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永吉吧 关注:454贴子:3,611
  • 14回复贴,共1

2015年6月陶永吉居士《无量寿经》学习心得分享1-8集文字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法师赞叹推荐2015年6月陶永吉居士《无量寿经》1-8集学习心得分享
2015/7/16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念佛共修开示 (第八集) 摘录
这些天,东北有些同学来看我,他们那边有一位陶老师,年岁也不很大,四十刚出头,跟大家分享《大经解》,我讲的这个,这几年所讲的这个,分享,讲得非常好、非常透彻。我想如果将来有机会,他到香港来,我们集合大众听他讲经。很难得,我们发现净宗后继有人!
往生极乐世界把握最重要,我有把握往生,就是真信切愿。
念佛是另外一桩事情,品位高下是念佛功夫的深浅,不是念多念少,念多念少没关系。
四十八愿第十八愿讲得很清楚,临命终时具足真信切愿,念佛十念、一念都能往生。
这个关系往生到极乐世界品位的高下,所以两桩事情,念佛是品位高下。
2015/7/17《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14集 摘录
我们这两天,看到东北有一位居士,在跟大家分享我们的会集本。陶居士,年岁不大,好像今年四十六岁,他已经做了三四年了,二〇一一年开始,今年二〇一五年,做得非常成功!
这一系列的录像,我已经看了六个小时了,后面还有几集,我抽出时间我就来看,真难得。
在家居士,弘法利生也比较方便。他不讲经,他分享,读经、听经,把他的心得跟大家分享,很成功,讲得活泼,讲得透彻,无论是理是事,都讲清楚了、都讲明白了,怎样落实、怎样修正错误的行为,怎样拿到往生的保证,很难得!
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建立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就是为“广度诸有情”,就是为这个。帮助这些有情众生能在一生当中成佛,他这个法门妙极了!
陶居士说得好!他的分享报告 非常详尽。十八愿从哪里来的?把经典里面所说的,全都说出来了,阿弥陀佛建立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为了接引众生,方便之妙,妙极了!怎样才能到极乐世界去?条件非常简单,你对西方极乐世界你相信,一点怀疑都没有,西方真有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我真想到极乐世界去,这条件就具足了。“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蕅益大师说的。所以你相信、真想去、愿意去,这个条件就具足了。不是念佛多少,是有没有信愿,这就是能不能去。
  念佛功夫浅深,是另外一桩事情。到极乐世界是什么品位,那是念佛功夫的浅深,不是念佛多少。第十八愿——“十念必生”,所以祖师告诉我们,临命终时一念、十念都能往生,只要你具足信愿。一生都没有念过一句佛号,临命终时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就能往生。两回事情。
 “信愿”是等于说拿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签证,念佛是入学;入学当然给你分班,你分在哪一班?那是念佛功夫浅深。两桩事,太简单了,我们要好好地把它记住。
未完待续:


1楼2015-10-21 20:41回复
    所以说极乐世界呀,国土也不可思议。那就是生到我的国土,这个国土有啥好处?你来这国土就要你变成三十二相,你来,这个国土保你一生补处。你生到这个国土,要你就教化随意。生到这个国土就要你辩才无碍,生在这个国土要你成阿惟越致。生到这个国土定成正觉,保你成佛呀。你看,这是说我功德国土,干什么?让你功德国土之善,就是庄严,才要你发愿往生。所以说,弥陀呀度众生,无外乎两件大事,一件是功德名号,一个是功德国土。所以说一定要了解,你一定要了解这个功德国土,了解之后才能升起向往之心,这个世界我一定得去啊,这么好啊!我们为啥信愿不足,对极乐世界不了解呀,不认识。学佛多少年,他不学四十八愿,不学《无量寿经》。啥都学,他就不学这个,学几十年,学一辈子他都不知道四十八愿是啥?当然净土不一定非得都要了解这个。但是,你是不是越了解越好啊,是不是啊?你对极乐一无所知,你就要你生信愿,你啥人啊,才能真信。那人有没有?有,那是过去生中,善根非常非常深厚的人哪!否则对极乐世界一无所知,你就真想去,可能吗?所以学习四十八愿重不重要?重要啊!所以老法师才给我们推出这本什么呀?《无量寿经》。干什么?让你了解极乐世界,你才能真正往生啊,所以说我们一定要认识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让谁来给宣传?
    听众:十方诸佛。
    陶老师:有没有一个不宣传的,那看没看出来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啊?那佛中之王是谁给我们介绍的?释迦牟尼佛呀,释迦佛说的呀!所以我们看得到,阿弥陀佛让十方诸佛都在宣传,可见这个法门重不重要?十方诸佛都拿当宝啊!十方诸佛都拿这个法门当主牌、主推,听懂了吗?主推呀!你看就像我们现在每个商场也好,或者还有品牌,主推品牌是啥,是不是啊?十方诸佛所推品牌,最好的,最上榜的是哪个?净土法门。挑选哪,这是谁,谁推荐的?十方诸佛推荐的,推荐品牌,推荐法门,诸佛推荐法门,推荐呐!是不是诸佛推荐?尤其我们看到四十四品更知道了。当有众生,植诸善本,已曾供养无量诸佛,又彼如来加威力故,能得如是广大法门。你能学这净土法门,什么原因?无量诸佛在加持你,你才能遇到,才能遇到啊!否则你遇到了,你也不会听。你得把耳朵堵上,我就知道,你不会听啊!坐着你也不会真听,为啥?供养如来不足。干别的都行,就学这部经咋的呀?不能干。佛在四十五品里头说了,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没有比这难的事,最难的,世界上最难的事是啥?学习这本《无量寿经》,最难的,没有比这难的事,让你干啥你都乐颠的干。信不信?你干啥你都能干,就学这部经你不能干。听你也不会真听,我就知道。信不信?因为这是第一难的事啊!谁说的,是不是佛说的?天下第一难,学《无量寿经》。正不正常?正常。这第一难。大家能学的,你们太了不起了,太了不起了。没有比这还难的事,所以说这叫第一难。所以说呀,有人说那不人都学净土吗?哎,那学净土他也不信这部经,信不信?多少学净土的他念别的经,他不念这本经,是不是?他干别的,他不念这个。要不就一句佛号,他就不给你读这部经,气死你。有没有,信不信,身边有没有?佛早就分析了,若闻斯经,斯经是什么经?《无量寿经》。信乐受持,欢喜地学,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没有比这难的事,没有比这难的事,那你没有办法。所以说,正常哦,太正常的事情。所以我们对净土啊,有一个了解。


