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吧 关注:48,577贴子:1,296,615

1958年到1959年并县大跃进始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北京
1958年5月29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77次会议决定:撤销房山、良乡2县,将原房山、良乡2县的行政区域合并设立周口店区。
1960年1月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93次会议通过:设立房山县,撤销周口店区,以原周口店区的行政区域为房山县的行政区域。
良乡县未再恢复,今为房山区良乡地区(镇)


IP属地:山西1楼2015-11-05 12:40回复
    区划大跃进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5-11-05 12:54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吉林
      ★1958年11月2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82次会议决定:
      1. 撤销白城、洮南2个县,将白城县的白城镇设立白城市,其余行政区域和洮南县的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洮安县。
      2. 撤销大赉、广安2个县,将两县的行政区域合并设立大安县。
      3. 撤销开通、瞻榆2个县,将两县的行政区域合并设通榆县。


      IP属地:山西5楼2015-11-05 13:02
      收起回复


        IP属地:贵州7楼2015-11-05 13:06
        收起回复
          陕西
          ★1958年11月2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82次会议决定:
          1. 撤销府谷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神木县。
          2. 撤销横山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榆林、米脂两县。
          3. 撤销葭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米脂县。
          4. 撤销子洲、吴堡、清涧3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绥德县。
          5. 撤销延川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延长县。
          6. 撤销宜君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黄陵县和铜川市。
          7. 撤销甘泉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延安县。
          8. 撤销吴旗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志丹县。
          9. 撤销鄜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洛川县。
          10. 撤销安塞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延安、志丹、子长3县。
          11. 撤销黄龙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韩城、宜川两县。
          12. 撤销郃阳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韩城县。
          13. 撤销白水、澄城2个县,将原两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蒲城县。
          14. 撤销朝邑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大荔县。
          15. 撤销潼关、华阴、华县3个县,将原三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渭南县。
          16. 撤销泾阳、甘泉、淳化3能够县,将原三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三原县。
          17. 撤销富平、耀县两县,将原两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铜川市。
          18. 撤销咸阳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咸阳市。
          19. 撤销武功、扶风2个县,将原两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兴平县。
          20. 撤销醴泉、永寿2个县,将原两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乾县。
          21. 撤销长武、栒邑2个县,将原两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邠县。
          22. 撤销歧山、麟游2个县,将原两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凤翔县。
          23. 撤销汧阳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陇县。
          24. 撤销宝鸡县和太白中心区,将原县和区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宝鸡市。
          25. 撤销郿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盩厔县。
          26. 撤销留坝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凤县。
          27. 撤销南郑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汉中市。
          28. 撤销黎坪区,将原区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宁强县。
          29. 撤销褒城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沔县。
          30. 撤销佛坪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洋县。
          31. 撤销岚皋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安康县。
          32. 撤销宁陕、汉阴2个县,将原两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并入石泉县。
          33. 撤销镇坪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平利县。
          34. 撤销柞水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镇安县。
          35. 撤销丹凤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商县、商南两县。
          ★1961年8月1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2次会议决定:
          1. 恢复武功县,以合并于兴平县的原武功县行政区域为武功县的行政区域。
          2. 恢复扶风县,以合并于兴平县的原扶风县行政区域为扶风县的行政区域。
          3. 恢复汧阳县,以合并于陇县的原汧阳县行政区域为汧阳县的行政区域。
          4. 恢复麟游县,以合并于凤翔县的原麟游县行政区域为麟游县的行政区域。
          5. 恢复歧山县,以合并于凤翔县的原歧山县行政区域为歧山县的行政区域。
          6. 恢复郿县,以合并于盩厔县的原郿县、歧山2个县行政区域和凤翔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郿县的行政区域。
          7. 恢复宝鸡县,以合并于宝鸡市的原宝鸡县行政区域为宝鸡县的行政区域。
          8. 恢复淳化县,以合并于三原县的原淳化县行政区域为淳化县的行政区域。
          9. 恢复泾阳县,以合并于三原县的原泾阳县行政区域为泾阳县的行政区域。
          10. 恢复高陵县,以合并于三原县的原高陵县行政区域为高陵县的行政区域。
          11. 恢复栒邑县,以合并于邠县的原栒邑县行政区域为栒邑县的行政区域。
          12. 恢复长武县,以合并于邠县的原长武县行政区域为长武县的行政区域。
          13. 恢复永寿县,以合并于乾县的原永寿县行政区域为永寿县的行政区域。
          14. 恢复醴泉县,以合并于乾县的原醴泉县行政区域为醴泉县的行政区域。
          15. 恢复白水县,以合并于蒲城县的原白水县行政区域为白水县的行政区域。
          16. 恢复澄城县,以合并于蒲城县的原澄城县行政区域为澄城县的行政区域。
          17. 恢复郃阳县,以合并于韩城县的原郃阳县行政区域为郃阳县的行政区域。
          18. 恢复富平县,以合并于铜川市的原富平县行政区域为富平县的行政区域。
          19. 恢复耀县,以合于铜川市的原耀县行政区域为耀县的其行政区域。
          20. 恢复华县,以合并于渭南县的原华县行政区域为华县的行政区域。
          21. 恢复华阴县,以合并于渭南县的原华阴县行政区域为华阴县的行政区域。
          22. 恢复潼关县,以合并于渭南县的原潼关县行政区域为潼关县的行政区域。
          23. 恢复横山县,以合并于榆林县的原横山县行政区域为横山县的行政区域。
          24. 恢复府谷县,以合并于神木县的原府谷县行政区域为府谷县的行政区域。
          25. 恢复葭县,以合并于米脂县的原葭县行政区域为葭县的行政区域。
          26. 恢复清涧县,以合并于绥德县的原清涧县行政区域为清涧县的行政区域。
          27. 恢复子洲县,以合并于绥德县的原子洲县行政区域为子洲县的行政区域。
          28. 恢复吴堡县,以合并于绥德县的原吴堡县行政区域为吴堡县的行政区域。
          29. 恢复延川县,以合并于延长县的原延川县行政区域为延川县的行政区域。
          30. 恢复鄜县,以合并于洛川县的原鄜县行政区域为鄜县的行政区域。
          31. 恢复安塞县,以合并于子长、延安2个县的原安塞县行政区域为安塞县的行政区域。
          32. 恢复吴旗县,以合并于志丹县的原吴旗县行政区域为吴旗县的行政区域。
          33. 恢复宜君县,以合并于黄陵县的原宜君县行政区域为宜君县的行政区域。
          34. 恢复甘泉县,以合并于延安县的原甘泉县行政区域为甘泉县的行政区域。
          35. 恢复南郑县,以合并于汉中市的原南郑县行政区域和汉中市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南郑县的行政区域。
          36. 恢复留坝县,以合并于凤县的原留坝县行政区域和汉中市、沔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留坝县的行政区域。
          37. 恢复佛坪县,以合并于洋县、盩厔2县的原镇坪县行政区域为镇坪县的行政区域。
          38. 恢复汉阴县,以合并于石泉县的原汉阴县行政区域为汉阴县的行政区域。
          39. 恢复宁陕县,以合并于石泉县的原宁陕县行政区域为宁陕县的行政区域。
          40. 恢复岚皋县,以合并于安康县的原岚皋县行政区域为岚皋县的行政区域。
          41. 恢复柞水县,以合并于镇安县的原柞水县行政区域为柞水县的行政区域。
          42. 恢复丹凤县,以合并于商县、山阳、商南3个县的原丹凤县行政区域为丹凤县的行政区域。
          43. 恢复黄龙县,以合并于韩城、宜川、洛川3个县的原黄龙县行政区域为黄龙县的行政区域。
          44. 设立太白县,以合并于宝鸡市的原太白中心区行政区域为太白县的行政区域。
          ★设立镇坪县,以合并于平利县的原镇坪县行政区域为镇坪县的行政区域。(1962年12月22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25次会议决定)


