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吧 关注:494,633贴子:7,468,535

黑暗森林——面壁计划与破壁计划(慎重剧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黑暗森林——面壁计划与破壁计划

本文透漏了剧情,但保留了悬念

面壁与破壁计划是本书最为惊心动魄、最富有想象力、最富有传奇色彩、最富悬念的文学创造!!很多不是悬念的悬念最后的发展与惊爆令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如果您尚未读过《黑暗森林》,又想保持全部的神秘感,请您跳过本文为佳。






如果您想提前略知计划的大概,可以读一读,我尽量做到了对悬念的保护。

如果您准备好了,决定好了,请往下看:









面壁计划:
面壁计划是《黑暗森林》两条主线中的一条,另一条是以章北海、丁仪为主要代表角色的主流防御计划。面壁计划的指定主要基于地球人全面处于智子的监视之下,唯有人的思维除外。同时三体世界由于自身交流方式的限制,对“计谋”缺乏敏感。在这个基础上,面壁计划的目的是为三体世界布置巨大的迷宫,掩盖真实的战略目的,当您读到书的接近末尾时候,在这个时候,主流防御计划和提前到来的探测器,以及最后的面壁者的对决……

破壁人
地球三体组织为了识别面壁者的真实目的而产生的任务执行者,与面壁者相比,我个人认为破壁人更具有个人浪漫主义色彩。因为面壁者是为了对抗三体的无所不知而采取的迫不得已的办法,只能由人类孤立的个体实施。但破壁者其实不然,一个团队对于识别面壁者的战略实际上比单独的个人更有效果,但是大刘这么安排,则极大的增加了剧情的浪漫效果和戏剧化——这是两个英雄的对决——极其出彩的情节。
破壁人1号:不详,虚拟名字叫做冯·诺伊曼,成功的在短时间内识别了面壁者1号的真实计划。
破壁人2号:是个男的,其他不详,成功的在短时间内识别了面壁者2号的真实计划。
破壁人3号:山杉惠子,面壁者三号恩里希的妻子,识别了面壁者3号的真实计划,但是未能在识别后及时地通报三体世界。
破壁人4号:罗辑,成功破壁,在最后关头领悟了宇宙文明之间的终极法则。

下面,是四位面壁者:
面壁者一号:弗里德里克·泰勒
美国前国防部长
曾有著述《技术的力量》,他认为技术的主要受益者是小国。
同面壁者二号和三号一样,泰勒走的是技术路线,他走访了世界各地的军队,甚至包括隐匿在深山中的垂垂老者——本·拉登,目的在于寻找能够执行极其困难任务的军人,这些军人在他的计划中,将驾驶飞船近距离向三体部队发射球状闪电和宏原子武器,由于极其危险而具有自杀攻击的性质。
面壁者一号弗里德里克·泰勒最早被破壁人识破,由于面壁者的特殊身份,泰勒无处诉说(谁也不知道这是否使他的真实想法或者仅仅是表演),泰勒在找到罗辑倾诉以后,饮弹自尽。

面壁者二号:曼努尔·雷迪亚兹
委内瑞拉总统,带领委内瑞拉已不可思议的方式实现着社会主义。
雷迪亚兹成为面壁者之后一直在寻找最大当量的核弹,他希望洛斯-阿拉莫斯能够帮助他制作亿吨级的核弹(前苏试验的最大当量核弹也不过五千万吨),经过冬眠的等待,人类通过技术手段达到了他所需要的计算量,终于研制成功并在地内行星——水星上进行了地下核试验,也就在此时,他的破壁人出现了……
雷迪亚兹是第二位非正常死亡的面壁者。

面壁者三号:恩里希(记不太清楚了)
生物学家,国籍我忘了,曾因一个对人大脑的发现同时获得了生理医学和物理诺奖提名,但均未获奖,其妻由于该理论的应用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面壁者三号希望能够通过脑科学而大幅的提高人类的智慧,从而在四百年内进化出更高等的智力从而与三体世界抗衡。他成功了,当然他成功实施的是面壁计划,而不是上面的计划,而他的破壁人,在进入冬眠前的瞬间才在智子的帮助下参透了他真正的计划,为时已晚。200年之后,在一片歌舞升平中,破壁人公布了面壁者三号的计划。