    5楼2015-10-21 20:45
    收起回复
      2025-08-29 03:12: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所以说净土是两件大事,一个是功德名号,一个是功德国土。功德名号让我往生,帮我往生;功德国土帮我成佛,听懂了吗?功德名号帮我往生,功德国土帮我成佛。所以说净土是先往生,后成佛。所以说我们对净土,对四十八愿有个粗浅地认识。那我们下边讲一下十八愿,我做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要,所有善根,什么呀?心心回向。回向什么?愿生我国。乃至什么呀?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大家,看一下哦,这是第十八愿,阿弥陀佛说了,我做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信心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个是十念保你往生,十念要不往生,我不取什么呀?这个愿重不重要?是四十八愿核心。那我们怎么来理解乃至十念,十念必生是什么意思?是十声佛号,念十声佛号是因,往生是果对吗?你看,十念必生,必生就是往生。十念就是十声佛号,是你念十声佛号就能往生吗?是十声佛号是因,往生是果对吗?对不对?
      听众:对。
      陶居士:那如果说念十声佛号就能往生。我们现在念没念十声,念多少个十声了?一天都念个几万声,那你为啥还没往生呢,为啥?因为你把这拆开了,十念必生是一个事儿,听懂了吗?你把它掰开了,听懂了吗?你认为念十声是因,往生是果。你把念佛是因,往生是果是不是,十念往生是一件事,听懂了吗,是一个愿,听没听懂?十念就往生,就是一到十声往生是一个果。你念十声往生它是一个果,它不是说把它掰开,念佛是因,往生是果,听懂了吗?十念就必生。必生啥意思?就绝对往生。十念绝对往生是一个果,你要不要十念往生这个果?那什么时候十念往生的因?
      陶居士:就在这块,一百个人,九十九个都不知道,就告诉你。都给当成念佛是因,往生是果。这块一定要,十念必生是个果,十念必生是个果,什么是因?念一辈子你都不一定知道,我就告诉你啊,为啥念佛不得力?搞别的都能搞,你不懂啊,听没听懂?十念往生是个果,什么是因?这儿你看,闻我名号,至信心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那就是至信心乐愿生我国是因,十念就能往生是果。关键在哪块?至信心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这个是因,十念往生是果,听没听懂啊?我告诉你哦,这块你要不听,那你就白来了,我告诉你。不但白来这块儿,白来一世告诉你,关键的呀,这是关键你今生能不能往生的最重要的,你符不符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我们念佛人为啥不能往生,就是不知道了解什么?四十八愿。不知道佛保你往生的条件是什么,保你十声就往生这是个果,要不要?
      听众:要。
      陶居士:那十声往生的因是什么?
      听众:至心信乐。
      陶居士:你修了吗?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至信心乐是啥,是不是真信?所有善根,悉心回向,愿着我是啥?是不是切愿。那就是真信切愿是因,十念往生是果,十念你就往生。佛号不在念多少,听懂了吗?在啥?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这个是因,你有了这个因,哪怕你念一声、十声都往生。所以,佛号不在念多少,一声十声就往生,关键在哪?至心信乐,愿生我国。你修信愿了吗,修没修,你修了吗?你都不知啥能修信愿。我就告诉你,你天天搞别的,你信愿已经七折八扣了。根本就不信,信阿弥陀佛,找别人吗,还能干别的吗?我们看看《观经》,我们用《观经》注解四十八愿看一看。我们很多人哪,自以为是啊,认为自己很明白了,真是麻烦啦,听不进去。我们看好,《观经》告诉大家,你一定要听这一块,听懂了吗?这是关键的什么呀?关键呀!想不想要呀?
      听众:想
      陶居士:我看不想。
      听众鼓掌。
      陶居士:《观经》上品上生章,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欲生彼国,当发三种心,一者什么呀?至诚心。二者什么?深心。三者什么?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你看,欲生彼国是不是?你要想往生极乐世界,佛告阿难、韦提希,你要想往生,当发这三种心。这三种心是什么?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他强调的什么?是念佛还是心,我们现在重点在放在哪了,是不是放在佛号上了?你放在信愿上了吗,这个三心是什么心?是你有三种心就必生彼国。这三种心,什么是至诚心?善导大师给我们注解,至诚心是什么?是真实心也;深心是什么?深信心,深信心里边有二,深信自己是罪恶凡夫,旷劫已来沦落六道,无有出期;第二个信阿弥四十八愿能救我,摄受众生,能救我出轮回,能让我往生极乐,深信心,这叫深信心。三者回向发愿心,是从真实心里发出向往极乐世界的心。所修一切善根,回向极乐,我修一切善根,都为往生而做,是不是愿?叫发愿心哪!叫回向发愿,愿意往生极乐。真实心和深心加在一起是真信;回向发愿是切愿,那就是具足真信切愿,必生彼国。就这块啊,一定要知道啊!他强调的是什么?这三心又叫真信切愿,这三心又叫菩提心。