          IP属地:山西8楼2015-11-05 13:08
          收起回复
            山西
            隰县、大宁两县合并为隰宁县;霍县、汾西两县合并为霍汾县(1958年5月29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77次会议决定)
            撤销平定县,将原平定县的行政区域划归阳泉市。(1958年9月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79次会议决定)
            ★将屯留、长子2县合并设立屯长县。(1958年9月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79次会议决定)
            撤销襄垣、沁县两县,将原两县的行政区域合并设立襄沁县。(1958年9月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79次会议决定)
            1958年11月2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82次会议决定:
            1. 撤销清徐、阳曲2个县,将原两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太原市。
            2. 撤销大仁县,将原两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大同市和山阴县。
            3. 撤销天镇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阳高县。
            4. 撤销应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山阴县。
            5. 撤销平鲁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朔县。
            6. 撤销广灵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浑源县。
            7. 撤销右玉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左云县。
            8. 撤销保德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河曲、兴县两县。
            9. 撤销偏关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河曲县。
            10. 撤销神池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五寨、宁武两县。
            11. 撤销岢岚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五寨县。
            12. 撤销崞县、代县2个县,将崞县的部分行政区域划归宁武县;代县的部分行政区域划归繁峙县,两县其余行政区域合并设立原平县。
            13. 撤销忻县、定襄2个县,将原两县的行政区域合并设立忻定县。
            14. 撤销岚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静乐县。
            15. 撤销盂县、昔阳2个县,将原两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阳泉市。
            16. 撤销寿阳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榆次市。
            17. 撤销祁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太谷县。
            18. 撤销交城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太原市和汾阳县。
            19. 撤销文水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汾阳县。
            20. 撤销灵石、孝义2个县,将原两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介休县。
            21. 撤销离山、中阳2个县,将原两县的行政区域合并设立离石县。
            22. 撤销左权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和顺县。
            23. 撤销潞安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长治市和黎城县。
            24. 撤销屯长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长治市。
            25. 撤销榆社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武乡县。
            26. 撤销襄沁、沁源2个县,将原两县的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沁县。
            27. 撤销平顺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壶关、黎城2县。
            28. 撤销陵川、高平2个县,将原两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晋城县。
            29. 撤销沁水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晋城、阳城、翼城3县。
            30. 撤销曲沃、新绛、襄汾、绛县4个县,除将襄汾县部分行政区域划归临汾县;绛县部分行政区域分别划归翼城、闻喜、垣曲3县外;曲沃、新绛两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和襄汾、绛县2县的其余行政区域合并设立侯马市。
            31. 撤销永和、隰宁、石楼、蒲县4个县,将原4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合并设立吕梁县。
            32. 撤销吉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乡宁县。
            33. 撤销浮山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临汾县。
            34. 撤销霍汾、洪赵2个县,将原两县的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洪洞县。
            35. 撤销河津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稷山县。
            36. 撤销安邑、解虞、临猗、永济4县,除临猗县部分行政区域划归万荣县,永济县部分行政区域划归芮城县外;将安邑、解虞两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和临猗、永济两县的其余行政区域合并设立运城县。
            37. 撤销夏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闻喜、垣曲两县
            撤销万荣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稷山县。(1959年3月22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86次会议决定)
            1960年1月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93次会议通过
            1、设立清徐县,以太原市的部分行政区域为清徐县的行政区域。清徐县由太原市领导。
            2、设立阳曲县,以太原市的部分行政区域为阳曲县的行政区域。阳曲县由太原市领导。
            3、设立应县,以山阴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应县的行政区域。
            4、设立广灵县,以浑源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广灵县的行政区域。
            5、设立保德、偏关2县,以河曲县的部分行政区域分别为保德、偏关2县的行政区域。
            6、设立昔阳、盂县2县,以阳泉市的部分行政区域分别为昔阳、盂县2县的行政区域。
            7、设立寿阳县,以榆次市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寿阳县的行政区域。
            8、设立中阳县,以离石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中阳县的行政区域。
            9、设立文水、交城2县,以汾阳县的部分行政区域分别为文水、交城2县的行政区域。
            10、设立屯长县,以长治市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屯长县的行政区域。
            11、设立平顺县,以壶关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平顺县的行政区域。
            12、设立陵川县,以晋城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陵川县的行政区域。
            13、设立沁水县,以阳城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沁水县的行政区域。
            14、设立沁源、襄垣2县,以沁县的部分行政区域分别为沁源、襄垣2县的行政区域。
            15、设立榆社县,以武乡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榆社县的行政区域。
            16、设立临猗县,以运城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临猗县的行政区域。
            17、设立万荣县,以稷山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万荣县的行政区域。
            18、设立浮山县,以临汾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浮山县的行政区域。
            19、设立霍汾县,以洪洞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霍汾县的行政区域。
            20、设立蒲县、石楼2县,以吕梁县的部分行政区域分别为蒲县、石楼2县的行政区域。
            ★设立左权县,以和顺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左权县的行政区域。(1960年2月1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96次会议通过)
            1961年7月9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1次会议决定:
            1. 设立天镇县,以阳高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天镇县是行政区域。
            2. 设立右玉县,以左云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右玉县的行政区域。
            3. 设立平鲁县,以朔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平鲁县的行政区域。
            4. 设立忻县、定襄2个县,撤销忻定县,以原忻定县的行政区域划分为忻县、定襄2县的行政区域。
            5. 设立岢岚、神池2个县,以五寨县的部分行政区域地区划分为岢岚、神池2个县的行政区域。
            6. 设立岚县,以静乐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岚县的行政区域。
            7. 设立代县,以繁峙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代县的行政区域。
            8. 设立灵石、孝义2个县,以介休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灵石、孝义2个县的行政区域。
            9. 设立祁县,以太谷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祁县的行政区域。
            10. 设立平定县,以阳泉市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平定县的行政区域。
            11. 设立霍县、汾西2县,撤销霍汾县,以原霍汾县的行政区域划分为霍县、汾西2县的行政区域。
            12. 设立绛县,以侯马市和翼城、闻喜2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绛县的行政区域。
            13. 设立夏县,以闻喜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夏县的行政区域。
            14. 设立襄汾县,以侯马市和临汾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襄汾县的行政区域。
            15. 设立吉县,以乡宁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吉县的行政区域。
            16. 设立永济县,以运城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永济县的行政区域。
            17. 设立大宁、永和、隰县3个县,撤销吕梁县,以原吕梁县的行政区域划分为大宁、永和、隰县3个县的行政区域。
            18. 设立高平县,以晋城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高平县的行政区域。
            19. 设立屯留、长子2个县,撤销屯长县,以原屯长县的行政区域划分为屯留、长子2个县的行政区域。
            ★1962年3月2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5次会议决定:
            1. 恢复长治县,以合并于长治市的原长治县部分行政区域为长治县的行政区域。
            2. 恢复潞城县,以合并于长治市的原长治县部分行政区域为潞城县的行政区域。
            3. 恢复新绛县,以合并于侯马市的原新绛县部分行政区域为新绛县的行政区域。
            4. 恢复河津县,以合并于稷山县的原河津县部分行政区域为河津县的行政区域。


