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fow吧 关注:1,943贴子:10,101
  • 16回复贴,共1

【手机发战报】苏军坦克包围美军2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包围任务,美军为2步,编制为2+4门105,4门155,两个步兵排,机枪排57,76反弹克炮各一个排,aop
苏军8+5辆t34,营长,政委,is2+坦克护卫,57炮,85aa
美军部署如下图。
每个方向一个密集部署的步兵排,3寸炮一个方向两门,57炮埋伏。155阵地在左.105阵地在右。
苏军根据美军阵地情况,知道自己没有火炮,难以压制美军密集步兵和反弹克炮阵地,则选择下面是大坦克连和85aa,剩下的部队则在上面。目标是攻击美军155阵地内的胜利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10-17 07:47回复
    然后呢?


    IP属地:云南2楼2015-10-17 09:35
    回复
      2025-08-21 08:03: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美军反渗透出6,苏军渗透失败,随后美军aop登场,在苏军85aa的射击下从容引导炮击苏军主力坦克连,苏军被美军联合炮击覆盖,损失2辆坦克。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10-17 19:22
      收起回复
        第2-3回合,苏军坦克部队两面对进,躲开美军3寸炮的射击范围,顶着美军立即埋伏的57炮的火力,与攻击前进,在付出4辆坦克被摧毁的代价后,摧毁了美军2门155和2门57炮。
        而美军3寸炮由于没有携带半履带车,在击毁了一辆迂回的苏军t34以后,就彻底陷入无用的境地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10-17 19:29
        回复
          到第三回合结束时,苏军两个方向包围了美军155阵地,牵制美军的57炮也取得了击毁美军105炮两门的战果,美军只剩下1门155,2+2门105的情况。在空中连续躲过3回合85对空射击的aop却干瞪眼难以做出支持。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10-17 19:34
          回复
            第五回合,苏军在突击成功以后,坦克部队围绕胜利点形成了装甲环形阵地。美军步兵突击坦克士气不过,放弃了反击vp。由于无法夺回vp,美军战败。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10-17 19:44
            回复
              最终结果是6-1苏军取胜。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10-17 19:44
              回复
                经验总结,苏军能够取胜,胜在突破的位置躲开了美军坚固设防的步兵和反弹克炮阵地,选取了远端的美军炮兵阵地进行突击。当然,由于这个方向山地地形限制导致开始时兵力拥挤被美军炮摧毁了多辆坦克。这种代价也是必须要付出的。其实苏军也可以主力坦克连和is2调换位置,这样就不但能够展开,而且也利于展开火力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10-17 19:49
                回复
                  2025-08-21 07:57: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美军的问题则是,整个编制内没有机动预备队,3寸炮本来拥有特技却放弃了,直接作为反弹克炮部署了,由于没有携带拖车所以几乎完全没有发挥作用。如果将57部署,而3寸作为立即埋伏则会威胁很大。苏军坦克就可能放弃对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10-17 19:53
                  回复
                    3寸的优势规则不用,可惜可惜


                    IP属地:云南11楼2015-10-17 23:10
                    收起回复
                      最近几天都没人发战报啊。唉。


                      12楼2015-10-28 13:31
                      回复
                        三寸不上满车加八组卡有毛用....


                        IP属地:北京13楼2015-12-18 07:4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