      6楼2015-10-21 20:45
      回复
        念十声都能往生的条件是什么?真信切愿。这个要懂啊,那我们现在追什么了?就追佛号成没成片,佛号一没一心不乱,就追这个。得念没念佛三昧,所以追求的是这些个。所以说啊,你只念佛了,没有什么啊,没有信愿意,造成了不能往生,喊破喉咙也枉然。所以这十八愿呐,十念必生。我们再重复一下,十念必生是一个果,什么是因?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那就是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是什么?是因。十念往生是果,那就是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是因,十念往生是果,你要想得到念十声就往生这个果,得修什么因?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回向什么?愿生我国。翻过来是什么意思?就是真信切愿,那就是真信切愿是因,十声往生是果。十声就往生啊,佛号不在念多少,也不在念得好不好,就在有没有真信切愿呐。那要不要修信愿?
        信愿怎么修?老法师告诉我们,应该怎样修信愿?读经断疑生信。断疑什么意思?不是生信愿的。所以经典帮我们断疑生信。读不读经?读不读你自己随便啊,不读也可以,不读能生信愿也行,往生在什么?在生信愿。所以佛号只是管品位的,你自个去斟酌斟酌。所以说我们要修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回向什么?愿生我国是因,十念往生是果。
        那现在又出来了一个问题,我们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我们怎么能真信切愿呢?你看至心信乐,是不是真信?我怎么能真信切愿呢?真信切愿又叫什么?我们看这啊,《观经》说的,三种心叫什么心?叫菩提心。那跟这个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一不一样,是不是菩提心?这三心叫什么心?叫菩提心,叫菩提心。我们就是只要有菩提心,菩提心是因,十念往生是,是果。你看就能往生啊,十声就能往生啊,一声都能往生,别说十声啊,听懂了吗?那就是说你只要有菩提心就能往生,那这个菩提心又叫真信切愿。怎么能发菩提心呢?这个又出个问题啊,因为难信之法吗?也叫菩提心难发之法啊,菩提心容不容易发?信愿容不容易,如果要容易,就不叫难信之法。那难信我们不能信,那我们怎么才能相信?
        当然了,你看锅漏匠,说说就信了,什么人?上上根人,我们不排斥他们。听到就信了不是普通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难信,难信啊,不是对我们凡夫说的。对谁?对菩萨,那菩萨都难信,那你说对我们难不难?那这个难信,就是菩提心难不难发?那阿弥陀佛想没想到这块,是不是菩提心不好发,这是十八愿,还有一愿十九愿,十九愿是什么愿?有没有这愿?十九愿就是解决十八愿的难题,十愿往生的难题是什么?是不是菩提心难发啊,那十九愿恰恰是帮我们解决十八愿里十念往生的因。


        10楼2015-10-21 20:47
        回复
          十念往生什么难题?阿弥陀佛帮不帮我们解决?闻名发心愿,发什么心?发什么心?发菩提心。那菩提心是不是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是不是?那不就是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了吗,那我们只要闻名了,就能发什么心?菩提心。那我们看啊,这个是因,十念必生是果,那我们想得到所有善根心心回向这个果,得到至心信乐这个果,还要修什么是因?那我们把这个又看成是果,怎么能得到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这个果?修什么因?闻我名号是因。那就是怎么能发菩提心,靠什么?闻我名号。这一点啊就是我们很多人不知道的,我们认为就自己拼命地跪在佛前使劲发个菩提心,阿弥陀佛我就想去了。这个菩提心容不容易发?不容易发。我们发没发过?发过,我们都发过菩提心,但是都退过转,发完就退。
          我们为什么发完就退呢?因为你不是靠弥陀加持发的,自主研发的,自主研发的。怎么自主研发呢?怎么发的,第一气发气发菩提心,自主研发我气发菩提心,生气发的:“阿弥陀佛啊,快来接我走吧,我这日子可不能过了。这老公也不听话,气死我了。”有没有这样的,有没有生气时发往生的愿,叫什么心?气发菩提心。哪天不生气了,忘了,不生气就忘了,不长远。有没有这样的啊?气发菩提心。还有怎么发的,病发发菩提心。有病时发菩提心啊:“阿弥陀佛,你快接我走吧,这腰骨哪都难受,疼死我了,早点走得了。”有没有这样人,在哪呢,外边。病发菩提心,难受啊,折腾的啊,“阿弥陀佛,接我走吧。”这不叫至心信乐,这是没有办法了,难受折腾的。哪天病好了,好了伤疤忘了疼了,菩提心随之也就没了。自己研发的菩提心不行,叫自主研发,听懂了吗?这样的人有没有,在外边。在屋里啊?穿什么衣服,穿白衣服,今天可不是我啊。昨天穿白衣服,今天穿蓝衣服。所以病发菩提心,还有烦恼发菩提心。烦恼时发的,怎么发的呢?做买卖赔钱,老公不着家,孩子不听话,这日子没个过,喝凉水都塞牙,有没有这时候?干什么什么不顺,不行了,活着没意思。“阿弥陀佛,接我走吧。”跪在佛前,“阿弥陀佛,你接我回去吧,世间太苦了。”有没有这个,有吗?在哪儿呢?是在外面,还是在屋里,到底是在外面,还是在屋里?哪边?烦恼发菩提心啊,生活不如意了才这样做,这个菩提心不长久,自己发的。怎么发菩提心才不退?是谁帮你发的?是名号功德加持你发菩提心,这个不退,不容易退。闻名发菩提心,有没有这愿?所以你一定要读四十八愿,你要不读四十八愿,就不知道菩提心怎么来呀。我们是自己硬发,憋着发,是不是?要不就跪在佛前发了:“我真想去。”这就叫发菩提心了,菩提心怎么发?闻名发菩提心,闻名啊,听没听懂啊?阿弥陀佛有没有这愿呢?十九愿是什么愿,有没有这个愿?不是我说的,是不是原话闻名发心,闻谁名?闻阿弥陀佛名。谁发菩提心?我发菩提心,那就闻佛名,我发心,就是闻阿弥陀佛名,我发菩提心。
          那就等于说阿弥陀佛说:“你闻我名,你发心。你生我国,你成佛。”是不是?你往生我国土,我让你成佛,你闻我名号,干什么?要你发菩提心。阿弥陀佛度众生用几种方法?一个是国土,一个是名号。听懂了吗?用两个方法度众生,一个是功德国土,一个是功德名号。名号告诉你发菩提心,让你往生;国土让你在那,一生成佛。所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总结就是两句话:闻我名,你发心;生我国,你成佛。是不是啊?你看阿弥陀佛说了:“闻我名,你发心;生我国,你成佛。”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总结就是两句话,一个是让你往生。怎么往生?发菩提心就能往生。怎么发?闻我名,你就发菩提心;生我国,你成佛。什么力,是不是二力?这全是二力啊,成佛是二力。发菩提心往生是什么?还是二力,这才是二力。你要自己硬发出这个菩提心,那不是自力吗?你自己使劲发出这个菩提心,完了你自己再念佛号,那不都你的力量了吗?体现不出二力了。其实闻名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借助什么力?二力啊。我们现在很多不读四十八愿的,都不知有这一愿,不知有这一愿呐。有的读的也未必知道有这一愿,不知道阿弥陀佛这件事给你办完了,这件事办没办完?闻名发心愿兑没兑现?如果没兑现,他能不能成佛?那今天你只要闻佛名号,能不能发菩提心?
          那闻是什么意思?我们很多人认为是听的意思哦。闻是不是听的意思?是听明白的意思。闻里有什么?有信有解。听什么?你把名号功德听明白了,里面有信有解。没信没解,不明闻也,不能叫闻,闻不能叫听到。如果听到就发菩提心,大家都发了。听是把名号功德了解清楚,升起了信愿,啊,这就叫什么闻得。蕅益大师告诉我们什么是闻?能升信解。如果不能升信解,与不闻的,就是跟没闻一样。听到了什么?闻不是听到的意思,闻是听明白的意思。那怎么能把名号功德听明白?就读名号说明书。名号的说明书是什么?四十八愿。再详细一点儿,是什么?《无量寿经》。听懂了吗?我们现在念佛人,为什么念佛人多,往生的少,你就明了了。他只有念佛,他只修持名,没修信愿呐。信愿要修,怎么修?闻名修信愿。怎么闻名?读《无量寿经》,听懂了吗?弥陀有这个愿呐,你闻我名,你发菩提心。那我们这里就形成了连锁的因果关系,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愿生我国具足三心。怎么的?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那我们看,至心信乐是什么,是不是信,所有善根是不愿,十念是什么,是不信愿行?十八愿里具不具足信愿行?行是持名,是不信愿持名?那么净土的修行方法是不信愿持名?谁说的?蕅益大师说的。但是也是谁说的?阿弥陀佛说的。你信你愿你念我名号,所以信愿持名也是谁的意思?也是阿弥陀佛的意思。所以净土叫信愿持名,大家看一看,那净土是信愿持名了,那就信愿呐。蕅益大师告诉我们了,往生全凭信愿之有无。那你看,阿弥陀佛是不是这意思?阿弥陀佛说什么呢?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什么啊?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什么啊,十念。乃至是什么意思?就是哪怕你念、十声,那阿弥陀佛说我的名你不在念多少,听懂了吗?你喊一声或是十声我就接你。关键在什么?你得相信我的法门,相信我有这个能力,相信的四十八愿。愿意来我的国土就行,你嗷一声就行,是不是?你喊一声、十声就行,听没听懂?就是你至心信乐,愿意来,你相信我愿意来,你喊我十声就完事儿,保证接你,是不是?念十声佛号。是不是喊我十声名,就喊十声吗?甚至就喊一声都行,你喊一声、十声就行,听没听懂?关键你得信呐,你得愿呐。