            IP属地:山西10楼2015-11-05 13:14
            回复
              内蒙古
              ★1958年4月2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76次会议决定:
              1. 撤销河套行政区,将原河套行政区所辖的4县、2旗、1镇划归巴彦淖尔盟。
              2. 撤销平地泉行政区,将原平地泉行政区所辖的10县、4旗、1市划归乌兰察布盟。
              3. 撤销狼山县,将原狼山县行政区域划归杭锦后旗。
              4. 将原河套行政区直辖的陕坝镇改为旗辖镇,划归杭锦后旗。
              5. 撤销安北县,将原安北县的行政区域划归乌拉特前旗。
              6. 撤销萨拉齐县,将原萨拉齐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土默特旗和包头市
              7. 撤销武东县,将原武东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四子王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卓资县和武川县。
              ★1958年7月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77次会议决定:
              1. 撤销达拉特后旗,将原属行政区域并入五原县。
              2. 撤销固阳县,将固阳县的乌兰胡同、聚宝两个乡划归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其余地区均划归包头市。
              ★撤销巴彦浩特市,将其行政区域全部划归阿拉善旗。(1958年9月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79次会议决定)
              ★1958年11月2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82次会议决定:
              1. 撤销通辽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通辽市。
              2. 撤销郡王、扎萨克2个旗,将原两旗的行政区域合并设立伊金霍洛旗。
              ★1960年1月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93次会议通过
              1、设立巴彦高勒市,撤销磴口县,除将原磴口县的北部补隆淖以北地区和南部20里柳子以南地区划归阿拉善旗、河东王元地划归鄂托克旗外,其余地区以三盛公镇为中心,划为巴彦高勒市的行政区域。
              2、撤销突泉县,将原突泉县的行政区域划归科尔沁右翼中旗。
              ★撤销化德县,将原化德县的行政区域合并于商都镶黄旗。并将商都镶黄旗改名为镶黄旗。(1960年9月13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3次会议通过)
              ★设立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撤销阿拉善旗。以原阿拉善旗的巴彦浩特镇、嘉尔格拉赛汗、温都而热图、查汗布鲁格、克伯那木嘎、锡林高勒、豪斯布而都、巴音吉兰太、宗别立、巴音红古尔、敖龙不鲁尔等11个公社为阿拉善左旗的行政区域;以原阿拉善旗的巴音温都尔、塔木苏鲁格、雅布赖、巴彦淖尔公、乌力吉笋布等5个公社为阿拉善右旗的行政区域,原阿拉善旗的其余地区分别划归巴彦高勒市和乌达镇管辖(1961年4月22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0次会议决定)
              ★1961年7月9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1次会议决定:
              1. 设立海勃湾市,以鄂托克旗的卓子山矿区的行政区域为海勃湾市的行政区域。
              2. 设立乌达市,以阿拉善左旗的乌达镇的行政区域为乌达市的的行政区域。
              3. 设立固阳县,以包头市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固阳县的行政区域。固阳县由包头市领导。
              ★1962年10月20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7次会议决定:
              1. 设立突泉县,以合并于喀尔沁右翼中旗的原突泉县行政区域为突泉县的行政区域。
              2. 恢复赤峰县,以合并于赤峰市的原赤峰县行政区域和翁牛特旗的官地、岗子、台子、大碾子、东山5个乡行政区域为赤峰县的行政区域。
              ★设立化德县,以合并于镶黄旗的原化德县行政区域为化德县的行政区域。(1963年4月13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30次会议决定批准)
              ★设立阿巴哈纳尔旗,以锡林浩特为中心将阿巴嘎旗和西乌珠穆沁旗的各一部分行政区域为阿巴哈纳尔旗的行政区域。(1963年10月23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36次会议决定)


