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吧 关注:3,426贴子:229,067
  • 11回复贴,共1

孙洪宪 :在许世友身边的日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孙洪宪,山东海阳人,是许司令在广州军区期间的秘书之一。
他的“在许世友身边的日子”,如实写了许司令在广州的主要经历,转载如下:


1楼2015-11-23 09:36回复
    “百闻不如一见,许司令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凶。”
    1973年12月,岁末的广州,尽管两眼所及依然是绿意盎然,但细雨霏霏以及寒风的不断光顾,再加上那个年代所营造出来的灰、黑时尚色,还是让人感到别样的萧瑟。但孙洪宪已经完全顾及不到眼前这座大都市所特有的岭南韵味,此时,他的心思已经被即将回家成亲的喜悦、以及其它很难言表的思绪充满了。
    穿上军装四年多来,孙洪宪没有回家看望父母兄妹,也没能闻一闻从胶州湾吹过来带有浓浓的海的味道的空气。今天,家里已经准备好了婚宴所需的食品、蔬菜,新房也已经布置得喜气洋洋,就等着新郎官回家后,炸响喜庆的鞭炮。双方父母选定的成亲日子就在眼前,回程的车票也已拿在手中,此时的孙洪宪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
    孙洪宪转了转商店,买了一些广州的土特产,打点好简单的行装,第二天他就要回到冰天雪地但温情融融的故乡了。
    然而,下面发生的事情却和孙洪宪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孙洪宪同志,根据组织决定,派你去担任许世友司令的秘书,即日便要报到,你的婚假必须延期,退掉车票,准备开始新的革命工作……”军区司令部直属政治部陈主任的谈话还在继续,但孙洪宪早已愣愣的了,至于后面的工作制度、工作纪律、注意事项之类的诸多要求根本就没有走进他的脑子,孙洪宪走出主任办公室的大门时,狠狠地掐了一下自己的胳膊。
    吃惊、欢喜,还是害怕?太突然了,孙洪宪自己也说不清当时的感受。但有一点孙洪宪能够肯定:从没想过自己一个从山村里走出的新兵,这一生中会有一天能够和名声赫赫的许世友将军联系在一起。
    婚期自然是推迟了,这是军队,服从命令是天职,这一点孙洪宪并没有丝毫的沮丧。“见面时,首长会问些啥?我回答不好怎么办?“一想到很快就要去直接面对许司令,所有民间盛传的一些关于许世友如何如何粗暴的传说都涌上了心头,再加上战友们你一句我一句“要小心啊”等亦真亦假的劝告,孙洪宪真的有些诚惶诚恐、忐忑不安。
    1973年12月29日,一个晴朗的下午,孙洪宪来到了广州留园7号,正式向许世友报到。但许世友因事外出,从南京军区跟来的马秘书很热情地接待了孙洪宪。就在楼下的庭院里,马秘书向他介绍了一些基本的情况。这时,孙洪宪的心才从高度紧张稍稍趋于松缓。
    “别看许司令平时少见笑脸,其实他还是很幽默的,生活起居也很简单。许司令也批评人、也大发雷霆,但那都是因为工作人员犯了错误,他批评了你,千万别往心里去,许司令可是不记‘仇’的。”
    马秘书还特别交代,“许司令喜欢实事求是,千万别在他面前自作聪明,不懂装懂。”孙洪宪像一个小学生一样倾听着,唯恐漏掉半个字。
    在马秘书处他还了解到,许世友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是双数,比如两个司机、两个警卫、两个医生、两个厨师,当然还有两个秘书,从今天起,自己就将是两个秘书之一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5-11-23 09:40
    收起回复
      2025-08-26 17:44: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盼望能连续发出,特意加为“精华”。


      IP属地:山东4楼2015-11-23 09:58
      收起回复
        胶东人与许世友的感情深啊,山东绝对是许司令的而第二故乡!


