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后:
折腾了一个晚上,最后做下这一代B150和i5 6600K的总结。首先从芯片组来看,B150芯片组在PCI-E通道、USB3.0/3.1支持数量上、DMI3.0总线的升级以及加入DDR4内存的支持都是为主流平台和玩家提供了更好的性能提升,毕竟考虑性价比的玩家更多会选择B150级别的芯片组搭配高规格的显卡,PCI-E的升级对玩家确实能够带来更好的体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DDR4的支持,DDR4随着100系列的到来,价格也开始有所松动,逐渐走向主流市场,DDR4能够为用户带来更高频率和带宽体验。从技嘉这款Bios来看,B150可能会被Intel限制支持至DDR4 2133的频率规格,而相比DDR3更低延迟值且较为接近的频率,究竟选DDR4还是DDR3相信大家都会和我有很多的疑问,后续我也会尽量争取往这个方向做更多的对比测试分享给大家。
最后就想说一下i5 6600K的变化,全新的i5 6600K随着工艺的提升,频率也继续往上得到提升,在性能上凭借频率以及平台搭配DDR4的优势,在一些较新的应用上确实能够得到更高的性能体验,提升的幅度平均在10%左右。相比CPU性能的变化,核显的提升会让人感觉更加深刻。
虽然Skylake的核心并没有使用Broadwell iris pro的方案,在发布的时候确实有些让人失落,但这次实际体验HD 530之后,感觉Intel还是为用户带来了提升的感觉。从实际的测试可以看到,部分游戏已经可以满足1080P的使用需求,相比上一代的HD4600可以直接提升了一个级别的分辨率或画质设置,因而网游也是可以流畅运行。当然,选择i5 6600K这个CPU的用户,使用HD530的几率应该几乎为零,但是后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面向主流级别的i3、奔腾系列即将上市,这些系列产品很可能也将配备HD530这个核心,所以这才是HD530的价值所在,后续我也争取找来这些处理器为大家带来体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