              IP属地:山西11楼2015-11-05 13:17
              回复
                黑龙江
                ★撤销德都县,将原德都县行政区域合并于北安县;.撤销铁力县,将原铁力县行政区域合并于庆安县。(1958年9月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79次会议通过)
                ★1960年1月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93次会议【议字第9号】通过
                2、设立虎饶县,撤销虎林县、饶河县,将原虎林、饶河2县的行政区域为虎饶县的行政区域。
                ★设立友谊县,撤销集贤县,以原集贤县的东部地区为友谊县的行政区域,原集贤县的西部地区划归双鸭山市。(1960年4月29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0次会议通过)
                ★1962年10月20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7次会议决定:
                1. 恢复海林县,以合并于宁安县的原海林县行政区域和合并于林口县的原海林县部分行政区域为海林县的行政区域。
                2. 设立铁力县,以合并于庆安县的原铁力县行政区域为铁力县的行政区域。
                3. 恢复集贤县,以合并于双鸭山市的原集贤县行政区域和友谊县的行政区域为集贤县的行政区域。
                4. 撤销友谊县。
                ★1963年6月29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33次会议决定:
                2. 恢复德都县。以合并于北安市的原德都县行政区域为德都县的行政区域。


                IP属地:山西12楼2015-11-05 13:1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宁夏
                  ★设立石咀山市,撤销惠农县,将原惠农县的石咀山等10个乡(镇),为石咀山市的行政区域,其余地区划归平罗县。(1960年1月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93次会议通过)
                  ★撤销宁朔、金积两县,成立青铜峡市。以原宁朔县的瞿靖公社全部和小坝、李俊公社的部分地区,原金积县的中滩公社全部和双闸公社部分地区,中宁县的渠口公社部分地区为青铜峡市的行政区域。原宁朔、金积两县的其余地区分别划归永宁县和吴忠市。(1960年8月1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2次会议通过)


                  IP属地:山西14楼2015-11-05 13:23
                  收起回复
                    新疆
                    ★撤销温宿县,将原温宿县的行政区域合并于阿克苏县(1958年5月29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77次会议决定)
                    ★1962年10月20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7次会议决定:
                    1. 恢复温宿县,以合并于阿克苏县的温宿县行政区域为温宿县的行政区域。


                    IP属地:山西15楼2015-11-05 13:25
                    回复
                      山东
                      ★撤销福山县,将其行政区域划归烟台市。(1958年10月20国务院全体会议第81次会议决定)
                      ★1958年12月20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83次会议决定:
                      1. 撤销泰安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泰山市,并将泰山市改名为泰安市。
                      2. 撤销博山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淄博市。
                      3. 撤销利津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沾化县
                      4. 撤销阳信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无棣县
                      5. 撤销滨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惠民县。
                      6. 撤销齐东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邹平、博兴2县
                      7. 撤销恒台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博兴县。
                      8. 撤销定陶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荷泽、成武2县。
                      9. 撤销济宁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济宁市和微山县。
                      10. 撤销嘉祥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济宁市和金乡、郓城、巨野3县
                      11. 撤销滋阳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曲阜县。
                      12. 撤销武城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夏津县。
                      13. 撤销乐陵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商河县。
                      14. 撤销济阳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临邑县。
                      15. 撤销平阴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东山县。
                      16. 撤销临清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临清市。
                      17. 撤销馆陶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冠县。
                      18. 撤销阳谷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寿张县。
                      19. 撤销莘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范县、冠县2县。
                      20. 撤销东阿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茌平、寿张2县。