          11楼2015-10-21 20:47
          回复
            末学在这说往生是什么?被录取,极乐像一所学校,就是你要上这个学校去上学,得进入录取线。进入录取线的标准是信愿具足,听懂了吗?真信切愿合格了,往生就有把握了,进入录取线。至于分哪个班看什么?念佛功夫。念佛功夫好上大班,念佛功夫差上什么?上中班。没有功夫念一声到十声,去什么?去小班,也保你去有信愿就录取。所以说这个比喻好不好懂?那就是你念佛好坏,只是到极乐世界你分大班、小班,听懂了吗?极乐世界录取靠什么?靠真信切愿。那我们现在只要分班,只奔大班去了。没进入录取线就想上大班,就像考试似的,你没进大本就想上清华,可能吗?能不能去?大本都没进入就想上重点,能不能可能?这叫好高什么啊,骛远啊。现在我们就修这个,所以没进入录取线,先别奔高,听懂了吗?先要什么,打把握仗。先要进入录取线,那要修什么?要修信和愿。信愿那信愿又等于什么?发菩提心。持名又叫什么?怎么持?一向。那就是《弥陀经》叫信愿持名,《无量寿经》叫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他俩是一个意思,听懂了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就和信愿持名一个意思。那就等于发菩提心,等于信愿;一向专念就是持名。那我们看,信愿等于菩提心,那我们就找菩提心就行了。如果能发出了菩提心,信愿是不是自然就有了?那这个菩提心就怎么发,阿弥陀佛有没有这个愿,什么愿?十九愿,闻名发心愿。那闻名发心愿,这是阿弥陀佛有一个愿叫十九愿,帮你发什么的?发菩提心。怎么发的?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不是说你自己硬发的,不是自主研发的,是谁帮你发的?阿弥陀佛谁帮你发的。怎么才能得到这一愿的加持,怎么才能发菩提心?你看闻名发心愿,闻名发菩提心的愿,那就是说阿弥陀佛有一个愿帮我们发菩提心。想不想得这个愿的加持,那我们怎么加持你?闻我名号,那阿弥陀佛在哪部经里介绍了名号功德?四十八愿。那怎么办?读名号的说明书,名号的说明书,怎么闻名?名号说明书,名号说明书是什么?四十八愿。


