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吧 关注:15,601贴子:140,963
  • 25回复贴,共1

【转载】罗马帝国士兵历代盔甲装备---罗马王国至东罗马帝国灭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感谢原帖楼主@扔石头的小胖子 和古代战争吧


IP属地:上海1楼2015-07-20 11:48回复
    哈德良到君士坦丁时期(帝国时期至东西罗马分治时期)
    罗马帝国时期

    A1:罗马兵团步兵,约公元100-150年
    这名士兵的护身甲是“纽斯特德”(Newstead,苏格兰地名,译者注)式分段式胸甲(lorica segmentata),它由绳带和栓钉箍紧并采用铆钉固定的深领。他的头盔是匈牙利发现的Brigetio式,并在行军时被挂起来;与之相配的护腮甲在英国的切斯特被发现并证明在不列颠它是与这种头盔相匹配的。“庞贝式”短剑在公元1世纪时被制造出来并有可能沿用到了2世纪。
    图中显示士兵扛了两支标枪,其中一支带有一个大约31磅重的球型装置以配置重心,枪头和前部枪杆则为铁制,另一支则为较轻的套接式的。现实是如果罗马军团的士兵在实战中同时携带这两支武器,后备的那支很可能是用来戳开敌人的盾牌墙的,但并不完全清楚这第二种标枪有多少需要携带,因为事实上不可能一手同时持水平的盾牌和垂直的标枪杆把。
    这一时期,罗马兵团的士兵不再在腰带上携带匕首,护裆带(sporran)相比于1世纪时也更短。护裆带上的金属物也趋于简化,也就是仅仅切割为表面平整的薄片。
    挑装备的杆子上的曾经被认为是格状物的物品实际上是一件带有把手的加厚的包裹,里面可能包含了工具、铁链、绳索和其他士兵构筑工事时可能需要的一些物品。
    A2:百人队长,约公元100-200年
    这名军官身穿胸板上装饰具防身功能的蛇发魔女美杜莎头像的短身铜制肌肉胸甲。胸甲里面则是一件武装上衣和一件有可能是亚麻制的贴身上衣,前者下摆处连接两圈由皮条(pteruges)组成的“短裙”。
    百人队长还穿了一条可能被称作是“feminlaia”的过膝马裤,这种裤子的名称先前被错认为是“bracae”。后者显然是指蛮族所穿的一种长裤,而feminlaia这个词可能是源自拉丁语指大腿的一个少用的词“femen”。绑腿或包裹住小腿的覆盖物在拉丁语中被称为“tibiale”,显然它起源自“tibia”(胫骨)一词,当然它同样适用于指覆盖住大腿部的物品。这一点提示我们罗马步兵们并不使用这类装束并不一定是真实情况,而他们使用它们时只不过是依据气候条件而定了。
    人物左手持着一支葡萄藤手杖(vitis),这象征着百人队长的军衔,与现代军官使用的手杖相似,只是罗马军官在身体训练时也有权带着它们。
    A3:哈曼人(Hamian,叙利亚一部族,译者注)弓箭手,约公元100-200年
    以一座墓碑雕像上的人物为依据复原描绘了这名弓箭手的装备,墓主人原来服役的部队是在豪赛斯特兹堡(Housesteads fort)所建立的第1哈曼人弓箭大队。头盔是根据在保加利亚的Bryastovets发现的圆锥形实物来描绘的,上面饰以众神使者墨丘利、太阳神阿波罗、智慧神密涅瓦、胜利女神以及海神尼普顿的浮雕形象。这种铜制头盔的底端带有锡制的包口。护身甲为锁子甲(lorica hamata),在墓碑雕像中,它连同左护腕和靴带在内的部分都被描绘上了颜色。
    墓碑雕像中的士兵同样还携带了一把大号军刀和一支短柄斧。推测起来后者可能是被用来作为第二号武器的。