                      21. 撤销禹城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高唐、齐河2县。
                      22. 撤销德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德州市和平原县。
                      23. 撤销聊城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设立聊城市。
                      24. 撤销长岛、黄县2县,将原2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蓬莱县。
                      25. 撤销莱西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莱阳市。
                      26. 撤销牟平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莱阳县。
                      27. 撤销乳山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文登、海阳2县和烟台市。
                      28. 撤销潍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潍坊市。
                      29. 撤销临淄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益都县。
                      30. 撤销临沂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设立临沂市。
                      31. 撤销沂南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莒县、蒙阴、沂水3县和临沂市。
                      ★1960年3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98次会议通过
                      1. 设立新汶市,以新泰县孙村公社全部,汝南、城关、宫里3个公社的部分地区为新汶市的行政区域。新汶市由济南市领导。
                      2. 设立牟平县,以烟台市的部分行政区域为牟平县的行政区域。
                      3. 设立平阴县,撤销东平县,以原东平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平阴县的行政区域,其余行政区域划归汶上县。平阴县由济南市领导。
                      4. 设立垦利县,以原淄博专员公署所属的孤岛人民公社的行政区域为垦利县的行政区域。
                      5. 撤销长清县,将原长清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平阴、肥城、历城3县。
                      ★1961年7月9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1次会议决定:
                      1. 设立长清县,以历城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长清县的行政区域。
                      2. 设立滨县,以惠民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滨县的行政区域。
                      3. 设立临沭县,以郯城、临沂2个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临沭县的行政区域。
                      4. 设立沂南县,以沂水、蒙阴2个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沂南县的行政区域。
                      ★1961年10月5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3次会议决定:
                      1. 恢复禹城县,以合并于高唐县的原禹城县行政区域为禹城县的行政区域。
                      2. 恢复陵县,以合并于平原县的原陵县行政区域为陵县的行政区域。
                      3. 恢复武城县,以合并于夏津县的原武城县行政区域为武城县的行政区域。
                      4. 恢复济阳县,以合并于临邑县的原济阳县行政区域为济阳县的行政区域。
                      5. 恢复商河县,以合并于乐陵县的原商河县行政区域为商河县的行政区域。
                      6. 恢复莘县,以合并于范县、冠县2个县的原莘县行政区域为莘县的行政区域。
                      7. 恢复馆陶县,以合并于冠县的原馆陶县行政区域为馆陶县的行政区域。
                      8. 恢复阳谷县,以合并于寿张县的原阳谷县行政区域为阳谷县的行政区域。
                      9. 恢复东阿县,以合并于茌平、寿张2个县的原东阿县行政区域为东阿县的行政区域。
                      10. 恢复定陶县,以合并于荷泽市和成武县的原定陶县行政区域为定陶县的其行政区域。
                      11. 恢复嘉祥县,以合并于济宁市和郓城、巨鹿2个县的原嘉祥县行政区域为嘉祥县的行政区域。
                      12. 恢复黄县,以合并于蓬莱县的原黄县行政区域为黄县的行政区域。
                      13. 恢复莱西县,以合并于莱阳县的原莱西县行政区域为莱西县的行政区域。
                      14. 恢复乳山县,以合并于牟平、文登、海阳3个县的原乳山县行政区域为乳山县的行政区域。
                      15. 恢复福山县,以合并于烟台市的原福山县行政区域为福山县的行政区域。
                      16. 恢复恒台县,以合并于博兴县的原恒台县行政区域为恒台县的行政区域。
                      17. 恢复高青县,以合并于齐东县的原高青县行政区域为高青县的行政区域。
                      18. 恢复利津县,以合并于沾化县的原利津县行政区域为利津县的行政区域。
                      19. 恢复阳信县,以合并于无棣县的原阳信县行政区域为阳信县的行政区域。
                      20. 恢复潍县,以合并于潍坊市的原潍县行政区域为潍县的行政区域。
                      21. 恢复临淄县,以合并于益都县的原临淄县行政区域为临淄县的行政区域。
                      22. 恢复东平县,以合并于平阴、汶上2个县的原东平县行政区域为东平县的行政区域。
                      23. 设立兖州县,以曲阜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兖州县的行政区域。
                      24. 设立崂山县,以青岛市的崂山郊区行政区域为崂山县的行政区域。崂山县由青岛市领导。
                      ★恢复长岛县,以蓬莱县的北隍城岛、南隍城岛、大钦岛、小钦岛、砣矶岛、高山岛、猴矶岛、大竹岛、小竹岛、车轴岛、南长山岛、北长山岛、大黑山岛、小黑山岛、庙岛、螳螂岛、达连岛、小丙岛等18个岛为长岛县的行政区域。(1963年6月29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33次会议决定)