            13楼2015-10-21 20:48
            回复
              ( 第二集视频152分钟,在此代吧友们致谢师兄@心作佛心是佛和-@jlslamtb,为我们辛苦听打提供文字稿法供养,感恩!)
              陶居士:阿弥陀佛!
              尊敬的各位师傅,各位长辈,各位同修,各位大德居士:大家下午好!阿弥陀佛!
              好!大家请坐。下午接着和大家学习无量寿经心得。净土法门,它是八万四千法门之外的门余大道,是阿弥陀佛所创。它的创建的根据,经典依据是什么?四十八愿。我们回顾一下,修学净土经典,净土法门的创建依据是什么?四十八愿。净土法门的修学经典,有几部?五部,五经一论。我们都知道有《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还有什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还有什么?《普贤 行愿品》。修学净土的经典,五经一论。创建净土的经典是什么?四十八愿。四十八愿等于净土说明书。净土修学的纲领、方法是什么?是信愿持名。
              信愿,蕅益大师告诉我们,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那信愿是管什么的?管往生的。持名是管品位的,那品位高下,全由持名功夫之浅深。这是我们上午讲的内容,我们回顾一下。蕅益大师告诉我们呐,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低全由持名功夫之浅深。净土的修学方法,就是信愿持名。我们很多人,把信愿给忽略了,只持名,这是不正确的。净土的修学宗旨是什么呀?以信为前导,以愿为后鞭。这个一定要懂啊,信愿对于修学净土,非常的重要。念佛人为什么不能往生?就是只念佛,没有什么呀?信愿。信愿不足,这是修学净土不得力的原因,所以说我们要修信愿。
              那信愿怎么能来,有信愿?老法师告诉我们读诵经典,读经修信愿的,修菩提心。念佛是修什么?修持名。所以净土啊,信愿持名。那就是一部经,一句佛号。诵经修信愿,念佛修持名,信愿行三资粮,就具足了。
              当然有些人,确实有,他不诵经也能往生,那是上上根人,个别人,我们比不上。比如锅漏匠、海贤老和尚这些人,他确实就一句佛号。这是什么人?这是善根非常深厚的人,我们比不了。老法师一再强调,他们可以不用经教,海贤老和尚不用经教,我们必须通过经教,这是我们比不上他们的地方。蕅益大师告诉我们,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低,全由持名之浅深。这个呀,我们怎么去理解?我们再讲一下啊,蕅益大师,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低,全由持名功夫之浅深。这句话呀,可以说把净土法门就概括尽了。这句话,印祖赞叹得五体投地。印祖说,假使古佛再重出于世,给弥陀经做个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这句话。贤劫千佛出世,那这句话非常的重要,大家一定要知道。我们现代人只注重持名,忽略信愿,那净土往生的关键就在信愿,但是我们说的时候都知道往生靠什么。但是在修学当中,他们不修信愿,他就修持名。所以虽然修行,不得利益。蕅益大师告诉我们,欲决定得生净土,要以信愿为前导,以信为前导,以愿为后鞭,信的真,愿的切,散心念也可以往生。
              信不坚,愿不猛,你念佛念得一心不乱,也不能得生。但是我们听没听啊?没听啊,欲决定得生,莫如以信为前导,以愿为后鞭,信的坚,愿的切,散心念佛也可往生。反过来,信不坚,愿不猛,念得一心不乱,也不得往生。往生不就在信愿那块,那们就没注意这块。蕅益大师还把信愿比做牛,持名诸行比做车。我们是现在光造车不养牛,光念佛,要不做善事,光造车不养牛。行不行?拉不走。所以我们修的呀是净土的一半,不是全修的净土呀。也就是我们修学缺腿,就像照相机,比做三足鼎立。我们只要几个,三足只要一只,缺两足,所以不能站稳,站不住脚。极乐世界你就去不了,听懂了吗?这就是我们所犯的弊病。
              蕅益大师又告诉我们,真信切愿为净土指南,若无信愿,纵然把佛号持至风吹不透,雨打不湿,也不能往生。你看,说得清不清楚?你把佛号念得风吹不透,雨打不湿,如铜墙透壁也不得生。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把蕅益大师的话记在心里,不能光修持名,不修信愿。
              蕅益大师又告诉我们,四种净土为一乘妙果,举因,果必随之。固以信愿持名为经正宗,信愿持名以为一乘真因,四种净土为一乘妙果。举因,果必随,你看啊,蕅益大师告诉我们,信愿持名。为什么要信愿持名?他是一乘真因,四种净土为一乘妙果。如果我们要往生到凡圣同居土,就不需要念佛功夫了。为什么要信愿持名?因为极乐世界有四土。听懂了吗?四土在一起。
              那念佛修什么?修品位,修你断烦恼能断多少。断了见思烦恼去哪里?去极乐世界方便有余土。你破了无明,去极乐实报庄严土。所以净土要信愿持名,我们现在很多同修不知道。你看我们叫信愿持名,信愿加持名。蕅益大师告诉我们,信愿持名是什么?一乘真因,修因才能得果。那我们修信愿持名,是一乘真因,你得四种净土妙果。那就相当于,极乐世界有几土?有四土,但是啊,可不是这么画的,因为在一起没法画。在大圈相当于什么土啊?凡圣同居土。这是什么?方便有余土。这什么土?实报庄严土。这是什么?常寂光。那就是持名,如果想去实报土,持名得要什么功夫,持名念到什么程度?破无明,破无明啊,就是念佛念得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想破什么?破尘沙和无明,破无明烦恼,那破无明就相当于明心见性。那念佛到什么程度,一心不乱就是什么?破了无明,明心见性,你才去实报庄严土。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破什么?破见思烦恼,破见思。破了见思去什么?去方便有余土。那我要去凡圣同居土,那用不用念佛功夫了,用不用了?说不用还不行。凡圣同居土,还有三辈,还有上辈,中辈,下辈。那去凡圣同居土,如果要下下品往生,用不用念佛功夫,就不用了,只要你有信愿就可往生,就可往生了。所以说这个就是不需要念佛功夫了。当然凡圣同居土里还有上辈,那还得有点功夫,什么功夫?不是一心不乱,没断烦恼。那要做到什么呀?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什么呀,是什么呀?是凡圣同居土里面的上品。但是如果我们要下品,哪怕你念一声到十声,就可往生,听懂了么?所以凡圣同居土的下下品,散心念佛,可不可以呀?散心也可以往生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凡圣同居土不需要断烦恼的功夫,就可以入凡圣同居土。


