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建于1999年12月,原名计算机科学系,由当时的计算中心和数学系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专业组成。2008年,依托计算机科学系成立软件学院,2011年计算机科学系与公共计算机教研部合并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等四个本科专业,软件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四个专科专业,目前全日制在校生约1800余人。建设有计算机软件与应用、网络技术实验室、移动互联应用开发实验室,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公共计算机教学、计算机创新服务中心等6个实验室,仪器设备合计3200余台件,设备总值1900万元。
学院现有教职工83人,其中专任教师75人,双聘院士1人,教授5人,副教授22人,博士8人,硕士65人。拥有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河南省教学标兵2人,河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周口优秀青年科技专家2人,双师型教师22人。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基金1项,完成省部级项目18项、市厅级项目20项;被SCI/EI/CSCD/北大核心期刊收录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8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24部,获得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奖58项。
近年来,结合学校转型发展战略,大力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突出成绩。网络工程专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学院教师获批省级教学改革工程一等奖1项;学生荣获2014年全国网络技术大赛二等奖;毕业生就业薪酬连创新高,2014届本科毕业生最高月薪达1.1万元, 2015届本科毕业生最高月薪达1.4万元。
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建设有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面积1200m2,设备700余万元,建设有云计算中心、大数据平台、智慧农业、食品溯源、智能家居、物联网工程中心等6个硬件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实训环境。根据教师科研方向划分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智能优化算法四个研究团队。依托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有河南省物联网关键技术院士工作站和智慧周口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等四个本科专业,软件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四个专科专业,目前全日制在校生约1800余人。建设有计算机软件与应用、网络技术实验室、移动互联应用开发实验室,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公共计算机教学、计算机创新服务中心等6个实验室,仪器设备合计3200余台件,设备总值1900万元。
学院现有教职工83人,其中专任教师75人,双聘院士1人,教授5人,副教授22人,博士8人,硕士65人。拥有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河南省教学标兵2人,河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周口优秀青年科技专家2人,双师型教师22人。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基金1项,完成省部级项目18项、市厅级项目20项;被SCI/EI/CSCD/北大核心期刊收录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8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24部,获得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奖58项。
近年来,结合学校转型发展战略,大力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突出成绩。网络工程专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学院教师获批省级教学改革工程一等奖1项;学生荣获2014年全国网络技术大赛二等奖;毕业生就业薪酬连创新高,2014届本科毕业生最高月薪达1.1万元, 2015届本科毕业生最高月薪达1.4万元。
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建设有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面积1200m2,设备700余万元,建设有云计算中心、大数据平台、智慧农业、食品溯源、智能家居、物联网工程中心等6个硬件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实训环境。根据教师科研方向划分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智能优化算法四个研究团队。依托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有河南省物联网关键技术院士工作站和智慧周口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