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穴这里除了摆满各种兵人模型外,还摆满了许多书和各种题材的兵棋,我临走抬头看墙上挂着的拿破仑画像时,Lawrence还告诉我拿破仑正对着的天花板藏阁里也放着很多兵棋。听到的当时真是被震撼了。
李氏朝鲜的军队,我最爱~



还有队大明的,也是最爱。更多模型不好意思劳烦再拿出来,所以没拍照了。若大家过来的话会看到很多!
之前说用来表示方向的麻将,放在图中蓝色的盒子里。

合照后,本次拜访也结束了,之后在Angus的带领下品尝了香港美食,夜里还欣赏了维港边万人规模的音乐会,收获倍多。当时在虎穴的各位都是中年人士,但感觉他们仍很年轻,心态放松,玩兵棋就像是一种享受。也了解到新棋、新模型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已经超越了手剁了都要入、死了都要爱的境界。这个爱好,从小玩到大,伴随一生。
在出境厅外,排着人山人海望不尽头的队伍,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匆匆而过、有的挑队伍钻,也有三五知己聊着天或者安安静静排着队的。生活就是如此,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内可以有千姿百态。送上在香港历史博物馆拍到的九龙城寨和清末水港的模型照片。





兵棋也是一种生活。如果愿意,我们可以将其融入生活当中,当作是一种文化,称之为兵棋文化。例如,我们在计算完一堆纸片上的数字,拿出相机拍照、又费尽心思去琢磨战报该如何报道时,为何不为这些照片换一种文体呢?实在不需要每次都当战报记者,写一篇费神的长战报。去写一篇散文、写一篇游记,甚至我们可以用诗歌来赞美它,这样不单只是兵棋玩家受益,身边的朋友或许也会因这样的内容而被吸引。融入生活就是这样简单,不用专门在心里为兵棋开设一个带门的兵棋室。当我们称一项事物为文化时,就可以有很多方法去阐述它。当然战报和其它大家一直所做的事情也是需要的!刚才所说的例子,可以如下图,内容只有一张带文字的照片,发到微博、朋友圈只需要这样就足够了。
全文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