              14楼2015-10-21 20:49
              回复
                所以说蕅益大师说往生全凭信愿之有无,持名是负责什么呀?负责品位的,你念佛要有功夫。事一心不乱去什么土?方便有余土。念佛你达到成片了,去什么土?凡圣同居土上品。我们念佛,散心念佛,甚至你一声十声都可往生极乐世界,是什么?凡圣同居土下品。那就是说凡圣同居土不需要断烦恼,带惑往生。带惑,带惑往生啊。是带见思烦恼,就可以往生,不要破。去方便有余土就要破了见思烦恼,破了见思烦恼带不带业?还带业,还有尘沙烦恼,还有无明烦恼。那我们理一心不乱,带不带业?还带业,听懂了。为啥?等觉菩萨还有生相无明没破,还算带业,所以说净土叫带业往生,是笼统说的。但是就是往生下下品,见惑可以带着,一品都不用破,见思烦恼不破,可不可以往生?可以往生。那关键在哪呢?佛号不在念多少,散心念佛也可往生。那关键在哪呢?我们为什么没往生,为什么没有,没能往生,关键在哪?这(信愿)就是关键啦。
                我们为什么?我们要有信愿,我问大家,我们往生到底是靠自己的力量,还是佛的力量,往生到底靠佛力还靠自己的力量?单依字面上来看,没有佛力啊,字面看是不是没有佛力。信是谁信?我们信啊。愿是谁愿?我们愿呐。那持名是谁持呀?我持呀。那不全是你的力量了吗,是不是这样?这个我们就要搞清楚了,要以字面上来看,全是自力了。那我们到底是二力,还是啥力?二力,是什么力,佛的佛力。佛的什么力?愿力。什么愿?(四十八愿),那在这没体现出佛的力量啊,有没有,在哪里?(信愿),你深信切愿。刚才不讲了吗,不是你吗,不是你深信切愿吗?大家看啊,净土是往生全靠佛的力量,为啥说我们要有信愿就能往生呢?因为你有信愿就能获得弥陀的四十八愿的帮忙。
                那就是信愿是什么呀?是感。四十八愿是什么?是应。那就是你要有具足真信切愿,为啥你真信切愿?你明不明白?你要真信切愿是感,就能感得四十八愿,听懂了吗?你要是信愿不足,就没有四十八愿的加持,所以光靠念佛不能往生,不能往生啊。所以信愿,表面看是谁?是自己。但是四十八愿,就在你的信愿里,那四十八愿是啥力,是不是佛力?持名是谁的力量,是不是自己的力量,叫什么力法门?二力法门。那我们看啊,这个法门是二力,往生去哪个土需要有自己的力量,去哪个?方便有余土和实报土,要有自己念佛的功夫了。听懂了吗,但是我们要想往生,必靠佛的力量。那佛的力量是什么?是佛的四十八愿的愿力。这个愿力你怎么能得到?你要真信切愿,就换来了弥陀的四十八愿,就是我们信愿是感,弥陀四十八愿是什么?是应,那就是你真信切愿的时候,你就赢得了四十八愿的支持了。
                所以说你往生靠什么?靠信愿,更确切来说,靠什么?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呐。那就等于,佛的力量是什么?四十八愿。那我们看啊,那就是你要往生,四十八愿我帮你往生。信愿是不是负责往生的?那就是佛的力量管往生,你感,佛的四十八愿应,那就是说你有信愿,佛就四十八愿加持你。这是干什么的,负责什么的?负责往生的。持名负责什么?负责品位。
                那就是佛的意思说,往生,你想往生是谁的事?我的事。你信愿要往生,你愿意要来,往生是佛的事,是佛的事。品位是你自己的事。那就是说你有信愿,佛把你接进极乐世界的门,品位高低靠你个人。听没听懂?是弥陀把我接进门,品位高低靠个人。听没听懂?你要想往生,是谁把你接到极乐世界的?是阿弥陀佛。但是接到极乐世界之后,就不管了,品位是谁的事?是自己念佛的功夫,听没听懂?就是弥陀把你接进门,品位高低靠个人,靠你念的功夫,听懂了吗?所以说,既有佛力又有自力,如果不要品位就是全是佛力,全是佛力了。你看这个公式,能不能看明白呀?我们有信愿,感的是什么?佛的力量。这个信愿是谁?是我们,我们要有信愿,就感佛的四十八愿,一感一应,所以说信愿里含有四十八愿。如果没有信愿,你凭什么往生啊。你说你信了你也愿,你为什么没往生?因为你的信愿不真,感不到四十八愿的加持,所以不能往生。往生是四十八愿的事,四十八愿只负责往生,不负责品位。阿弥陀佛只负责往生, 不负责品位,听懂了吗,听没听懂?四十八愿里只保你往生,不保你去哪个土,听没听懂?品位是谁的事?自己的事。为啥念佛?是看你念佛功夫深浅,决定你往生的品位。往生靠什么?靠佛力,靠四十八愿。这样一检验,我们为什么没往生?原来没有四十八愿帮忙。为什么没有四十八愿帮忙?因为你信愿不足,听懂了吗?好像没懂。到底懂没懂?这样一讲清不清楚,你看看,为什么叫你持名,持名负责什么的,负责你念佛念到什么程度?你念到理一心不乱,去实报土。事一心不乱,去方便土。散心念佛往生,什么土?凡圣同居土。
                那这回你应该从哪下手?我们先别求品位高低,你先别奔一心不乱和功夫成片,你别奔那个,你先要求往生,因为极乐世界虽然分四土,只是成佛快慢,待遇都一样,听懂了吗?往生品位高低,待遇都一样,都是阿惟越致,都是阿惟越致啊,听没听懂?你别说那个品位高,我奔他去了,你先别好高骛远啊,别耽误了前程,你别奔那实报土去,那需要功夫了。


