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用一把在淘宝买的200多的拍子拉了30磅,拍没断,我打过30磅后对羽毛球拍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前也看过一些羽毛球拍碳纤维材料的文章,但是一直没有搞清楚一支好打的羽拍(硬而弹)到底和不同型号碳纤维有何关系?怎么看一支羽拍能不能拉30磅?拉了30磅会不会变形?有些羽拍虽然能拉30磅,但是太重(多加了几层碳布)或感觉球拍就没了弹性不好打 ?
下面列举一些资料
1。甲说:买球拍不能只看碳纤维 还要看树脂 碳丝 就相当于钢筋 树脂相当于水泥,,,只有钢筋 没有水泥 一样做不出房子 水泥的作用往往大于碳纱
乙说:树脂被誉为球拍的血液,那么碳纱就是球拍的骨骼。M40J碳纱在硬度和韧度方面具有最完美的比例,被业界誉为最适合做球拍的碳纤维之一。
丙说:树脂大致占60%,碳素35%,再加点别的纳米,钛的就可以卖高价了。碳素就像是奶粉,要兑水才能喝下去。
【碳素一般决定硬度,树脂决定软度,一支硬而弹树脂配方一定是不错的,但这里我想排除树脂的影响,就看碳纱型号】
2。交错式的碳纤维编织布(Woven Fabric) 编织布优点:好看、层间剪应力高 (后面那一点是我好不容易才想出来的)编织布缺点:强度低、贵 (编织需要花钱)而且越小K数的碳纤维编织出来的花纹越好看,所以一般编织是使用1K、3K的碳纤维编织,但1K、3K的碳纤维强度不高又贵,碳素单向布优点:强度高且稳定,叠层角度可设计,价格便宜 单向布缺点:成型后外观看不出是碳纤维很多人都知道碳纤布是一层一层叠起来的 单向布的好处是可以随著设计变化角度来应用不同的受力方向,再加上单向布的强度远高於编织布.羽毛球拍基本都是使用单向布,对于羽球拍来说,只需要利用单向布优越的物理特性就可以了。
【编织技术也会影响,但我也不想考虑】
3。高级货(T600以上)都只生产12K、24K的碳纤维 强度最差的T300那一等级才有1K、3K的碳纤维如果单以强度来说,1K、3K的碳纤维通常是远不及12K、24K的碳纤维的 (不过售价上越小K数的越贵,成比例关系)【碳纤维的丝束也排除在外】
4。碳纤维还会加捻 解捻 无捻 搓绳子的过程比喻成是给纤维加捻.反向的搓绳子就是解捻. 不施加搓绳子的过程就是不加捻,即无捻.不搓绳子就是无捻.
【这个我们也不看】
5。还有上不上浆,什么材料上都不考虑
主题是:
理论上
1. 东丽碳纱有M系列与T系列两种产品。
对碳纱来说,最基本的性能有两点,一是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对应的性能:抗拉延能力;一是拉伸模数(tensile Modulus)-对应的性能:成型后软硬程度。
T系列碳纱在竖轴方向延伸,即定位在强度上面,T数字越高,证明拉断单位碳纱所需的拉力越大;
M系列碳纱在横轴方向延伸,即定位在横量上面,M数字越高,证明成型后的碳层的硬度越高;
一般来说,M系列的成本比较高,因为只有超高温的石墨炉石墨化后才能生产出M系列。
M系列的碳纤维跟T系列的碳纤维在外观上长的几乎是一模一样不过手感会比较软,也比较容易起毛,但从外观来看一般人是分不出来的
另外一个碳纱材料常见的系数是HM=高模数补强系数,
24HM约T700等级 (业界俗称24 吨)
30HM约T800等级 (业界俗称30 吨)
40HM约M40J等级 (业界俗称40 吨)
60HM约M60J等级 (业界俗称60 吨)
也即我们经常遇到的20T 30T 40T 60T,背后指的就是这个系数
所谓的拉伸强度就是指,可以把材料拉断的力量大小
强度越高越拉不断,强度越低轻拉就断
举例来说
橡皮筋拉伸强度低,所以稍用点力就可以把他拉断了
钢丝拉伸强度高,你再怎麼用力也拉不断........