面壁者四号:罗辑
中国,社会学学者,建树乏善可陈。
由于不可思议的原因,被指定为面壁者。
除了伊文思和三体世界,没有任何人知道他的价值,而他之所以成为面壁者,仅仅是由于行星防御理事会知道,三体世界怕他,并且他是三体世界唯一要除掉的一个人,基于这个原因,他同时也是自己的破壁人,他要参透隐藏在重幕之下的真相。
他成功破壁。


IP属地:北京1楼2008-06-02 15:26回复
    黑暗森林带来的震撼与感动 

    下午从快递手中拿到书,待到读完以是次日黎明,初生之阳光照进我卧室的窗,而我似乎还恍惚中停留在故事的场景中——面壁者在世界末日的暴雨中自掘坟墓。黑暗森林如三体I同样带来了巨大的感动与震撼,在此,我特意把感动放在了震撼之前。 
    本文仅表达我拜读作品后的感受,以及少许评述,对情节无论更改还是细节,均不做实质性的透漏。如果碰巧有人看到,那么丝毫不必担心读完这篇文字会毁掉您心中的悬念。 
    这是一篇荡气回肠的科幻巨作,确实,越简单的理念越往往接近真理,但是,虽然简单,绝大部分人往往对其实而不见。读这篇巨作,我立刻联想起冯·诺伊曼在20世纪中叶创立了名扬四海的博弈学,其中最经典的“囚徒困境”,大刘再次将这个著名的博弈以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到巨大的宏观世界,并且从极简单的原理,推演出普遍的法则,无懈可击。在种种极端的环境下,人性的光辉与弱点一览无余,复杂的感情从头到尾伴随着主人公和读者。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在这篇巨作中相继闪烁:大史、丁仪、叶文洁……,也许您会与我同样,当读到面壁者罗辑(人名)经历若干岁月又和大史重逢时,心头难以名状的感动与感慨翻涌,难以忘怀。同样,面壁者们恪守职责,用一种在读者粗看起来几近徒劳的方式作出种种努力,并且最终真相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时候,无一不带来高山仰止的震撼。 
    但是,也不得不说,这部作品不够简洁,甚至有些地方比第一部更为晦涩,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某些情节推进极其滞涩,但又看不出对情节的影响,换句话说,删掉不为过,比如200年后社会技术的过多描述等等,读起来兴味索然。另外似乎一些悬念没有似乎没有收尾,涉及剧情,在此不在多说,不知其他看官看完是否有同感。不过或许是我水平所限,或许是第一遍读尚未通透,这两句评述表达的概念是相当保守的。 
    同时拿到了《三体》《黑暗森林》,后者比前者几乎厚一倍,一气读完,不能自已,叹为观止。 


    附:冯诺伊曼“囚徒困境” 简要描述——黑暗森林中并未出现此概念,读之不影响任何悬念 

    在博弈论中有一个经典案例--囚徒困境,非常耐人寻味。“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犯的故事。这两个囚徒一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在这种情形下,两个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供出他的同伙(即与警察合作,从而背叛他的同伙),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与他的同伙合作,而不是与警察合作)。这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俩都能保持沉默的话,就都会被释放,因为只要他们拒不承认,警方无法给他们定罪。但警方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就给了这两个囚犯一点儿刺激: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背叛,即告发他的同伙,那么他就可以被无罪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奖金。而他的同伙就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并且为了加重惩罚,还要对他施以罚款,作为对告发者的奖赏。当然,如果这两个囚犯互相背叛的话,两个人都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谁也不会得到奖赏。 