                      IP属地:山西16楼2015-11-05 13:27
                      收起回复
                        浙江
                        ★1958年4月1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75次会议决定:
                        1. 撤销武康县,将其原辖区并入德清县。
                        2. 撤销宣平县,将其原辖分别划归武义、丽水两县。
                        ◎撤销杭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并入杭州市和余杭县。(1958年4月8日国务院批复)
                        ★1958年5月29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77次会议决定:
                        1. 撤销洞头县,将原洞头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玉环县。
                        2. 撤销云和县,将原云和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丽水、景宁、龙泉3个县。
                        ★1958年9月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79次会议决定:
                        1. 撤销遂安县,将原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淳安县。
                        2. 撤销汤溪县,将原属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金华、兰溪、龙游3县。
                        ★1958年11月2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82次会议决定:
                        1. 撤销定海、岱山、普陀、嵊泗4县,将原4县的行政区域合并设立舟山县。
                        2. 撤销磐安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东阳县。
                        3. 撤销武义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永康县。
                        4. 撤销松阳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遂昌县。
                        5. 撤销常山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衢县。
                        6. 撤销文成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瑞安县。
                        7. 撤销宁海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象山县。
                        8. 撤销三门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临海、象山两县。
                        9. 撤销新昌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嵊县。
                        10. 撤销镇海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宁波市。
                        11. 撤销海盐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海宁、平湖两县。
                        12. 撤销嘉善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嘉兴县。
                        13. 撤销崇德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桐乡县。
                        14. 撤销孝丰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安吉县。
                        15. 撤销于潜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昌化县。
                        16. 撤销余杭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临安县。
                        17. 撤销新登、分水2和县,将原两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桐庐县。
                        18. 撤销寿昌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建德县。
                        19. 撤销庆元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龙泉县。
                        ★撤销鄞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宁波市和奉化县。(1958年12月20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82次会议决定)
                        ★1960年1月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93次会议通过
                        1、撤销玉环县,将原玉环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温州市和温岭县。
                        2、撤销浦江县,将原浦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义乌、兰溪2县。
                        3、撤销景宁县,将原景宁县的行政区域划归丽水县。
                        4、撤销龙游县,将原龙游县的行政区域划归衢县。
                        ★1960年8月1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2次会议通过
                        1.将临安县与昌化县合并,定名为临安县。临安县由杭州市领导。
                        2.将桐庐县与富阳县合并,定名为桐庐县。桐庐县由杭州市领导
                        ★1961年7月9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1次会议决定:
                        1. 设立嘉善县,以嘉兴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嘉善县的行政区域。
                        2.设立余杭县,以杭州市和临安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余杭县的行政区域。余杭县由杭州市领导。
                        ★1961年12月1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4次会议决定:
                        1. 设立富阳县,以合并于桐庐县的原富阳、新登2个县行政区域为富阳县的行政区域。富阳县由杭州市领导。
                        2. 恢复宁海县,以合并于象山县的原宁海县行政区域为宁海县的行政区域。
                        3. 恢复新昌县,以合并于嵊县的原新昌县部分行政区域为新昌县的行政区域。
                        4. 恢复文成县,以合并于瑞安县的原文成县行政区域为瑞安县的行政区域。
                        5. 恢复武义县,以合并于永康县的原武义县行政区域和丽水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武义县的行政区域。
                        6. 恢复常山县,以合并于衢县的原常山县行政区域为衢县的行政区域。
                        7. 恢复海盐县,以合并于海宁、平湖2个县的原海盐县行政区域为海盐县的行政区域。
                        ★1962年6月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6次会议决定:
                        1. 恢复鄞县,以合并于宁波市的原鄞县行政区域为鄞县的行政区域。
                        2. 恢复玉环县,以合并于温岭县的原玉环县行政区域为玉环县的行政区域。
                        3. 恢复云和县,以合并于丽水县的原云和、景宁2个县行政区域为云和县的行政区域。
                        4. 恢复定海县。以合并于舟山县的原定海县行政区域为定海县的行政区域。
                        5. 恢复普陀县。以合并于舟山县的原普陀县行政区域为普陀县的行政区域。
                        6. 恢复岱山县。以合并于舟山县的原岱山县除衢山区以外的行政区域为的岱山县行政区域。
                        7. 恢复大衢县。以合并于舟山县的原岱山县的衢山区行政区域为大衢县的行政区域。
                        8. 撤销舟山县。
                        9. 恢复三门县,以合并于临海县的原三门县行政区域为三门县的行政区域。
                        10. 恢复嵊泗县,以原嵊泗人民公社行政区域为嵊泗县的行政区域。
                        ★1962年12月22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25次会议决定:
                        5. 恢复镇海县,以合并于宁波市的原镇海县行政区域为镇海县的行政区域。


