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缸吧 关注:413,186贴子:4,469,136

关于草缸过滤系统和常见问题分析(不定期更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几天发过一篇帖子发现还有些用处,因错误地方不少。深怕误导吧友,特此从新立贴开更。在下发帖不是要跟各位高手较劲论证。只是想给更多的新手朋友普及一下小知识,觉得楼主修图码字不容易呢,您暖个贴。觉得没用您轻喷 下面最喜欢的海莲娜镇楼

一:滤桶篇
序:为什么草缸推荐使用滤桶?上过滤、滴流盒、底滤、为什么不推荐?
很简单...滤桶有良好的密封性,相比其他过滤方式能有效减少水中的CO2流失,从而保证co2的利用率和水草光合作用的稳定性。
1:滤桶的一些参数分析

首先看到一款滤桶的参数,我们从以上5点分析一下
①:水泵功率 功率大小决定滤桶的工作动力最大扬程和进出水最大流量,滤桶的核心部件之一。
②:最大扬程 滤桶的最长水流距离,水管长度超过这个距离水流就会衰减或者没水流出了。
③:最大流量400L/H 每小时可循环400L水流
④:进出水口径12MM 市面常见过滤桶连接口径3分管12/16mm 4分管16/22mm
⑤:外形尺寸(长x宽x高)可以算出这款滤桶的容积,体育老师告诉我们容积越大装滤材就越多,对鱼缸来说滤材多就意味着有更多的物理过滤,更多的培菌空间,更稳定的循环系统。所以这也是滤桶另一核心。
重要备注:基本上鱼缸每小时总水流循环5-10次就可以达标。什么?不会算你缸里多少L水?好吧 (以CM为单位,长x宽x高x0.001) 60X40X40X0.001=96L(暂时不刨除泥的厚度)最低流量96Lx5次=480L/H 最高流量96Lx10次=960L/H 所以适合这款60x40x40鱼缸的过滤桶最大流量最好在480-960L/H。
2:常用滤桶推荐
既然上面已经了解了滤桶的一些数据知识,也可以凭借公式计算出自己大概需要一款多少功率的滤桶了,下面我个人推荐几款口碑比较好的。
①森森HW-602B 功率6W 流量400L/H 接口3分管12/16 因滤桶体积过小推荐长度40cm以下缸使用

②森森HW-603B 功率6W 流量400L/H 接口3分管12/16 桶体比602B略大 适合鱼缸50cm以下缸使用

③森森HW-602和HW-603请注意这两款型号都不带B是森森无动力前置滤桶,为了增强鱼缸物理过滤所设计。

下面附上4款滤桶参数供大家参考

④惠弘AA360 功率6.5W 流量360L/H 口径3分管12/16 桶体容积比以上几款大,推荐50以下缸使用。

⑤雅柏UP-ex120 接口1.5cm 流量510L/H 推荐30-40缸使用。

设计非常霸道!4层滤材盒,壁挂设计,美观大方节省空间的办公室神器。不得不说这东西被称为小缸神器有一定的道理,但有人反映有积气现象,暂时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⑥创星过滤桶系列一直是国产里面口碑最好,容积大,质量可靠,性价比比较高的过滤桶。也是老鸟们经常推荐的品牌。
创星CF800 功率21W 流量960L/H 接口3分管12/16mm 滤材容积6L 推荐60-80缸使

⑦创星CF1000 功率32W 流量1350L/H 接口4分管16/22 滤材容积9.5L 推荐90缸使用

⑧创星CF1200 功率32W 流量1550L/H 接口4分管16/22 滤材容积12L 推荐120缸使用

⑨创星DF系列 在CF系列基础上主打节能,而且自带了一些滤材。下面参数图,在下就不详细介绍了
DF700推荐60缸 DF1000推荐90缸 DF1300推荐120缸


⑩WAVE前置滤桶 4分管16/22 这款是无动力前置桶 比较靠谱的一款 口碑还行

以上推荐只能证明楼主才疏学浅认识不多只能推荐这么多。还有几款前置滤桶没有介绍,个人觉得口碑不行。有人会说怎么没伊罕呢?第一哥们没用过那么高端产品并不了解 第二纯新手上伊罕的毕竟少数勿怪勿怪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5-07-02 01:48回复
    如果前面看完了,你大概已经选好适合自己的滤桶了。那么下面我们深入讨论下滤材问题,滤材多种多样 本人养鱼两年左右经手滤材种类非常多大概简述下(本来想做个对比表格的 请原谅楼猪的懒惰,毕竟得把一些新思路结合老贴修改。楼主肚子里墨水不多,很多地方改了又改多包涵
    二:滤材篇
    1:棉
    ①白棉:细腻、过滤杂质效果好、吸水率高、培菌效果一般、大多数时候只充当前置滤桶做物理过滤。

    ②白绿棉:白棉和粗棉的结合,过滤杂质效果一般,吸水一般,培菌效果一般。这东西不知道谁设计的很鸡肋

    ③生化棉:柔韧耐搓洗,过滤效果一般,吸水率还行,培菌效果好略强于前两种棉。

    2:活水滤材
    ①陶瓷环系列
    陶瓷环:经典滤材!吸水率好,无过滤效果,培菌效果还行,由于市场上质量残次不齐硬水问题困扰,再加上新滤材的崛起,现在更多的用处是用在滤桶里打散水流,并不是特别推荐草缸使用。