而所谓的拉伸模数呢,就是指材料受力变型的程度
模数越高就硬梆梆,模数越低就软趴趴
举例来说
玻璃就是硬梆梆界的最佳范例(模数高)
你再怎麼用力去扭他,也很难去把他扭到变形
而黏土就是软趴趴界的最佳代表(模数低)
随便轻轻一扭,黏土就整个变形了
如果要提高碳纤维的模数,就需要超高温石墨化,不过碳纤在石墨化之后
随著石墨炉内最高温度的增加,模数(Tensile Modulus)虽然随之增加
但是强度 (Tensile Strength)确会逐渐下降,此为碳纤维之理论特性




2.JS-BAO100% 东丽M30碳纤维,强度十足,耐受高磅能力应该相当不错,保磅也在30磅。M30框对大部分人来说应该并不陌生:拉线的时候拍框形变很小,高磅可以放心大胆,且拍框弹性极佳,稳定性较好。
3.JSbao中管实测直径为6.72mm(含漆水层),硬度7.6。采用80%的M46J碳纤维制成。M46J碳纤维,是目前球拍生产中,厂家所公开的最高模量碳纤维材料
实际上
“硬”的拍框,耐高磅耐冲击,但是弹性差。“软”拍框弹性好但易塌陷(这里软硬并不是用手掰掰就能知道的那种软硬,只是一种语言表述)。鉴于羽毛球拍不是用来打架的,一般面向业余拍都是采用的软拍框,弹性好,手感比较舒适,拍框形变也有利于击球。也有的专业球员喜欢硬的拍框,稳定性和指向性都很强,但是对自身控制的力量要求很高,因为震动全都传递过来了。两种拍框在高端拍中都很常见,就YY来说有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方法,那就是是否容易塌陷。容易塌陷的球拍,一般都是拉伸强度比较低,但是拉伸模量比较高的碳纱制成拍框,也就是弹性好但不耐操。比如AT900P。相反就是弹性稍差的,但强度更好,例如9900和早期A10(所以这两块拍子一开始都有点难驾驭,不仅仅是因为中杆硬。
【前面的文字里 拉伸和引张是一个意思,拉伸模量就是引张模量 拉伸强度 就是引张强度】
问题
1.上面图中纵轴 拉伸强度越大意味着可以拉高磅塌陷 耐高磅耐冲击 耐操
上面图中横轴 拉伸模量越大意味着球拍弹性越好
但两个兼得的材料才是硬而弹,但是成本也贵。
是吗
2. M30拍框能拉30磅,T700拍框材料能拉多少磅?
老听说有30T中杆,难道是T800碳纤维?
大家也可提出不同问题,让大家都搞清楚球拍材料!
下面列举一些资料
1。甲说:买球拍不能只看碳纤维 还要看树脂 碳丝 就相当于钢筋 树脂相当于水泥,,,只有钢筋 没有水泥 一样做不出房子 水泥的作用往往大于碳纱
乙说:树脂被誉为球拍的血液,那么碳纱就是球拍的骨骼。M40J碳纱在硬度和韧度方面具有最完美的比例,被业界誉为最适合做球拍的碳纤维之一。
丙说:树脂大致占60%,碳素35%,再加点别的纳米,钛的就可以卖高价了。碳素就像是奶粉,要兑水才能喝下去。
【碳素一般决定硬度,树脂决定软度,一支硬而弹树脂配方一定是不错的,但这里我想排除树脂的影响,就看碳纱型号】
2。交错式的碳纤维编织布(Woven Fabric) 编织布优点:好看、层间剪应力高 (后面那一点是我好不容易才想出来的)编织布缺点:强度低、贵 (编织需要花钱)而且越小K数的碳纤维编织出来的花纹越好看,所以一般编织是使用1K、3K的碳纤维编织,但1K、3K的碳纤维强度不高又贵,碳素单向布优点:强度高且稳定,叠层角度可设计,价格便宜 单向布缺点:成型后外观看不出是碳纤维很多人都知道碳纤布是一层一层叠起来的 单向布的好处是可以随著设计变化角度来应用不同的受力方向,再加上单向布的强度远高於编织布.羽毛球拍基本都是使用单向布,对于羽球拍来说,只需要利用单向布优越的物理特性就可以了。
【编织技术也会影响,但我也不想考虑】
3。高级货(T600以上)都只生产12K、24K的碳纤维 强度最差的T300那一等级才有1K、3K的碳纤维如果单以强度来说,1K、3K的碳纤维通常是远不及12K、24K的碳纤维的 (不过售价上越小K数的越贵,成比例关系)【碳纤维的丝束也排除在外】
4。碳纤维还会加捻 解捻 无捻 搓绳子的过程比喻成是给纤维加捻.反向的搓绳子就是解捻. 不施加搓绳子的过程就是不加捻,即无捻.不搓绳子就是无捻.