                        IP属地:山西19楼2015-11-05 13:36
                        收起回复
                          福建
                          ★1960年1月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93次会议通过
                          1、设立清宁县,撤销清流、宁化2县,将原宁化县的行政区域和清流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清宁县的行政区域;清流县的其余地区分别划归永安、连城2县。
                          2、撤销南平县,将原南平县的行政区域划归南平市。
                          ★设立松政县,撤销松溪、政和二县,以原松溪、政和二县的行政区域为松政县的行政区域。(1960年8月1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2次会议通过)
                          ★将龙溪、海澄两县合并为一个县的建制,改称为龙海县。(1960年8月1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2次会议通过)
                          ★1961年8月1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2次会议决定:
                          1. 恢复柘荣县,以合并于福安县的原柘荣县行政区域为柘荣县的行政区域。
                          2. 恢复清流县。以合并于清宁县的原清流县行政区域为清流县的行政区域。
                          3. 恢复宁化县。以合并于清宁县的原宁化县行政区域为的宁化县行政区域。
                          4. 撤销清宁县。
                          ★1962年12月1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24次会议决定:
                          1. 恢复松溪县。以合并于松政县的原松溪县行政区域为松溪县的行政区域。
                          2. 恢复政和县。以合并于松政县的原政和县行政区域为的政和县行政区域。
                          3. 撤销松政县。