    那么,这两个囚犯该怎么办呢?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互相背叛?从表面上看,他们应该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为这样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自由。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选择。A犯不是个傻子,他马上意识到,他根本无法相信他的同伙不会向警方提供对他不利的证据,然后带着一笔丰厚的奖赏出狱而去,让他独自坐牢。这种想法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但他也意识到,他的同伙也不是傻子,也会这样来设想他。所以A犯的结论是,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背叛同伙,把一切都告诉警方,因为如果他的同伙笨得只会保持沉默,那么他就会是那个带奖出狱的幸运者了。而如果他的同伙也根据这个逻辑向警方交代了,那么,A犯反正也得服刑,起码他不必在这之上再被罚款。所以其结果就是,这两个囚犯按照不顾一切的逻辑得到了最糟糕的报应:坐牢。


    IP属地:北京2楼2008-06-03 12:34
    收起回复
      2025-08-30 18:55: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64.71.1.*
      其实章北海也有点面壁人的意思,自己的面壁人


      3楼2008-06-07 15:51
      回复
        • 117.88.185.*
        墨子


        4楼2008-06-09 17:45
        回复
          觉得最后的翻盘才是主人翁最出彩的地方。。。
          绝境却不绝望
          完美的提现面壁者的风范


          5楼2008-06-09 19:07
          回复
            • 221.232.223.*
            恰恰相反,我觉得大刘对200年后的未来描写是点睛之笔,让读者从沉重的压抑中释放,然后再跌入低谷,这种感觉太棒了


            8楼2008-06-12 14:45
            回复
              • 61.136.145.*
              楼主强悍~我也是花了一晚上才看完的~看完以后觉得世界观都变了~
              大刘强悍啊~


              9楼2008-06-12 21:46
              回复
                回复:黑暗森林——面壁计划与破壁计划(慎重剧透)

                恰恰相反,我觉得大刘对200年后的未来描写是点睛之笔,让读者从沉重的压抑中释放,然后再跌入低谷,这种感觉太棒了
                ==================

                强烈同意,原来以为地球舰队真的很NB了,结果看到水滴破连环的情节,大呼“爽快”,有“早就料到会这样了”的感觉。


                11楼2008-06-18 00:27
                收起回复
                  2025-08-30 18:49: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刚看完,从昨天下午到现在,还没吃早饭哈哈,最引人深思的是那节黑暗战役,人在宇宙中的变化,还有提到的那种隔离阳光的薄膜和深海状态也很出


                  12楼2008-06-18 10:15
                  回复
                    • 222.240.178.*
                    修正楼主的错误
                    “囚徒困境” 是纳什


                    13楼2008-07-06 18:02
                    回复
                      我跟楼主的想法一样,我也认为200年后社会技术的过多描述等等,读起来兴味索.
                      因为之前有说过罗辑是三体世界最怕的人,而且到最后他冬眠三体世界都外心积虑想杀死他。看到他冬眠醒来后,我最想看的,最想解开的谜团就是三体世界为什么怕他,最后他到底又是如何拯救地球的,他冬眠前发送的咒语是到底是什么东西,那个咒语到底应验没有等等。可是他醒来后,文章就用大篇幅的描写二百年后的世界,又写章北海这些人等等~这一大段本来是不错,可是放在这个地方让人看得很烦,。我恨不得完全略过这一段,但是又不知道会对后面情节产生什么影响,只好耐着性子看下去,不过我承认,这一段我看得很粗糙,根本都没有细看,以致于后来出现黑暗战役时,我还要好好的回忆一下~~
                      不过或许只是一个情节安排的问题。其实那些描写要素还是有必要。通读后回忆全篇时,是觉得这样的描写更是为了突出人类的自大和不堪一击。

                      批判归批判。不过我也似乎想不到这一段情节插到哪里更合适了~~~呵呵


                      IP属地:马来西亚14楼2008-07-09 01:56
                      回复
                        • 125.115.103.*
                        回复:14楼
                        zhu


                        15楼2010-03-25 17:53
                        回复
                          居然把博弈论当成是冯诺依曼的,还十分热情的介绍。反正我替你羞。


                          16楼2010-07-28 10:03
                          收起回复
                            三体,每一本,都是结尾最精彩!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2-01-29 11: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