        5楼2015-11-23 10:25
        回复
          两个人正聊得兴起,一阵强烈的马达轰鸣声由远及近。“首长回来了!”随着马秘书的一句低语,一辆风尘仆仆的吉普车快速驶进,一个急刹,警卫员下车准备去开车门,但副驾驶座上的许世友已经迅速跳下车来。传说中的神奇将军第一次在20米的范围之内走进孙洪宪的视野。
          “一个 胖墩墩的老军人,但步履轻盈,不到一米七的身高,紫红色的脸膛,两只眼睛锐利有神,浓浓的眉毛,刚剃的胡须衬得脸色发青。那形象,活脱脱一个包公。”孙洪宪感觉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震慑力。
          马秘书带着孙洪宪疾步走上去,向许世友进行介绍。孙洪宪立正敬礼,许世友还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个军礼,在孙洪宪的生命中永远定格为一种永不衰减的感动—————这可能是他一生中得到的最高级别首长的还礼。握手的刹那,他感受到了那只短而厚的手传递过来的力量。之后孙洪宪便与操着豫鄂交界一带土话的许世友,进行了第一次很随意很有趣的交谈。
          “哪里人啊?”“回首长话,山东烟台人。”“妈巴子的,什么‘回首长话’,跟我讲话不要装斯文。”
          一番奚落之后,许世友接着说:“胶东那地方我比你熟悉,打了十几年仗,不夸张地说,我踏遍了胶东的每一寸土地。”
          许世友随后一口气讲出了胶东地区几十个乡镇及村庄的名字,包括每一处的地形地貌,交通状况,包括在抗战时期,他曾剿灭了24个国民党任命的土司令。许世友仿佛又回到了战火纷飞、驰骋疆场的峥嵘岁月,眼中充满深情。
          正当孙洪宪紧绷的神经稍感放松时,许世友话锋一转:“什么家庭出身?”
          “中农。”这次孙洪宪的回答简单多了。
          “中农?瞻前顾后,干革命不如贫下中农!”许世友的口气不容置疑,然后又操着一口大别山腔调讲了一段在胶东曾广为流传的顺口溜,“二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苞米饼子就咸鱼,吃穿不愁乐悠悠。”许世友意犹未尽,“中农啊,有地种,有衣穿,有饭吃,干那些掉脑袋的事就不积极喽。”
          许世友此时似乎意识到了他面前的谈话对象就是出身中农,用眼睛的余光扫了一下孙洪宪,“当然了,干革命也是离不开中农。”
          孙洪宪终于有了说话的机会,“抗战时,我爷爷、我父亲都参加过你领导的民兵,抬担架、埋地雷,还听过你的战前动员呢。”
          许世友一听乐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你爸爸多大了?”“69岁。”“哦,和我同岁。”许世友的思绪又被拉回到当年他领导胶东军民浴血奋战的许多场景,“像你爸爸这个年纪的,在胶东没有几个没当过民兵的,当时的胶东,武装民兵有二三十万,普通民兵有四五十万,加起来有七八十万。胶东人好啊,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
          其实,胶东生胶东长的孙洪宪,早就在祖辈的故事中了解了这段历史,他也清楚,家乡的父老乡亲亲眼见证了许世友最辉煌的军旅生涯,也见证了一位将军战略素养的巨大升华。
          “你有多少文化?”
          孙洪宪第一次听到这么直白的问话,不禁一愣,“文化不多,高中毕业。”
          “也算是个知识分子了,别假谦虚了。”
          “多大年纪了?结婚没有?”
          这时站在旁边一直默默无语的马秘书抢先回答:“孙洪宪同志26岁了,司令部直属政治部已经批准他回去结婚,他服从组织安排,推迟了婚期。”
          许世友斜了孙洪宪一眼:“妈巴子的,年纪轻轻的毛孩子,想什么媳妇!我三十五六岁才结婚呢。”
          孙洪宪知道许世友的话更多玩笑成分,但他还是没有胆子揭首长的底。
          聊到这,许世友就撇下孙洪宪和马秘书,不慌不忙上楼了。楼下的两个人,不禁相视一笑,考核算是正式通过了。“百闻不如一见,许司令果然个性强烈,但不乏幽默风趣,远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凶”。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5-11-24 09:59
          回复
            一次普通的党小组会议,因为许司令的突然光临,气氛变得不可捉摸
            广州留园7号,原来是董必武居住的别墅,1973年12月之后,它的主人是许世友。除了开会外出之外,许世友大部分时间工作、生活在这里,并且要求身边的所有工作人员也全部生活工作于此。
            这个大家庭出奇的团结和睦,孙洪宪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因为全体工作人员都是党员,部队政治机关出身的孙洪宪向马秘书建议成立一个党小组,把组织生活规范起来。于是,1974年3月的一天下午,当得知许司令不外出的消息后,他们决定趁人员整齐赶紧开会。
            大家在楼下的大会议室坐好后,开始酝酿党小组长人选,发言也相当热烈。突然,许世友推门而入,大家赶紧起立:“请首长指示!”随后满场鸦雀无声。“什么指示?不懂规矩,党内一律平等嘛!”许世友听说我们要选党小组长,便顺手拉过一张硬板凳坐下,然后目光不停地在所有工作人员身上扫来扫去,“党小组长是个很重要的角色,一定要选一个有能力,负责任的。”他又好像是在自言自语:“选谁合适呢?”
            他的目光首先瞄到了孙洪宪和马秘书,他开口了:“你们两个秘书大人有文化、有知识、戴眼镜、夹皮包、能总结、会提高,讲思想一团糟,打起仗来往后跑(讽刺张春桥的话),你们说,当组长合适吗?”很多人都忍俊不禁。
            许世友依然是一脸严肃,突然间就把目光停在笑得尤其灿烂的两个警卫干事身上:“瞧你们两个还笑,一米八几的大个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每次出去呼天抢地,鸣锣开道,狐假虎威,回去保卫你老婆还差不多。你们当党小组长合不合适?”这一下,大家实在憋不住,屋内响起断断续续的笑声。
            .
            许世友不动声色地把目光对准司机:“你们这两位司机大人可真是了不起,驾驶技术相当过硬,加足了油门,那车跑得比牛车还快,那车也很听你们的话,不是上树,就是掉沟。你们自己说,是不是干组长的材料?”
            两个保健医生刚想把头低下,许世友的声音已经直接向他们射去:“你们两个可是绝对的医术精湛,给人看病,一蒙二猜,肚子痛擦碘酒,头痛贴膏药。我看你们就不错嘛!”
            “还有你们两个大师傅,不仅烹饪技术好,而且厨房的卫生搞得尤其出色,把里面的苍蝇抓起来,充其量也就五六斤吧,你们当小组长怎么样?”大家的笑声还没出口,许世友呼地站了起来,大家顿时安静,等候指示,“你们开会吧,我走了。”说完,推门而出。
            大家面面相觑,尔后哄堂大笑,边笑边重复着许世友的话。笑累了,会议才进入选党小组长的正题。