                          IP属地:山西20楼2015-11-05 13:37
                          回复
                            河南
                            ★1960年1月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93次会议通过
                            1、撤销通许县,将原通许县的行政区域划归尉氏县。
                            2、撤销宝丰县,将原宝丰县的行政区域划归平顶山市。
                            3、撤销新乡县,将原新乡县的行政区域划归新乡市。
                            4、撤销陕县,将原陕县的行政区域划归三门峡市。
                            ★1960年8月1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2次会议通过
                            1、撤销开封县,将原开封县的行政区域划归开封市。
                            2、撤销安阳县,将原安阳县的行政区域划归安阳市。
                            3、撤销获嘉县,将原获嘉县的行政区域划归新乡市。
                            4、撤销修武、博爱两县,将原修武、博爱两县的行政区域划归焦作市。
                            5、撤销许昌县,将原许昌县的行政区域划归许昌市。
                            6、撤销郾城县,将原郾城县的行政区域划归漯河市。
                            7、撤销信阳县,将原信阳县的行政区域划归信阳市。
                            8、撤销南阳县,将原南阳县的行政区域划归南阳市。
                            9、撤销商丘县,将原商丘县的行政区域划归商丘市。
                            10、撤销宁陵县,将原宁陵县的行政区域划归睢县。
                            11、撤销淮滨县,将原淮滨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固始、息县两县。
                            12、撤销温县,将原温县的行政区域划归沁阳县。
                            13、撤销栾川县,将原栾川县的行政区域划归嵩县。
                            ★1961年10月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3次会议决定:
                            1. 恢复开封县,以合并于开封市的原开封县行政区域为开封县的行政区域。
                            2. 恢复商丘县,以合并于商丘市的原商丘县行政区域为商丘县的行政区域。
                            3. 恢复宁陵县,以合并于雎县的原宁陵县行政区域为宁陵县的行政区域。
                            4. 恢复获嘉县,以合并于新乡市的原获嘉县行政区域为获嘉县的行政区域。
                            5. 恢复新乡县,以合并于新乡市的原新乡县行政区域为新乡县的行政区域。
                            6. 恢复安阳县,以合并于安阳市的原安阳县行政区域为安阳县的行政区域。
                            7. 恢复武修县,以合并于焦作市的原武修县行政区域为武修县的行政区域。
                            8. 恢复博爱县,以合并于焦作市的原博爱县行政区域为博爱县的行政区域。
                            9. 恢复温县,以原合并于泌阳县的温县行政区域为温县的行政区域。
                            10. 恢复栾川县,以合并于嵩县的原栾川县行政区域为栾川县的行政区域。
                            11. 恢复南阳县,以合并于南阳市的原南阳县行政区域为南阳县的行政区域。
                            12. 恢复信阳县,以合并于信阳市的原信阳县行政区域为信阳县的行政区域。
                            13. 恢复许昌县,以合并于许昌市的原许昌县行政区域为许昌县的行政区域。
                            14. 恢复郾师县,以合并于漯河市的原郾师县行政区域为郾师县的行政区域。
                            15. 恢复宝丰县,以合并于平顶山市的原宝丰县行政区域为宝丰县的行政区域。
                            ★恢复陕县,以合并于三门峡市的原陕县行政区域为陕县的行政区域。(1962年3月2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5次会议决定)
                            ★1962年10月20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7次会议决定:
                            1. 恢复通许县。以合并于尉氏县的原通许县行政区域为通许县的行政区域。
                            2. 恢复淮滨县,以合并于息县的原淮滨县行政区域和合并于固始县的原淮滨县期思、张庄2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淮滨县的行政区域。
                            3. 恢复淇县,以合并于汤阴县和鹤壁市的原淇县各一部分行政区域为淇县的行政区域。


                            IP属地:山西21楼2015-11-05 13:3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湖北
                              ★撤销大冶县,将原大冶县的行政区域划归黄石市。(1960年4月29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0次会议通过)
                              ★撤销通城县,将原通城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合并于崇阳县。(1960年5月2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1次会议通过)
                              ★1960年8月1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2次会议通过
                              1、撤销蒲圻县,将原蒲圻县的行政区域划归咸宁县。
                              2、撤销嘉鱼县,将原嘉鱼县的行政区域划归武昌县。
                              ★1960年11月1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5次会议通过
                              1、设立鄂城市,撤销鄂城县。以原鄂城县的行政区域为鄂城市的行政区域。
                              2、设立沙洋市。以荆门县原沙洋镇的行政区域为沙洋市的行政区域。
                              3、将安陆、云梦2县合并,定名为安陆县。
                              ★将均县、光化2县合并,定名为光化县。(1960年11月1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5次会议通过)
                              ★1961年12月1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4次会议决定:
                              1. 恢复鄂城县,以鄂城市的行政区域为鄂城县的行政区域。
                              2. 撤销鄂城市。
                              3. 撤销沙洋市,改设为沙洋镇,划归荆门县领导。
                              4. 恢复嘉鱼县,以合并于武昌县的原嘉鱼县行政区域为嘉鱼县的行政区域。
                              5. 恢复通城县。以合并于崇阳县的原通城县行政区域为通城县的行政区域。
                              6. 恢复云梦县,以合并于安陆县的原云梦县行政区域为云梦县的行政区域。
                              7. 恢复蒲圻县,以合并于咸宁县的原蒲圻县行政区域为蒲圻县的行政区域。
                              ★1962年6月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6次会议决定:
                              1. 恢复大冶县,以合并于黄石市的原大冶县行政区域为大冶县的行政区域。大冶县由黄石市领导。
                              2. 恢复均县,以合并于光化县的原均县行政区域为均县的行政区域。
                              ★恢复枝江县,以合并于宜都县的原枝江县部分行政区域和宜都县的行政区域为枝江县的行政区域。(1962年10月20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7次会议决定)


                              IP属地:山西22楼2015-11-05 13: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