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吧 关注:9,456贴子:255,361

请宗亲们帮解读碑文上的一个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在研究几块清朝时期的墓碑时,出现了这么一个字,电脑也打不出。
原文:公 系囗恭邑中西乡川岩村太祖梁富友.........
第三个字囗是:(西+辶)。原图

碑文复制图

宗亲们邦分析下这是个什么字,含义是什么?先谢谢了!


IP属地:广西1楼2015-08-02 12:31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5-08-02 13:19
    收起回复
      2025-08-21 23:43: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去汉典网站查一下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8-02 13:38
      收起回复
        迺: (1) 姓
        (2) 乃的异体字。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8-02 14:45
        收起回复
          确实是乃,解释是1,姓氏,2,乃。在这里是不是指的地名啊!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5-08-02 14:48
          收起回复
            是乃字,古文中常见。


            IP属地:福建6楼2015-08-02 15:16
            收起回复
              是乃字的繁体,古碑文一般用于称呼的助语,“乃系XX公之子”,“乃XX公之原配”,就系这意思。


              IP属地:广西7楼2015-08-02 15:42
              收起回复
                乃字是无疑的,如向荣兄说,乃系XX之子,在谱中常见。
                乃系是常见,系乃比较少见,不过都是一样的意思。
                建议大家装一个《康熙字典》在电脑中,查古字很方便。我的纸质康熙已经没有用了。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5-08-02 16:18
                回复
                  2025-08-21 23:37: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谢谢大家的指教!从字面上说是一个”乃“字是没有疑问的了。
                  但雍正十二年立的这块碑解读的话就是:“公系乃恭邑中西乡............"。”公系恭邑“或者”公乃恭邑“都很通顺,但”公系乃恭邑“不怎么通了。
                  特别是另一块嘉庆元年的碑,就更不通了:“吾父 迺乃川岩村.....”,“吾父乃乃川岩村.....”
                  我大胆地设想一下,这个字是不是少了一横?是个”逎“字?
                  百度了一下:逎qiú ,古同“遒”。
                  【卷二】【辵部】逎
                  迫也。从辵酉声。遒,逎或从酋。字秋切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迫也。大雅。似先公酋矣。正义。酋作遒。按酋者遒之叚借字。释诂,毛传皆曰。酋,终也。终与迫义相成。逎与揫义略同也。从辵。酉声。字秋切。三部。
                  但也很难理解,希望宗亲们指点迷津。


                  IP属地:广西9楼2015-08-02 16:44
                  回复
                    顶!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8-02 16:48
                    回复
                      http://tool.httpcn.com/Html/KangXi/37/KOTBXVUYXVXVFFA.shtml
                      这网址可以查康熙字典,另在该网站用念青五笔可以打出此字。


                      IP属地:广西11楼2015-08-02 17:18
                      回复


                        IP属地:广西12楼2015-08-02 17:20
                        回复
                          “迁”字旧体之“西”字下面部分有过多种变化,但“西”和“走之旁”从来不变。可以考虑系刻碑匠省了笔画。当然不一定是匠人自创,这种情况有一定的地域基础或群众基础,并不鲜见。例如,一些地区喜欢将“霞”字简写为“雫”,殊不知《康熙字典》里面“雫”亦另有别义;又“凹”字在珠三角及周边还用旧音(ao)“坳”作地名,但广州附近已习惯将它读作(ned)“粒”,判作生僻字了。
                          回到此例,虽证据确凿“迺”是“乃”的繁体字,但古籍中并未见普遍使用“迺”代替“乃”,故“迺”实为冷僻字。更何况楼主马哥描述下文赫赫有一“乃”字,可见同一碑文中绝无可能将同一个字繁简并用。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5-08-02 19:18
                          收起回复
                            乃系一词在广州话中是有用的,我甚至怀疑乃系可能是古汉语留下来的。演变到现代就简化成单用,或单用系,只有小部分广州话人还用乃系一词,而且使用此词时,一般是在比较文雅的场合才讲。由于没有读过古汉语学,老嘢只是乱猜的。(此已有点离题,就此!)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5-08-02 21:14
                            回复
                              2025-08-21 23:31: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学习了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5-08-02 21: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