            7楼2015-11-24 10:04
            回复
              选秘书要选山东兵
              尽管觉得非常好笑,但是大家心里都明白,首长并不是在寻开心,而是在给每个人打预防针。我现在想来,也很佩服并且感激许世友在不知不觉间上的一堂做人之课。也正是在这次会上,我感受到了许世友的机敏睿智、幽默和蔼、不善客套以及干脆利落。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也正是许世友这种干脆利落的作风,才使我得以顺利进入留园7号。
              许世友初到广州军区在挑选秘书时有几条指示:“要年轻有文化,有点文字水平和机关工作经验,人要忠诚,最好是山东人。”简简单单的几点要求,忙坏了军区有关部门,他们从全军区选出符合条件的年轻军官300余人,然后又层层筛选出30多人,汇编整理好资料后去向许世友汇报。
              在入选的名单中,我最年轻,又是山东人,干部部门就把我的名字排在第一位,因此也就第一个被汇报给许世友。
              汇报人还没讲完,许世友就挥挥手:“行了行了,不要往下讲了,就是他了。”
              “可是,他才当了四年多的兵呀,不知合不合适,后面几十个人选,再给你汇报一下。”
              “什么合不合适?我看他就行,就这么定了。”
              如此简单,我就这样来到了留园7号。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5-11-24 10:0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