                15楼2015-10-21 20:50
                回复
                  2025-08-29 03:06: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往生凡圣同居土不要功夫,全凭信愿,全凭信愿。所以说,蕅益大师这句话明不明了了,为什么能够往生?因为往生是四十八愿来接你。是不是四十八愿来接你?十念必生,临终接引,是不是四十八愿来帮你往生的?但是他没说,四十八愿有没有负责品位的,说没说,没说品位,品位靠自己,听没听懂?也就是说,你有信愿,弥陀把你接进门,品位高低靠个人。听懂了吗?这是净土修学的关键啊,我们要了解了,就知道从哪下手了,从哪下手?信愿下手。先要拿什么,拿往生把握,往生有把握了,信愿足了,再要什么呀?品位,为什么,因为有信愿,持名好坏都能往生,只是品位低一点,听懂了吗?咱们先别考虑品位的事,先考虑什么呀?往生的事,好不好?这是关键呐。修学净土,信愿是指南呐,我们确实把信愿给忽略了,忽略了,为什么念佛人多往生的人少,念佛人多往生人少?他只念佛了,没有信愿。因为念佛,光念佛不管往生的,管啥?管品位的。听懂了吗?所以说,这就是我们修学净土不得力的原因。这里又告诉了为啥信愿管往生的,明不明白了?要不以前认为,你看你自己也不干,就能往生,其实你有信愿,不是自己就能往生,是什么?有了信愿。换来了啥?弥陀的四十八愿呐。
                  这个图啊,一定要在脑海印象深一点啊。记住,这个图解决了好几个问题。为什么信愿是往生的因?因为信愿能感四十八愿。听没听懂?要不你信与愿,你凭自己能不能往生,不能往生。我们往生靠什么?靠佛力。靠佛什么力?四十八愿的愿力。怎么能得四十八愿的支持?真信切愿。这里我重复得太多了,能不能记住?那以后你应该从哪下手?先从信愿下手。有了信愿,就得到四十八愿的加持,有了四十八愿的加持,往生就没问题了。这样再好好持这句佛号,提升品位,听没听懂?很多人听课不会听,说这老师不让念佛,没有这话啊。
                  告诉你信愿念佛,大学里有句话,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听懂了吗,哪个在前?信愿在前啊。没有信愿念佛,不得佛力加持。我们从这张图看到了,没有信愿加持,就成什么力?没有信愿就没有佛力了。听没听懂,你变成啥力?自力了。印光大师告诉我们,如果信愿不坚,念佛仍属自力。那你说我们念佛冤不冤,还学二力法门,结果行的是自力。冤不冤?我们现在人多数都是,虽然学二力法门,仍行自力呀,自己要什么功夫,没有修信愿。这回知不知道什么叫二力?二力有什么力?有佛力,有自力。佛力怎么给你?信愿。你有信愿,四十八愿加持你。如果没有信愿,你就把佛力丢掉了,就完全变成自力了。虽然念佛,还是自力,听没听懂啊?念佛也是自力呀。为什么不能往生?没有佛力参与,听没听懂?这是念佛人一定要知道的呀,一定要知道。
                  这个图没什么不明白的,有没有疑惑的?直接问一下,这是关键呐。信愿是我们,我们信愿是感,就得到四十八愿的帮忙,我们信愿是感,佛度众生是靠什么度?靠感应啊。其实观音菩萨也是靠感应,听懂了吗?千处祈请千处应啊。你这边有感,佛还有应,你要想四十八愿来应,你得有感,什么是感,信愿是感,四十八愿是应,听懂了吗?所以才有信愿是因,往生是果。你看啊,我们常讲信愿是因,往生是果。那为什么信愿是因,往生是果呢,原来你信愿足了的时候,里面是啥了,有四十八愿了,四十八愿是帮我们往生的。听没听懂呀?所以说净土的修学,要信愿持名,你要听不明白,那就接着听,咱们用六位祖师给你讲,六位祖师给你讲。
                  上午和大家分享第十八愿,十八愿也告诉我们,至心信乐,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你看你再回想一下十八愿,它的焦点重点落在哪里?至心信乐,愿生我国,我们呐,有了至心信乐,愿生我国,就感得什么?四十八愿。说我们往生是乘什么?是乘弥陀的大愿往生的,不是自己能力往生的,听懂了吗?这个一定要懂啊,这块儿我们已经走出误区,不是一年二年了,太长了。有些人认为,你说我没信愿,我能念佛吗?一般人都这样想呀,蕅益大师告诉我们,佛号是境,非心。修旨,修学是修心,心中有信愿,念佛才有信愿。心中无信愿,念佛也无信愿。我们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念佛就有信愿呢,念佛人未必有信愿。有信愿的人他一定念佛,这是一定的。你看,修佛,不是境,是心。佛号是境,不是心呐。我们心中有信愿,念佛才有信愿。心中无信愿,念佛也无信愿。如果说,净土啊叫信愿持名,如果说念佛就有信愿,那还用不用加信愿念佛了?那就不用说信愿持名了,证明念佛不一定有信愿,如果说念佛就有信愿,那净土就念佛得了呗。是信愿感四十八愿,不是念佛感四十八愿,信愿是感,四十八愿接引是应,听懂了吗?这个一定要懂啊。很多人犯这个毛病,认为自己念佛,自己就有信愿了。一般人问,信不信?信。愿不愿?愿。自己认为有信愿,这个不行。你的信愿不坚,不是说没有,不足,所以说这个一定要知道。信愿 持名,如果说念佛就有信愿,那就不用信愿念佛了。所以告诉你要信愿持名,念佛是修持名。


