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暴风》中取得了一个突破,就是描写大宴会场面。在俄语文学中,大宴会场景描写是考验文学水平的试金石,相当于钢琴的“炫技”。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几次写大宴会,几十、上百个人物纷纷登场,各派势力交错碰撞,各个角色的立场、想法、性格如大展会一般展示。在《暴风》中,爱德华伯爵为联络力量,借庆祝柳德维加的生日为由大摆盛宴,当地各处贵族、资本家、地主、教会高层、德国军官、中小投机“散户”也纷纷上门。在书房中,波兰贵族、大地主、教会势力、工厂主和旧军官秘密谋划夺权,家产在乌克兰的贵族挑唆攻打东乌克兰,沃伦区主教认为应固守波兰和西乌克兰局部,几个利益集团争吵不休。客厅中一群上层青年和下级军官在狂醉中“组建”波兰军。德国军官在一间屋中被贵妇灌酒,对聚会的真实目的毫无察觉。犹太缝纫厂老板花了很多钱,儿子也没当上官,在厨房中对银行经理抱怨待遇“不公”,银行经理却想着去欺辱失业女工。在酒窖里,伯爵的幼弟莫格利尼茨基乘乱糟蹋了管家的女儿赫利娅,叶罗尼姆神甫连哄带吓,让赫利娅不能声张。在卧房中,女仆请求伯爵的二弟媳说情,救被捕的丈夫一命,伯爵的二弟媳还要找几件首饰给受辱的赫利娅补偿。奥斯特洛夫斯基借聚会描绘了上、中、下层人们的“众生相”,揭露敌人阴谋,讽刺小市民的自私和投机,对下层民众施以同情,同时也证明了自己的文学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