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民国38年前,灌阳无电,1950年灌阳放的第一场电影叫《苏联幸福生活》,用的是汽油发电机发的电,乡下有电也是60年代从后的事,打米机听都未听过。谷子变成米只有靠冲碓和石磨子了,多靠人力,条件好的也是水力,记得我小前嘎还见过水碓和水磨。灌阳人自古勤劳,李官营老俵才收锅亲,灌阳人讲面子搞场大,结婚花费不少,债未还完,想多赚两个,早点还清,哪象正前嘎些人,欠债是大爷。他的营生手段是卖发水米,做完生意,买回谷子,天黑归家又把谷子磨成米,再用米筛筛出米用水泡发刀,第二天早上清早又要挑上街去卖,卖完发水米又买谷子回家,一年到头如同上紧的闹钟发条,周而复始,没得一下空的,所以老婆还瘪七个肚子。有天早上老俵起来两吃,刚好火堂里的火屎熄锅了,就问老婆要火种,他老婆正有气,回答他:人种豆没得哪有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