    B1:骑马步兵部队的骑兵,约公元150年
    这名骑手戴一顶顶端带有十字交叉加固设计的厚铜盔,这是他作为一名并不属于真正骑兵团的较低等级骑手的身份象征。护身甲是锁子甲,但它不再拥有肩头的双层设计。他的短身毛料上衣和马裤(feminlaia)则是一世纪骑兵的习惯性装束。
    罗马人骑一种身材矮小但吃苦耐劳的马匹,它们与现代的费尔马(Fell,一种小型马,译者注)非常类似。马鞍是软兽皮制成的,四个顶角嵌入了单个的窄条铜板。这种硬板的实物被发现在内侧刻有拥有者自己的名字,对于储存时要卷起来的马鞍来说,它们很可能是可以取下来的。无疑马具的装饰相比骑兵团的要简单以对应骑手们较低等的身份。卷起的毯子或大衣则是推测性复原的。
    盾牌是clipeus式,这是一种普通的椭圆形盾,与罗马军团士兵的scutum盾类似。它采用有可能是山羊皮制成的软蒙皮,这大概是为了防止盾牌受潮并保护盾面上的绘画。
    B2:骑马步兵部队的步兵,约公元150年.
    部分来自于非正规部队的这些士兵是罗马军队中等级最低的人员,尽管他们的装备看起来不像辅助步兵部队那样的低劣。他们的薪酬也比同部队中的骑兵们低一些,这可能是因为骑兵需要为自己的坐骑提供草料并负责维修保养自己的马具。他们的武器是戳刺用的长矛(hasta)以及短剑(gladius)。该类部队的骑兵们也携带类似的长矛,但装备的是剑刃较长的剑(spathae)。
    B3:累范特(指地中海东部沿岸的人民,译者注)弓箭手,约公元100-200年
    在图拉真石柱上,弓箭手们被描绘成在锁子甲或鳞片铠甲下面穿着标志性的长袍的形象,但这些弓箭手来自地区的准确情况却不得而知;也许他们是克里特岛人?铜护腕的描绘是假设性的,因为这种弓箭手最具有标志性的装备并没有在图拉真石柱上得到表现;可能又一次的,本来彩绘的这一装置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不见了。相比起锁子甲,鳞片铠甲显然不够牢固并且很容易被破坏;然而地中海东部地区的鳞片铠甲的出现非常普遍。罗马军队的弓箭手用套在拇指上的骨质扳指替代了西方人使用至今的保护右手的“射箭护手垫”以便拉拽他们的强力弓,其射箭形式与今天所谓的“蒙古式张弓”类似。

    C1:(东部的?)罗马军团步兵,约公元100-150年
    这名士兵的装备以罗马尼亚阿达姆克利西(Adamklissi)的图拉真纪念碑墙壁上对罗马军团士兵相当程式化的描绘为依据复原。
    鳞片甲内的军用上衣上依附着皮条(pteruges)所组成的具保护功能的“短裙”和护肩。护胫甲(ocreae)也出现在原纪念碑的墙壁上,虽然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只描绘在一条腿(右腿)上佩戴它;当然,这一情况的出现也可归结于墙壁浮雕所描绘的相当困苦的条件,但一名士兵确实是会拥有一对腿部护具的。护胫甲是完整长度还是截止在膝关节位置之下还是一个问题,从雕塑上看它是短的版本,并显然依赖皮条(pteruges)去保护腿部的剩余部分。虽然可能性较小,但作为另一种解释,它也有可能是链接着一块护膝甲。图中人物所穿的完整长度的单片式护胫甲依据的是1世纪时的文物来描绘。
    右臂(持剑手臂)被分层薄片护甲保护起来,这类护具因为角斗士阶级的使用而闻名。可惜!今天没有保存下它们的实物来解释它们的准确构造,但可以确定它们是覆盖在使用者的手臂外侧的。在苏格兰纽斯特德(Newstead)发现的一件肢体护甲文物的构造可能与之非常相近。重建显示这种分层护甲只是简单地用缀满钉扣的兽皮带子将板甲在里侧固定。骑兵的护腿甲的这种甲片的排列实际上是自下而上叠压的,但图拉真纪念碑墙上所描绘的排列方式与之正好相逆。
    C2:(东部的?)罗马军团步兵,约公元100-150年
    除了锁子甲替代了鳞片甲,这名士兵的防具与图C1人物的非常的类似。他的头盔是“希布伦”(Hebron)式的,并普遍出现在阿达姆克利西(Adamklissi)的图拉真纪念碑上。其他来自纪念碑浮雕上的证据显示士兵们携带了备用的标枪和顶尖缺少棱角的普通的“庞贝式”短剑。罗马军团使用的普通的scutum式盾牌出现的证据最多,只是这些盾牌的垂直边开始出现曲线形变化,它们是由老式的scutum式盾牌的最后两面直边演化过来的。
    罗马军团的士兵们还操作一种小型的被称作“蝎子”的弹射武器。它们的铁制框架遗骸在西班牙的安普利亚斯(Ampurias)被发现。这些武器根据它们的不同尺寸能够发射威力和射程各不相同弹射物。那些可以车载的这类武器被称为Carroballistae,它们也许会比图中所描绘的尺寸稍大些。
    C3:巴利阿里(Balearic,西班牙东部一群岛,译者注)投石兵
    投石兵和抛石兵都长期在罗马军队中服役,并且明显地,他们的技术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虽然这种作战方式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对于罗马的军队来说太过原始,但投掷精准的拳头般大小的石头所形成的弹幕射击的威力却实在不能小觑。这些辅兵没有装备任何种类的盾牌,但短剑通常是携带的。