【这个我们也不看】
5。还有上不上浆,什么材料上都不考虑
主题是:
理论上
1. 东丽碳纱有M系列与T系列两种产品。
对碳纱来说,最基本的性能有两点,一是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对应的性能:抗拉延能力;一是拉伸模数(tensile Modulus)-对应的性能:成型后软硬程度。
T系列碳纱在竖轴方向延伸,即定位在强度上面,T数字越高,证明拉断单位碳纱所需的拉力越大;
M系列碳纱在横轴方向延伸,即定位在横量上面,M数字越高,证明成型后的碳层的硬度越高;
一般来说,M系列的成本比较高,因为只有超高温的石墨炉石墨化后才能生产出M系列。
M系列的碳纤维跟T系列的碳纤维在外观上长的几乎是一模一样不过手感会比较软,也比较容易起毛,但从外观来看一般人是分不出来的
另外一个碳纱材料常见的系数是HM=高模数补强系数,
24HM约T700等级 (业界俗称24 吨)
30HM约T800等级 (业界俗称30 吨)
40HM约M40J等级 (业界俗称40 吨)
60HM约M60J等级 (业界俗称60 吨)
也即我们经常遇到的20T 30T 40T 60T,背后指的就是这个系数
所谓的拉伸强度就是指,可以把材料拉断的力量大小
强度越高越拉不断,强度越低轻拉就断
举例来说
橡皮筋拉伸强度低,所以稍用点力就可以把他拉断了
钢丝拉伸强度高,你再怎麼用力也拉不断........
而所谓的拉伸模数呢,就是指材料受力变型的程度
模数越高就硬梆梆,模数越低就软趴趴
举例来说
玻璃就是硬梆梆界的最佳范例(模数高)
你再怎麼用力去扭他,也很难去把他扭到变形
而黏土就是软趴趴界的最佳代表(模数低)
随便轻轻一扭,黏土就整个变形了
如果要提高碳纤维的模数,就需要超高温石墨化,不过碳纤在石墨化之后
随著石墨炉内最高温度的增加,模数(Tensile Modulus)虽然随之增加
但是强度 (Tensile Strength)确会逐渐下降,此为碳纤维之理论特性




2.JS-BAO100% 东丽M30碳纤维,强度十足,耐受高磅能力应该相当不错,保磅也在30磅。M30框对大部分人来说应该并不陌生:拉线的时候拍框形变很小,高磅可以放心大胆,且拍框弹性极佳,稳定性较好。
3.JSbao中管实测直径为6.72mm(含漆水层),硬度7.6。采用80%的M46J碳纤维制成。M46J碳纤维,是目前球拍生产中,厂家所公开的最高模量碳纤维材料
实际上
“硬”的拍框,耐高磅耐冲击,但是弹性差。“软”拍框弹性好但易塌陷(这里软硬并不是用手掰掰就能知道的那种软硬,只是一种语言表述)。鉴于羽毛球拍不是用来打架的,一般面向业余拍都是采用的软拍框,弹性好,手感比较舒适,拍框形变也有利于击球。也有的专业球员喜欢硬的拍框,稳定性和指向性都很强,但是对自身控制的力量要求很高,因为震动全都传递过来了。两种拍框在高端拍中都很常见,就YY来说有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方法,那就是是否容易塌陷。容易塌陷的球拍,一般都是拉伸强度比较低,但是拉伸模量比较高的碳纱制成拍框,也就是弹性好但不耐操。比如AT900P。相反就是弹性稍差的,但强度更好,例如9900和早期A10(所以这两块拍子一开始都有点难驾驭,不仅仅是因为中杆硬。
【前面的文字里 拉伸和引张是一个意思,拉伸模量就是引张模量 拉伸强度 就是引张强度】
问题
1.上面图中纵轴 拉伸强度越大意味着可以拉高磅塌陷 耐高磅耐冲击 耐操
上面图中横轴 拉伸模量越大意味着球拍弹性越好
但两个兼得的材料才是硬而弹,但是成本也贵。
是吗
2. M30拍框能拉30磅,T700拍框材料能拉多少磅?
老听说有30T中杆,难道是T800碳纤维?
大家也可提出不同问题,让大家都搞清楚球拍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