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4月25日
漏签
0
天
武神赵子龙吧
关注:
46,055
贴子:
579,883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游戏
1
2
下一页
尾页
24
回复贴,共
2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武神赵子龙吧
>0< 加载中...
【赵子龙】赵云在传统戏剧中的形象演变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辋川遗
自成一派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想了解一下赵云在中国传统戏剧中的形象,在贴吧泛泛转了一圈,没有搜到什么系统的介绍。在别处看到一篇文章,梳理得还比较清楚,讲到许多有趣的点,比如演义成书前后赵云戏剧形象的不同,赵云的形象是如何年轻化并固定下来的,以及白马银枪造型在戏曲舞台上的应用。
Q版漫画里也一脸正气的子龙将军镇楼。搬自图片网站,作者不详。
辋川遗
自成一派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楼主对这一话题知识缺乏(所以才想找文章看),这贴仅仅转述原文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楼主本人认同或者不认同。如果文中有不符合历史或者逻辑不当的地方,欢迎大家讨论。
原文太长,楼主主要对原文做一个总结摘录,特别有意思的部分会直接引用。
辋川遗
自成一派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赵云在传统戏剧中的形象只是原文的一部分。作者还用了很大篇幅去谈赵云在史学作品、文学作品、传统说唱艺术以及电影电视中的形象,本贴只关注传统戏剧部分,其余略去。有兴趣的吧友可以去看原文:
王威:《赵云形象史研究》
作者在戏剧部分使用的参考书主要是黄裳的《旧戏新谈》和李洪春的《京剧长谈》等。
吨吨吨吨吨
人中龙凤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云吧有帖子的,楼主可以去看下
辋川遗
自成一派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二、对于元杂剧中赵云形象的评价
1、元杂剧中屡次提到“五虎将”的说法,排名不尽相同。赵云的排名稳定上升。
2、上述八种有赵云直接出场的元杂剧中有三部提到赵云“幼年贩马”,应该是对赵云“为先主主骑”的误解,即把“骑兵统领”误解为“马贩”。有些元杂剧的作者历史知识比较缺乏,比如《寿亭侯怒斩关平》就是把关羽的“汉寿亭侯”误解成了“寿亭侯”。一代名将被误当作马贩,令人哭笑不得,但是从元杂剧的受众——主要是市井平民——的角度来说,一位“幼年贩马”的将军比一位高高在上的将军更容易赢得观众的好感,可以拉近角色与观众的距离。
3、现存八部有赵云出场的元杂剧中,赵云都作为配角出场。由于角色定位限制,人物性格很单一,只能刻画人物的“勇”,而如何刻画“勇”呢?主要通过“长坂救主”的事迹来说明。但是现存的元杂剧中并没有赵云“长坂救主”的集中戏份,所以杂剧舞台上赵云的形象是有局限的。
辋川遗
自成一派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三、明清戏曲舞台上的赵云
罗贯中成书之后,明代戏曲舞台上涌现了大批以演义为蓝本的三国戏,这些戏中通常都有赵云。
为什么赵云能受到观众欢迎呢?黄裳在《旧戏新谈》中是这么说的:
“三国戏中多骁将, 而以蜀中五虎将最为出色。关、张、赵、马、黄各有几出大戏。马超、黄忠声势较弱, 其最为雄武而又近于人情一一即是武人而非武神一一是赵子龙。”
【楼主读到这里不由停了停:
“其最为雄武而又近于人情一一即是武人而非武神一一是赵子龙”
—— 然而我们这部剧就叫做《武神赵子龙》
】
辋川遗
自成一派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有些文字是从PDF文档里转换过来的,可能有误,欢迎纠错
辋川遗
自成一派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明清戏曲中有关赵云的杂剧和传奇大都未能保留,但是京剧作品的资料却很丰富。楼主先睡了,明天继续打字。
假发乃萌物
人中龙凤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看完了,等更
辋川遗
自成一派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二)京剧中的赵云
随着京剧的形成与发展,三国戏也空前繁荣,甚至已经到了“数不清”的程度。而这些数不清的三国戏中,关于赵云的戏很多。
据周明泰《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引道光四年庆升平班戏目, 当年此班上演三国戏四十八出,其中有一半涉及赵云:
借赵云
盘河战
马跳檀溪
博望坡
长坂坡
祭东风
华容道
取南郡
取桂阳
柴桑口
拦江救主
取雄城
定军山
阳平关
葭萌关
取城(成)都
甘露寺
伐东吴
白帝城
安五路
渡泸江
凤鸣关
天水关
战街亭
辋川遗
自成一派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在以上各种赵云相关剧目的演出实践中,赵云的舞台形象从四个方面逐渐固定:
演员固定
年龄固定
服装固定
称谓固定
辋川遗
自成一派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第一,演员固定。
19世纪到20世纪,在京剧界以饰演赵云著称的演员主要是这么几位:
徐小香,原昆曲小生,后兼演京剧,擅长饰演赵云和周瑜,招牌剧目为《借云》。
杨月楼,最擅《长坂坡》,有文人称赞他饰演的赵云“不汗不喘,一丝不走,恢恢乎游刃有余”。
杨小楼,杨月楼之子,京剧“杨派”艺术创始者, 有“武生宗师”之盛誉。表演上主张 “武戏文唱,” 即不但要运用武技,还要注意刻画人物。赵云相关代表作非常多,有《磐河战》、《借赵云》、《博望坡》、《长坂坡》、《取桂阳》等,人称“活赵云”。
张桂轩,光绪十九年曾赴日本演出,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将京剧艺术传播到国外。善饰老年赵云,代表作《凤鸣关》。
辋川遗
自成一派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第二,年龄固定。
黄裳在评论《截江夺斗》时说到京剧舞台上的赵云年龄“无定准”,有些剧目中,赵云按年龄推算是老将无疑,该挂髯口(即假胡须),比如《斩马稷》,但实际上演员上台并不挂髯口,这明显是一种年轻化的处理。
在众多赵云相关剧目中,赵云以老年形象出现的寥寥无几,只有《凤鸣关》、《天水关》、《失街亭》、《空城计》、《斩马稷》,而且虽然用老生来演,却不挂髯口。其它剧目中,赵云总是以年轻武生的形象出现。
赵云舞台形象的年轻化固然有《三国演义》的影响,但比罗贯中的文字更重要的是观众心理:戏剧观众喜爱并期望看到年少英俊的赵云。
辋川遗
自成一派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第三,服装固定。
赵云“白盔白甲”的形象已深入人心;这一形象应起源于京剧。赵云在所有京剧剧目中都以白靠(即白甲)形象示人。京剧中白靠是年轻英俊的儒将象征,除赵云外,周瑜、岳飞、杨延昭也穿白靠。五虎将中的马超也属白靠角色,二者同时登台时,有时赵云会穿红靠。
假发乃萌物
人中龙凤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前排留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