    IP属地:上海9楼2015-07-20 12:05
    回复
      2025-08-27 12:55: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东西罗马分治时期

      G:军官,约公元300-400年
      这名军官的头盔代表了高卢式盔顶制造的终结。本图的头盔依据荷兰北布拉班特省德尔讷(Deurne)的一件保存完好的实物来描绘。新式的构造建立在铁制盔壳的基础上,并用两半对称部分组合而成。头盔主体还包裹银色的装饰,后端为了保护使用者的颈部还延伸出来通过皮制件与盔身相连的小的护颈甲。
      护身甲是一种薄片铠甲,它由垂直排列的窄条的金属甲板(有可能是通过生牛皮制成的带子)扎结而成。这类构造的铠甲已经存在了许多世纪,然而,罗马人出现使用它的情况已经是2世纪以后的事了。三层皮条(pteruge)出现的时间是4世纪,不过这一设计的出现有时候仅限于作为护肩来使用,而“短裙”则仍然还是两层的。
      图中的剑以威尼斯的罗马领主(Tetrarch,管辖四分之一个行省的官员,译者注)雕像中所出现的鹰头握柄的随身武器(这些武器很可能都是两面开槽的)为依据描绘。军官的盾牌上的图案仿照自不多的其中一本图例性描绘骑兵装备的古书《罗马百官志》中的描绘。

      H:步兵,约公元300-400年
      随着蛮族加入到罗马军队中的层级越来越高,护身甲的穿着习惯事实上终止了并代之以巨大的圆形盾牌作为保护装备。对付重装骑兵的那些士兵成功的机会很小,也因这一原因很多军队遭到摧毁。在南威尔士的卡利恩(Caerleon)发现的 4世纪时的锁子甲也许证明了在一些地区护身甲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被继续使用;不过,这绝不明确意味着锁子甲是属于步兵还是骑兵的,而骑兵当时的确有可能延续着与他们的马上敌人正相反的使用沉重装备的罗马骑兵传统。图中所示头盔以及盾牌的细节、剑鞘的包鞘都是后来拉塞尔·罗宾逊的草图中所描绘的与这一时期步兵有关的装备。