                  16楼2015-10-21 20:50
                  回复
                    刚才我们画了个图,蕅益大师说了,印光大师说了,我们靠什么?靠真信切愿,与谁呀?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感应道交,蒙佛接引。就是我们信愿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感应道交,那你真信切愿得四十八愿的支持,听懂了吗?才能往生极乐世界呀,这叫感应道交呀。若不知此意,变成了无禅无净土,无禅无净土,你看如果你不知道这个意思,如不知此意,变成什么了?无禅无净土。你看你修的还不是禅也不是净土,为什么啊?禅要离相,你呢,还没离相,你还没有信愿。净土要信愿持名,你还没有信愿,你看还不是净土,你还不是禅,你还着相,禅不让你着相,无禅无净土,这就是我们现在修学者。而且印祖告诉我们,净土中人,今净土中人,信愿不真切,而自以为真切,今之净土净宗之人, 自己信愿不真切,认为自己真切,你看自己不真切,认为自己信愿真切,百有九十九无净土,你看那是什么意思啊?百分之九十九,没有信愿光念佛,不叫净土,听懂了吗?我们现在多少人是修净土,幌子,打着幌子修净土,为什么不能往生?所以说念佛不是不能往生,你没修信愿,只修持名,不属净土,不属于净土啊,你怎么能往生呢?这样的人有没有,在哪里呢,在屋里呢,什么时候进屋的?不在外面呢,什么时候跑屋里来的,以前都在哪,不在外面吗?屋里我敢保证不会有一个,这话也不是我说的,百有九十九无净土,那不是百分之百说没信愿,你怎么就有信愿,你那信愿从哪来的呢?这么容易生信愿,那净土就不叫难信之法了。你看百有九十九无净土,那是说什么,一百个里面九十九个无信愿,就一个是你,是不是?有信愿的举手,那你就是百里挑一呀,今之修净土呀, 你让他诵经啊,还不干,就像你害他一样似的。这是谁说的?印祖说的呀, 可不是我说的呀。印祖告诉我们,若无真信切愿,纵有修行,就是你修行再好,念佛念得再好,不能与佛感应道交。听没听懂?你修行再好,念佛再好,不能感得与佛感应道交。纵然你修行的很好,你戒律修的很好,你佛号念得很好,也不能与佛感应道交,也不能往生。
                    现在我们,你看,就不往这修,要不就念佛,要不就做善事,你持戒,这都是好事。但是如果没有信愿,只得人天福报,及做未来得度之远因。若无真信切愿,纵然修行很好,纵然,纵有修行,纵然你修行很好,佛号念得很好,纵有修行,但仍不能与佛感应道交。修得只是人天福报,和未来得度之远因。你看你冤不冤,你戒持得好,佛号念得好,善事做得很多,没有信愿,仍然不能往生。为什么?不能与佛感应道交。说那我修白修了吗?没白修呀,说那我得什么了,得人天福报了,和来世未来得度之远因。种个远因,结个法缘。冤不冤,你看看这,净土不了解,戒律森严,佛号念得好,只是未来得度之远因。为什么呀?不能与佛感应道交。可见净土信愿重不重要。现在我们修行,一个劲的吧念佛功夫,要不多做善事,不就是搞这个,搞吗?不是说不让念佛,不让做善事,你得以什么为主。信愿为主,做善事为辅。听懂了吗?你修得再好,善事做得再多,没有信愿,也不能与佛感应道交。这话已经说到份了,如果信愿具足,则万不漏一。


                    18楼2015-10-21 20:51
                    回复
                      怕死是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不相信。怕死吗?也不愿意去呀。怕死就是信愿不足的表现。怕死吗?不检验不知道。一检验咋的,吓一跳。信愿边都没有哇,怎么往生呢,阿弥陀佛为啥不来?不敢来呀,怕你害怕,是不是?都是假的啊。所以说,一检验自己信愿足不足了,不足了,不足吗?你一句佛号就可以了,别人不用。别人又诵经又收音机你不用,你不足了吗?足不足?(不足),不足了。你说这两个你哪个能放,啊?你说你娑婆世界一颗草你都带不去,你能开着车去极乐世界吗,能不能?能带着你的房子,搞拖车拉着去极乐吗?能把你带着存折到银行把钱取出来搞车拉着去极乐,能不能?能不能带着这个身体去极乐?你不舍咋叫愿意去呢,舍不舍?(舍)舍娑婆,舍肉身,才能去极乐呀,才能。他说,那个老师,那我这个真舍不下,那咋办呢。读经,读懂了,对极乐世界升起信心了,你才什么能放下呀。要不要读经?(要)现在有很多人,唉,我可想往生啊,嘴说,那谁不去呀,你想去啥?别说身体你放不下,一说你,你还生气呢,还不愿意呢,哪有信愿呢?真想去极乐,跟世间生不生气呀?我也不是世间的久客了,咋地,随时都要走了,跟谁生气啊,是不是啊?放下了万缘,身体放下了,娑婆放下了,还争啥劲呀。名闻利养放不放,你放了吗?连个经咒你都舍不得放。啊,是不是这样,啊?因为我读这么长时间了,能舍得放吗,啊,是不是?唉,你说你怎么能往生,啥都放不下呀,有没有这样人,有吗?你说《大悲咒》我念这么多年了,舍不得放,《心经》我念这么多年了,《法华》跟我一辈子了,这佛事我做半辈子了,你这哪有“信愿”呢?统统放下,一部经一句佛号,啥也不搞,随时等回家。说有信愿,自己糊弄谁,自己呀,你看信愿没有?
                      再说持名,我学学念佛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有没有这样人?(有)念一会儿佛,咋地?瞅瞅佛像放没放光,下没下来呀,伸没伸手给我灌顶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啥呢?瞅佛像,犹其绕佛的更好,打个弥陀印,可像样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有没有这样人?(有)一百个都这么念啊,念啥呢,是不是持名,持名念啥,念啥?佛号。你念啥呢?佛像啊。信愿持名,一个没有。你修的是哪国的净土。不是西方的净土,自创的净土,自己创的呀。信愿不用有,持名不会。你说你修的啥净土。指定不是西方的净土,可能自己创的娑婆净土,讲的往生哪里?娑婆世界。还说我自创了娑婆净土。信不真愿不切,不会持名,有没有这样人?(有)这一检验,信愿持名你占几样,啊,你占没占哪?念佛是念佛的名号,佛的名号是什么?是四个什么字啊?是四个字啊,我们看一下啊。


                      22楼2015-10-21 20:54
                      回复
                        阿弥陀佛!师兄,第四集往后的文字内容还有吗?


                        来自iPhone客户端26楼2018-04-28 14:15
                        回复
                          楼主师兄,如果有文档文件,请传到百度网盘,然后分享一个下载地址在这里,让同学们下载后看更方便


                          27楼2019-04-11 10:30
                          回复
                            感恩楼主师兄的收集整理,方便了大家学习,真是功德无量,阿弥陀佛!后面的还有吗?


                            IP属地:上海28楼2020-08-20 16: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