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吧 关注:537,685贴子:6,105,065

书就传奇——五六式枪族在解放军中的换装与使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到人民解放军先后列装的制式步兵枪械,装备时间最长、产量最大、影响最深远者,当属由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仿苏CKC半自动步枪,以下简称“五六半”)、五六式冲锋枪(仿苏AK-47型突击步枪,以下简称“五六冲”)以及五六式班用机枪(仿苏РПД轻机枪,以下简称“五六班机”)组成的“五六枪族”。上述三款名枪的技术指标与战术特性,大家想必早已耳熟能详,但五六枪族在解放军中的换装、普及与作战使用情况,却并不完全为人所知。在长达三十余年的政治运动与外患阴云下,五六枪族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波折蹉跎,才得以书就空前绝后的经典传奇?


1楼2015-11-21 19:41回复

    使用五六班机进行演习的解放军战士

    五六冲同样在解放军中装备量巨大


    2楼2015-11-21 19:44
    收起回复
      2025-08-14 10:25: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事实上,即便军方高层决定为半数部队换装五六式枪族,对于当时的国防工业体系来说也是力所不能及的。在国民经济举步维艰的大环境下,人民解放军早已习惯“勒紧裤带过日子”,全军不仅有相当多的步兵师因参与生产而不执行训练任务(1958年为40%,1962年竟达80%),普通部队的携行与储备弹药基数也被严格限制,根本无法保证野战军射击训练的实弹需求,以致不少大军区所辖部队都出现战术动作粗糙、射击技术生疏的现象。


      5楼2015-11-21 19:47
      收起回复
        二、缓步列装
        1956年11月16日,国务院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一九五六年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班用机枪定型投产。
        根据总参部署,一部分承担战备值班任务、满员齐装的重点野战军开始优先换装五六枪族,其他部队则只得暂以旧式装备作训。以南京军区为例,1957年1月至1962年底,全区战备值班部队(如12军36师、60军179师)的轻武器,全部换为国产五六枪族。其他部队轻武器经过换装补充后,制式品虽已达到96.14%,但五六式仍只占24.5%。直到1964年,南京军区的五三式枪械才大部为五六枪族所取代。当年换装的单位有27军80、81师、12军军直和34、35师、炮兵第9师、高炮66师、上海警备区、浙江省军区、江苏省军区。


        6楼2015-11-21 19:49
        回复

          五六半列装初期(1964年前)的打靶训练,可见其精度颇佳

          新兵使用五六半进行训练

          六十年代中期一个步兵班配备的五六半


          7楼2015-11-21 19:55
          收起回复

            五六半自用型与援外型对比

            使用中国援助五六枪族的红色高棉士兵

            使用五六半的南越民族解放阵线游击队员

            使用五六冲、五六半冲锋的越南人民军正规军


            11楼2015-11-21 20:00
            收起回复


              八十年代解放军的步坦协同演习,图中左起第二位战士手持六三式自动步枪


              13楼2015-11-21 20:01
              收起回复
                纵然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又兜了一个大圈子,五六式枪族作为人民解放军真正意义上“制式枪械”的时间却并不算长。尽管五六枪族在七十年代后期再度成为解放军的步兵火力中坚,但中央军委后来结合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经验教训,已开始考虑将7.62班用枪族中的步枪、冲锋枪合一为重量轻、连发精度高、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的自动步枪,并由全军步兵班普遍装备。最终,伴随着八一式枪族开始显露峥嵘,五六式枪族及其改进型号在1986年底完全停产,而1984年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上的经典劈枪动作,也成为了五六枪族、特别是五六半的华丽谢幕。


                14楼2015-11-21 20:02
                收起回复
                  2025-08-14 10:19: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三、战火考验
                  中印边境参战部队正是全军第一批在战场使用五六枪族的单位。五六半射程适当,中间威力弹重量轻,单兵携带量大(一个基数为120发),可保障持续战斗,且极适宜在植被少的高寒区进行精确瞄准射击。五六冲火力猛,号称“小机枪”。五六班机火力持续性好,能有效封锁敌地堡枪眼并杀伤远距离运动之敌。在接剿作战时,印军第62旅旅长辛格率四人逃跑,被五六式班用机枪的一个连续射全部击毙。
                  五六枪族(尤五六半)在1979年中越战争的表现一贯饱受诟病,但客观地讲,该枪族在热带山林地的战斗表现也绝非一无是处。当时越军基层步兵火力密度的确高于我军,甚至常常出现“枪比人多”、“一个人用几支枪”的情况。以越军地方部队某步兵排为例,全排24人共装备AK-47/五六冲18支、五六半3支、五四式手枪2支、M79掷弹枪2支,火力不可谓不强。特别是在进攻作战中,由于越军“火力使用诡密,管用高射机枪平射,形成绵密火网”,解放军步兵分队往往难以在缺少配属火器的情况下达成理想战果,多数情况下,营、连级进攻(特别是高地仰攻)仍有赖基层指挥员灵活运用“小群多路”战术,采取正面牵制,侧后攻击,步兵小组逐段交替前进,由额外补充单兵自动武器的攻坚排、尖刀班负责抵近清剿守敌。
                  战前在55军163师教导队参加强化训练的王志军先生(《对越作战亲历记》一书作者)回忆,“(战前)大家普遍对手中的五六半情有独钟,200米的距离上,我们基本有信心百发百中”。客观地讲,“孤胆英雄”岩龙使用56半,以125弹毙敌56人的战绩虽是个案,但借助合理的火力配系与指挥分工,在相对稳定的作战态势(尤坚守防御作战)下,五六枪族仍能屡屡取得不俗的战绩。


                  16楼2015-11-21 20:04
                  收起回复

                    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的经典防御火器布置


                    17楼2015-11-21 20:04
                    收起回复
                      如13军39师步兵117团2营2连即在阻敌增援战斗中,充分发挥五六冲、五六班机等自动火器和手榴弹的威力,力求近战歼敌(具体战术配置是用冲锋枪打敌先头,机枪打敌后尾,手榴弹投向敌群中间),同时组织特等射手以五六半打敌军官及锋线,从而连续击退越军12次冲锋,毙伤敌达300余名,使敌两个营几乎丧失战斗力,该连也因此荣获集体一等功。


                      18楼2015-11-21 20:05
                      回复
                        三支不同的枪,仅仅是弹药通用,供弹具都各不相同,因为都叫“56式”而称为枪族太牵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5-11-21 20:37
                        收起回复
                          然而军工科技不行 越战还是打不过AK 硬件不过关


                          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5-12-10 15:09
                          收起回复
                            很喜欢看这些老照片


                            IP属地:广西22楼2015-12-10 16:07
                            回复
                              2025-08-14 10:13: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其实如果81式早个20年左右出来56半和56冲就可以下岗了。最后说一句坑爹的63式!


                              IP属地:江苏23楼2015-12-10 16:3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