      IP属地:上海10楼2015-07-20 12:06
      回复

        G:莱茵河上的海军行动,公元357年
        G1:阿拉曼武士
        根据莱茵河边境上保存下来的数量众多的墓葬雕像和古代作家的描写我们重建了这名人物。阿米亚诺斯(Ammianus,罗马史学家,译者注)描绘了他们拥有浓密的长头发并且头发用天然材料染成红色的形象。窄小的毛料长袖上衣带有红/紫色丝线制成的精美的纹饰。注意他还穿着毛料紧身裤以及根据发现自马克斯-策尔(Marx-Etzel)的实物描绘的一双典型的日耳曼式靴子。绘有鲜亮图案的盾牌根据来自Bucinobantes(德国地名,译者注)的一支阿拉曼人部落的徽章来描绘,该部落的人作为辅助步兵(auxilium palatinum)被罗马军队征募。我们描绘了一支典型的日耳曼式标枪(angon);他们的其他武器则可能包括别在腰带中投掷用的斧子(francisca)和一把大约两米长的日耳曼人的紫珊木弓箭。
        G2:莱茵河舰队的罗马军官
        他头戴包镀金色银饰的奥格斯堡-普菲斯(Ausburg-Pfersee)式铁盔。令人印象深刻的肌肉胸甲带有可拆卸的护肩以及腹部以下一圈垂片。铠甲下面是一件配有棉制或粗丝制成的内衬的毡子上衣,其腰部垂着带深紫色流苏的皮条(pteryges),这与那些被称作安布罗的《伊利亚特》(ilias Ambrosiana,5世纪的手抄彩卷,译者注)所表现的很相像。根据Vegetius(罗马军事作家,译者注)的描述,轻型舰和侦查舰的海军陆战队和海员的着装完全是蓝色系的,比如海蓝色。他的服装,特别是斗篷(sagum)和长裤(bracae),表现出一种混合的罗马-日耳曼式样,这在边境地区是很平常的。
        G3:罗马-日耳曼人海军侦察兵
        除了带中脊凸起的萨珊式头盔,根据来自德国沃尔姆斯(Worms)的原物复原的他的所有武装和服饰都带有鲜明的日耳曼风格,至于他的军用腰带则是雕花式的,盾牌则为莱茵河-多瑙河沿线边境特有的典型的晚期罗马边疆风格。
        G4:莱茵舰队的罗马海军陆战队员
        根据展示在美因茨市的之后时期的里昂印章所提供的资料并同时以其他考古发现补充细节的这名海军陆战队员头戴在Ham镶嵌画中清晰体现的与奥格斯特地区(Augst)相适用的海军陆战队版头盔,头盔中央带有凸起,顶端则扎满红色冠饰。式样简单的锁子甲穿在皮坎肩外面并且两者尺寸相近;根据对在托尔斯贝格(Thorsberg)新近发现的解释,德国考古学家认为上述服装是通过银色扣别和小的钩扣分别在肩部和胸部扣紧的。长袖上衣由未染色的羊毛-亚麻混合材料制成并装饰罗马帝国晚期典型的环形和分段图案装饰。人物的武器是一只小的单刃匕首(culter venatorius)和一把剑(根据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发现的文物),以及一把轻便的标枪(verutum)。

        H:镶嵌画《奥德修斯和还海上女妖赛琳》(ODYSSEUS AND THE SIRENS),公元3世纪
        这一著名镶嵌画来自于突尼斯的杜加(Thugga),今天它保存在该国的Bardo博物馆,是极好地表现了3世纪时战船情况和轻装作战海员形象的文物之一。船长穿了一件白色的背心式上衣(exomis),头戴一顶白色毡子制成的圆锥形帽子。海员们可能表现的是亚历山大或叙利亚的海军的水手们的形象,他们穿着白色长袖上衣,其中两个人的带有红色的条带装饰(clavi)。他们的矩形斗篷是浅绿色的,通过一枚搭扣在右肩头扣紧;同时他们采用使上衣领部展现出来的斗篷穿着方式。椭圆形的盾牌——在Dura发现了同类的文物——看起来边缘缝了一圈棕色的皮革,并且盾面上至少装饰了三类图案。船只本身表现出罗马在非洲和东方地区战船的特有细节。注意小的鸟嘴型的尖头可能是船只龙骨的前缘;在其上方是某位尊神的画像,这可能标志着船的名称;桨架上覆盖着装甲板(catafractae);尾部则有具掌舵功能的桨;船舱式的上层建筑之上有向上弯曲的船尾装饰;给人的一般印象是上述的装饰都是彩绘的。还需注意的是前桅帆成为了方形的主帆的额外配备,船桅则被绘成了黄色和绿色。


        IP属地:上海13楼2015-07-20 12:26
        回复
          拜占庭帝国军队(886-1118)
          帝国黄金时期

