通器原理定向水流,让水流经过滤材后进入主水泵缸,最后上行到主缸。
我在考虑冷水机的进出水的时候想到:这里有条件的话,应该在主水泵和过滤缸之间再设计一个空间,让推冷水机的泵能够在那里取水,出到主泵缸。
这样的话水的路径是:主缸溢流经侧滤过掉部分垃圾——经蛋分除大分子杂质——经藻缸除NO3——经滤材过滤小杂质和部分硝化反应——冷却——主泵抽入主缸。
个人认为这个流程比较科学,其它方式来安排冷却水泵感觉都不完美,要么就是还没完全经过过滤就被抽回主缸;要么就是重复冷却,导致底缸快速降温,但主缸降温迟缓,延长冷水时间。所以还是要大缸才能玩得转啊!
L型侧滤,比较有价值的参考是做了一个狭窄的夹层,第三次利用连通器原理定向水流,让水流能够把较大的杂质带出。(越狭窄流速越快——流体力学)
出水口方向较斜,对着鱼缸对角。
左侧造浪使用经典造浪模式模拟海浪,偏外侧安装,方向调节至内对角线;右侧造浪偏内侧安装,采用else模式,方向调节至外对角线。造浪是全向调节的,还是画个图来说明,结合两个平面图来看。
出水管设计防止逆流
制定水位线
在这全部就绪后,为了日后的安全,需要制定水位线,方法如下:
最高水位线:
在加入适量水以后,先让水体循环起来,然后关闭所有电源,让主缸逆流,等主缸、底缸水位静止时,缓慢将底缸水位补到距玻璃高度1mm(或更小)的极限位置,这个位置由你自己定。注意由于地面可能不平,底缸水面距左右前后玻璃的高度可能是不一样的,找到最矮那一边来补水。此时主缸水面应该刚好在逆流孔的下方,底缸每个小缸的水面应该持平,整个底缸水位差一点溢出但并不会溢出。现在整个系统内的总水量就是你的鱼缸能容纳的最大水量,无论是主缸或者底缸再加水都会导致水漫金山了。这时开启所有电源,让水体再次循环起来,此时底缸水位将会迅速下降,当水位稳定时,记下底缸水位高度,这就是补水的最高水位。
注意:水位线一定制作在主水泵所在缸壁,如果底缸整体设计没有问题,也只需要看这个位置的水位就行了。
最低水位线:
按上例中的底缸设计,最低水位线是藻缸和过滤缸间隔板过水孔的最下沿。因为水位当低于这个位置的时候,藻缸那边的水将不再溢流至过滤缸,过滤缸和主泵缸是一个连通器,在短期内主泵缸会被抽干,导致水泵烧毁。
每个底缸的设计不同,设定最低水位线的方法是一致的,请大家自行分析找到这个位置。
在上例中,我标记了最高、最低水位线,并计算了最高最低之间的总水量是多少,用标签标记,这有利于后期补水预估。
完善标签
最后,你应该将各种电源线及重要参数标记下来,根据我的工作经验,在后期维护的时候,它们会显得非常有价值。
我使用标签机制作的标签,贴在对应的位置。最后我才发现我打印错了一个字undefined …… 成本¥2一张,算了,不重打了。

蛋分-藻缸水流设计

经过蛋分处理的水由下至上流入藻缸。
注意蛋分缸和藻缸分界的地方,多加了一块不封到底的玻璃,形成U型通道,利用连通器原理定向水流,保证循环充分。
藻缸本身的水流只设计面流,能处理一些油面,不再设计底部水流。
藻缸-主泵水流设计

我在考虑冷水机的进出水的时候想到:这里有条件的话,应该在主水泵和过滤缸之间再设计一个空间,让推冷水机的泵能够在那里取水,出到主泵缸。
这样的话水的路径是:主缸溢流经侧滤过掉部分垃圾——经蛋分除大分子杂质——经藻缸除NO3——经滤材过滤小杂质和部分硝化反应——冷却——主泵抽入主缸。
个人认为这个流程比较科学,其它方式来安排冷却水泵感觉都不完美,要么就是还没完全经过过滤就被抽回主缸;要么就是重复冷却,导致底缸快速降温,但主缸降温迟缓,延长冷水时间。所以还是要大缸才能玩得转啊!

出水口方向较斜,对着鱼缸对角。
左侧造浪使用经典造浪模式模拟海浪,偏外侧安装,方向调节至内对角线;右侧造浪偏内侧安装,采用else模式,方向调节至外对角线。造浪是全向调节的,还是画个图来说明,结合两个平面图来看。


在这全部就绪后,为了日后的安全,需要制定水位线,方法如下:
最高水位线:
在加入适量水以后,先让水体循环起来,然后关闭所有电源,让主缸逆流,等主缸、底缸水位静止时,缓慢将底缸水位补到距玻璃高度1mm(或更小)的极限位置,这个位置由你自己定。注意由于地面可能不平,底缸水面距左右前后玻璃的高度可能是不一样的,找到最矮那一边来补水。此时主缸水面应该刚好在逆流孔的下方,底缸每个小缸的水面应该持平,整个底缸水位差一点溢出但并不会溢出。现在整个系统内的总水量就是你的鱼缸能容纳的最大水量,无论是主缸或者底缸再加水都会导致水漫金山了。这时开启所有电源,让水体再次循环起来,此时底缸水位将会迅速下降,当水位稳定时,记下底缸水位高度,这就是补水的最高水位。
注意:水位线一定制作在主水泵所在缸壁,如果底缸整体设计没有问题,也只需要看这个位置的水位就行了。
最低水位线:
按上例中的底缸设计,最低水位线是藻缸和过滤缸间隔板过水孔的最下沿。因为水位当低于这个位置的时候,藻缸那边的水将不再溢流至过滤缸,过滤缸和主泵缸是一个连通器,在短期内主泵缸会被抽干,导致水泵烧毁。
每个底缸的设计不同,设定最低水位线的方法是一致的,请大家自行分析找到这个位置。
在上例中,我标记了最高、最低水位线,并计算了最高最低之间的总水量是多少,用标签标记,这有利于后期补水预估。
完善标签
最后,你应该将各种电源线及重要参数标记下来,根据我的工作经验,在后期维护的时候,它们会显得非常有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