          A1:着铠甲重步兵(Skutatos),11-12世纪
          虽然老式盾牌(skuta,一种椭圆形盾,译者注)直到11世纪末仍被有限地保留使用,但至少晚到11世纪80年代大多数重步兵已经改而采用风筝型的盾牌了(而一直晚到13世纪,图B3那种不穿铠甲的步行兵种的士兵还被经常描绘为使用直径从24到30英寸的圆形盾的形象)。与很多其他方面一样,这大概也是诺曼人影响的结果。当然,战术上的改变无疑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也让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步兵部队成为了历史。
          A2:着铠甲重步兵(Skutatos),约950年
          着铠甲重步兵们在10世纪的图像资料中最为大量地出现。具有典型性的薄片铠甲(klibanion)通常无袖并且长度到达臀部。这些铠甲一般是像穿夹克一样在身前或身后扣紧,但也有一些可能是像雨披一样在下摆两侧扣紧。他的头盔是金属条框架式(spangenhelm)结构,即从顶端到底缘以环绕的金属框架做支撑的式样。盔顶的铁环可以像图A3和A4人物那样固定盔缨,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当时的图画资料中,盔缨的使用非常少见。
          根据幸存下来的资料判断拜占庭人的制服通常是红色或蓝色的,但绿色、紫红色以及偶尔情况下的紫色也会出现。部队通过他们盾牌的样式来彼此区分,而至少在骑兵部队中,他们还通过长枪三角旗、盾牌主色、盔缨和军旗的具体颜色来作为互相区分的标志。
          虽然本图人物不蓄胡须,但在10世纪末,蓄整齐的连鬓胡子或小胡子的做法是非常普遍的。
          A3:轻盾兵(Peltastoi),约975年
          轻盾兵的最早记述见于10世纪下半叶成书的《战术总集》(Sylloge Tacticorum),而我们与之再次相识则是到了1081和1084年的安娜·科穆宁娜(Anna Comnena,拜占庭公主,史学家,译者注)所著的《阿里克塞记》中。相比起铠甲重步兵(skutatoi)他们缺少重型装备,因此判断他们在重轻步兵之间扮演了衔接性的角色, 就如同古希腊军队中的圆盾枪兵(peltasts)一样。当然,现实中决定他们演化的是帝国日益严重的财政困难,这让铠甲重步兵沉而贵的铠甲无法再大面积普及;而且《战术总集》中也确实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轻盾兵们可以穿重步兵的锁子甲或薄片铠甲。不过看起来轻盾兵们被描绘为与古希腊圆盾枪兵类似是因为他们的装备而非其所扮演的军事功能。厚絮棉的铠甲(bambakion)搭配的是不带套帽或围颈甲的前开口头盔。《战术总集》指出这一兵种使用的是圆形的thureos盾(一种源自希腊的盾牌,译者注)而不是椭圆形的skuta盾。他们的装备包括了长矛(kontarion)、标枪以及取代剑的马刀式握柄的单刃刀(paramerion)。单刃刀刀鞘的末端是方形的。
          A4:着铠甲重步兵(Skutatos),根据10世纪的军事文献
          在这一时期不同的军事著作中所罗列的武器和护甲可能趋向于理想化而非我们所设想的现役士兵在交战时所配备的标准制式。它们很可能只是以君士坦丁堡为基地的近卫团所使用的装备。
          铠甲重步兵的护身甲包括了锁子甲以及兽角制或铁制的薄片铠甲(klibanion),不过利奥六世(Leo VI,拜占庭皇帝,886~912年在位,译者注)在他的军事论文《战术》(Tactica)中说这些铠甲往往只被最前两排的军人所穿着(着铠甲重步兵通常由8到16排人员组成阵列),而其他人则穿bambakion式甲。加厚絮棉的bambakion甲拥有套帽设计,袖子长18英寸,其名称源于阿拉伯语的棉花(pambuck)一词,也就是指制造这种铠甲的主要材料。利奥六世还提到一些铠甲重步兵可能还增加使用了一种被称为epilorikia的胸甲套在他们的锁子甲或薄片铠甲外面。在所有的军事文献中都没有提到过图中所出现的带肩带的皮制胸带,但在图画资料中它们却大规模出现,其主要使用人群为步行的各兵种,但骑兵们也在频繁使用。
          其他的保护装备包括了护胫甲、前臂护甲和皮制的手套。利奥皇帝指出只有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士兵使用了护胫甲,而在早期《战略》(Strategicon,成书于6世纪据认为是拜占庭皇帝莫里斯所著的军事著作,译者注)一书中却记录只有最前面两排的士兵穿护胫甲。不过,文献资料指出到了10世纪末,护胫甲已经和锁子甲护颈一样成为铠甲重步兵的标准装备了。
          他们的主要武器是12到14英尺长的轻质木长矛(kontarion),长矛配插槽固定的至少18英寸长的矛头。战斗中用它戳刺骑兵和向步兵投掷。少部分人携带被称为“menaulia”的重标枪来替代长矛;它们是用完整的山茱萸木或橡木制成的。重步兵的其他武器包括了剑、单刃刀(paramerion)和双刃斧(tzikourion)。
          长短轴分别为4英尺和3英尺的巨大椭圆形skuta盾在图中显而易见。稍有弧度但无中央凸起的这种盾牌采用了亮漆着色的盾面。

          B1:仆从,10-11世纪
          每名卫队士兵、近卫军(Tagmatic)骑兵和各行省的一级骑兵、每三到四名行省二级骑兵和每16名步兵都会配备一名奴仆或是雇佣一名马夫或仆从来看管他们的包裹以及完成作为仆人所应尽的日常杂役工作。近卫军卫兵的仆从来自Optimaton行省(小亚细亚临近伊斯坦布尔一地区,译者注),而该行省能够招募4000人从事这一工作的事实也支持了大约在公元850-900年间,近卫军的人数总共为4000人的这一观点。
          步兵的仆从赶着骡子拉的轻便车子,车上运载着手推磨、锯、两把铁锹、木槌、柳条筐、长柄镰刀、钩镰和两支尖嘴镐头。由于仆从们每晚要负责军队营地的挖壕工作,这些工具的用途也就不言自明了。如果仆从人手短缺,表现最差的士兵(可能因为破坏了军纪)不得不去充任他们的角色。统称为“tuldum”的这些人会携带用于自卫的投石器,有时在拜占庭军队作战队形的最外侧也会出现他们的身影。
          B2:负重的骡子,10世纪
          近卫军中负重的骡子由畜牧大臣(Logothete)管理的皇家农场和种马场来提供,同样它们还为皇室提供畜力,而同时皇室还接受由地方和教会官员捐赠的骡子。所有皇室的骡子都穿红色的马衣。仅运送皇室一家的行李就需要成百匹骡子和马,其中包括100匹运送厨具和银餐具以及30匹运送枝型吊灯、挂毯、银碗和烹饪用大锅的骡马。战役中其他与皇帝相关的物品包括了一个小型图书馆、一个完整的药箱和衣橱、皮革造的土耳其浴室以及一个带有便携式祭坛和圣像的私人小礼拜堂。
          B3:无铠甲的步兵,11-12世纪
          随着步行兵种在拜占庭军队中战略地位的不断下降,这一类步兵在11到13世纪的历史资料中出现的频率稳步增加。本图人物的细部描绘依据了藏于马德里的Scylitzes(11世纪拜占庭历史学家,译者注)手稿中的彩色装饰画。尽管缺少护甲,但他们的实际情况并非与“轻步兵”这个词给人的真实感观相一致,因为史料说明他们是组成相当紧凑的队列进行作战的;更有可能的一点是他们被划做“轻中型”步兵以作为图A3所描绘的那种轻盾兵的继任者。当然,超轻型步兵(psiloi,见图A4)也有幸被随后的像Scylitzes的手稿和《阿里克塞记》这样的12世纪的史料所描绘。他所携带的长矛被称作“rhiptarion”,另外他们还会携带一种轻便的投掷武器——一种被称作“akoution”的标枪。
          B4:超轻型步兵(Psilos),根据10世纪的军事文献
          超轻步兵(Psilos,源自古希腊的超轻型步兵,原意为“绑条带的裸体”,译者注)或轻步兵的首要武器是需要拉弦到胸前的复合弓,虽然有时它也会被标枪、投石棒或弩所取代,而弓箭手们也会额外配备一只投石器作为后备的投射武器。可以盛放40支箭的弓袋/箭袋通过一条绳子斜背在左肩头。在利奥六世时代超轻步兵的自卫武器仅限于一种被称为tzikourion的轻便手斧。铠甲很少穿着,不过文献记载在可以利用的情况下轻便锁子甲或薄片胸甲也会配发给弓箭手,但同时也说明了得到它们的人确实很少——可能仅限于来自重步兵部队的人员。12英寸直径的小型盾牌可能也会携带,当然利奥六世曾禁止使用它并且较早时期的《战略》(Strategicon)一书也提到它们经常被丢弃掉,理由是“太重”!然而,也曾有记录说尼基弗鲁斯二世(Nikephoros II)的弓箭手携带一只小盾牌并同时拥有两只箭袋(一只装60支箭一只装40支箭)、两把弓,四根弓弦以及投石器、剑和轻便手斧(tzikourion)。


          IP属地:上海17楼2015-07-20 13:14
          收起回复
            拜占庭帝国军队(公元1118-1461)
            帝国衰落直至灭亡时期

            A:拜占庭的士兵,12至13世纪
            虽然在12世纪深受外国,尤其是意大利人、诺曼人和突厥人的影响,但当时的描绘拜占庭人武器装备的绘画仍然提示我们他们还是保留了一些自己独特的元素,其中最为明显的是腰部和肩膀上的垂条装饰。虽然札甲和鳞甲至少被使用到了14世纪,但锁子甲在此时已经居于主导地位了。铠甲胸衣当时也有很多种款式,短袖最为常见,但也有长袖和无袖的。轻装的士兵通常穿长度到臀部的皮质护甲,而一成不变的一点是总有一条带子围在胸前,其目的是为了固定身上的护甲,但为什么穿锁子甲时还系这种带子?其功能不得而知。
            12世纪拜占庭骑兵的特有武器包括长矛和剑。木杆(往往是首选)和藤条杆的长矛会按西方的方式夹在腋下,12世纪50年代时,这已成为拜占庭人的习惯了。编年史史学家卓尼亚铁斯(Choniates)则观察到他们的“柔韧的芦苇杆长枪并不适合”作为实战武器。拜占庭的剑与西欧的同类产品没什么区别——1400年,曼纽尔二世皇帝甚至提出英国剑是仿制自拜占庭的观点。13世纪初,史家凯那摩斯(Kinnamos)记述说拜占庭的骑兵有时也使用钉头棒一类的武器。
            当时的盾牌主要由轻质软木制成。它们用皮子或铁皮箍边,表面裹上一层羊皮纸或皮革,上面还经常会画上图案。12世纪时,这些图案以抽象或球形图案为主,但到了13至14世纪,它们让位给彩色的条形、V字形和块状图案设计。直到13世纪末,大多数的盾牌都是图A1那种杏仁形状的,但有些步兵还一直使用各种不同尺寸的圆盾。
            以12至13世纪土耳其格莱美地区的卡帕多奇亚人的壁画(尤其是在Kirk Dam所留下的1282年至1304年的壁画)为基础描绘了人物A3。A2人物根据的是13世纪中期在以色列阿克城(Acre)留下的拜占庭式样的手稿和一些原始拜占庭手稿的复制品。人物A2的外观与同时代西欧军人的形象类似。阿克城的其他描述拜占庭部队的手稿透露出他们的头盔和外套的样式也与西方骑士所使用的没什么区别。值得注意的是,已知极有可能在1261年以后,这个帝国开始从西方,经由意大利进口武器和铠甲。
            很大程度上是根据梅里桑德(Melissande)女王的诗集(约1131年-1143年)来描绘的人物A1是一名典型的安那托利亚地区的拜占庭步兵。他的枪通常长约2.4米。整个拜占庭帝国末期,这种枪的长度都是如此。其他的轻装步兵则只携带弓箭和盾,还有记载说他们拿着投石器(在1257年伊庇鲁斯人进攻普里莱普时出现过)。

            B1:阿拉贡边民雇佣兵(Almughavar mercenary),1304年
            边民们最具特征的武器是一种被称作“coutell”的长矛(其矛杆可以临时折断以应付近战)和2到4根标枪,后者投掷出去所具有的速度和威力足以杀死一名穿盔甲的敌人。如此有效的武器组合被阿拉贡边民们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实战中也就出现了一名边民武士击倒5名盔甲骑士的战例——两个人被标枪所杀,两个人因战马被戳中(一匹被标枪,一匹被长矛)而坠地,第5个人则被投石击中致残。
            B2:库曼人雇佣兵,约1300年
            今天斯洛伐克Vel'kej Lomnici的一系列匈牙利教堂中的壁画成为我们这幅图依据的基础。加棉絮的套头帽遮住了他极长的头发(库曼人通常的习惯之一,参看图G1)。事实上,这名雇佣兵使用马刺的行为显示出西方对他们的影响,因为传统库曼人通常用脚踝和短鞭来控制马匹。库曼人的典型装备包括弓箭和马刀,其他的武器则可能包括钉头槌、轻便长枪和标枪。他们的小型盾牌大多是圆形的,但也有受拜占庭或塞尔维亚影响的杏仁型盾牌的使用。作为最好的骑兵,库曼人会配10到12匹备用马匹在实战中换骑。
            B3:艾兰人雇用兵,13世纪
            拜占庭雇用的艾兰人总是扮演轻骑兵的角色。他们最重要的武器是弓箭和马刀的组合,但也有很小一部分人可能会加上一支轻质长矛或更少见的小型圆盾。即便效忠于拜占庭人征战于疆场上,他们也会带着他们的家人,而他们旅行用的四轮马车在夜晚时在营地外围成一圈形成他们的防御工事。

            C1:拜占庭士兵,约1295年
            图中这种款式的铠甲由来自拜占庭马其顿地区的士兵穿着(它的样式基本依照马其顿奥赫里德的教堂壁画来描绘),其年代正好是马其顿地区处于拜占庭和邻近的塞尔维亚治下的繁盛期,即1280年到1330年,甚至是1350年也有可能。这套铠甲由外面蒙皮内衬锁子甲的“马甲”、“马甲”里面由札甲或鳞甲制成的贴身护甲以及一圈甲片串成的独立的“立领”所组成。马刀和马刀式剑在那一时期也是拜占庭和塞尔维亚士兵身上的标志性的物品。
            C2:伊庇鲁斯拜占庭士兵,14世纪
            虽然图C1那种杏仁形状的盾牌一直晚到约1350年仍有出现,但在13世纪末期是它已经开始被各式长三角形盾牌所取代。它们的宽度都是大约45厘米,但长度各异,从90厘米到150厘米不等,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它的重量不会太沉。根据几名萨洛尼卡人对圣德米特里教堂的描述我们为图中的人物的鞋上加上了马刺,显然这一点也是受到了西方世界的影响。
            C3:拜占庭或保加利亚步兵,约1350年
            绘画资料显示14世纪中叶在保加利亚/拜占庭前线作战的双方士兵在装备上几乎没什么差别。保加利亚泽门修道院的一幅描绘武士细部的1350年到1355年的泥灰壁画就是其中的典型。他们大多数人穿短袖短身锁子甲,有些人穿的这种锁子甲还有领子,而其他少部分人则穿着札甲。双方的盾牌在形状上略有不同,保加利亚人倾心于西欧式的橡树果型盾牌,但长度更长,拜占庭人的版本则是两侧长直边的三角形(尽管双方这两类盾牌都在使用)。此外,两方人员也都会使用小圆盾作为防身装备。


            IP属地:上海20楼2015-07-20 13:23
            回复
              转载完毕,再次感谢原帖楼主,同时放上原帖地址:http://tieba.baidu.com/p/2724074362?qq-pf-to=pcqq.group


              IP属地:上海23楼2015-07-20 13:24
              收起回复
                咦,这不是“海宁的虚拟世界”里的资料吗?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5-07-21 13:31
                回复
                  2025-08-27 12:49: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好帖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5-10-27 23:13
                  回复
                    顶一个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5-10-28 00:48
                    回复
                      鱼鹰出品,必属精品


                      IP属地:陕西31楼2016-03-26 21:17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32楼2016-11-24 00:01
                        收起回复
                          楼主 弱弱的问一句 八是不是比四大 那联发科10核听着比骁龙820四核强大好多 我是不是应该买10核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6-11-24 09:37
                          回复
                            标题叫罗马军团历代盔甲装备或者“罗马军团将士历代盔甲装备”好了。毕竟你这里可不只是介绍士兵吧,也有军官


                            IP属地:天津来自手机贴吧36楼2020-04-08 21:55
                            收起回复
                              2025-08-27 12:43: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0-09-23 07: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