    ②红色陶环:吸水一般、无过滤效果、培菌效果未知。这东西跟砖头有啥区别?谁设计的我保证不打死他

    ③石英球:吸水率好、无过滤效果、培菌效果好、也是由于硬水问题困扰,请选择质量好一点的吧。

    ④菌屋:吸水率好、无过滤效果、培菌效果好、硬水硬水还是硬水!不过本人用的时候TDS120左右吧

    ⑤纤维环:吸水率好、无过滤效果、培菌效果好。应该是陶瓷环的高品质升级版吧,本人亲测试暂时没发现硬水TDS110左右

    由于滤材多样性,本人就介绍这些。草缸还是纯棉为主,经济实惠。推荐这些还是给喜欢折腾的朋友多一份选择。至于为什么叫活水滤材,因为通透性比棉好,水流分散均匀更适合培养硝化菌。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5-07-02 01:58
    收起回复
      2025-08-29 11:16: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三:摆放篇
      滤材摆放!自古以来的争议话题,每个老渔民心中都有一套自己的摆放方式
      正确的选择滤材,合理摆放可以增强物理过滤和培菌效果。下面先来给大家分享本人CF800的滤材选择和摆放方式并附上一些见解。废话不说先上图,没图我说个毛线

      1:CF800滤材摆放
      如图所见(图糙勿笑)cf800 这款滤桶是从下往上吸水。
      ①纯棉:滤桶到货当天,听老鸟说纯棉经济实惠,而且草缸纯棉就行。于是我拿起剪刀各种剪白棉,剪了20多张吧使劲往里塞生怕过滤培菌效果不好。使用一个星期发现电机有小小噪音,排除有积气、摆放错误等原因,打开滤桶发现棉太多了导致水流不畅通,加上新开缸杂质多有轻微堵塞情况出现。由此得出得加活水滤材加强通透性,减少电机负荷。
      ②上菌屋:折腾呗...于是在纠结会不会硬水的情况下入手了好多菌屋。第三盒棉太脏全扔了,怕水质动荡还得留点带硝化菌的老棉,所以二盒里稍微干净点的棉直接放三盒里当物理过滤了。第一盒老棉为了放菌屋扔掉了(所以现在的摆放方式是:一盒菌屋,二盒菌屋,三盒白棉)看看效果如何...经过折腾完发现电机噪音正常了,但是过滤桶内部滤材变化还是引起了水体稍微有些浑浊,建议这个时候要加点硝化菌了,帮助硝化系统稳定。测试了下TDS125 PH7数据还凑乎,老鸟告诉我TDS高GH不一定高,TDS低GH绝对不会高,好吧有些绕口...看来菌屋还行,不是特别硬水。有一天滤桶偶尔积气 我慌了几下,然后桶里的杂质全飘粗来了,黄褐色杂质...一缸好酱油啊!我这泪奔啊 看来物理过滤减弱和整块的菌屋太活水了还是不行 继续折腾!!!
      ③正好期间手痒入手了一盒纤维环这次正好放上这句话怎么呢这么眼熟呢?所以三盒继续白棉,二盒还是菌屋,机智的我把菌屋敲碎不但能多放点(体育老师教的),还能把滤盒的空隙都填满起到打散水流作用。一盒一张生化棉-纤维环-2层白棉 至于为什在一盒的最上面又放2层白棉?多放培菌滤材不好吗?其一是保护机头防止进污染杂质影响寿命,其二是防止我下次晃桶排气飘出一缸酱油。现在这套滤材TDS115 PH7 co2一秒一泡24H开。数据基本稳定,鱼虾水草暂时没有出现任何不良状态。
      2:老外的摆放方式
      我在论坛经常看到老外的一种摆放方式也分享给大家,具体好不好我没测试。希望有这样摆放的吧友分享下效果。谢谢,也是按照CF800从下往上吸水的方式摆放。
      第一盒白棉 第二盒生化棉 第三盒活水滤材 至于为什么这么摆?第三盒活水滤材打散水流,更好把水流引向第二盒生化棉,生化棉用于培菌和过滤较大的杂质,第一盒白棉过滤细小杂质保护电机机头。机头杂质多会减少寿命和衰减水流。
      至于哪种摆放方式有道理谁也说不清,各有优势吧,还是在于各位自己考虑的角度。看到这里如果觉得还不错,帮楼主暖暖贴,一个贴帮不了所有人,但是我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只要有一位觉得有用也算我辛苦码字没白费。谢谢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5-07-02 02:19
      收起回复
        [HORSE]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5-07-02 02:21
        收起回复
          前几篇介绍了滤桶和养水养鱼的一些知识,你的草缸已经初步构建完成,下面来聊一聊你马上会遇到的藻类问题。。。
          五:关于各种常见藻类的发生和处理方法
          1:褐藻

          ①褐藻对我来说是一种比较头疼的藻,每次开缸都会和它对抗一阵。缸壁,泥沙,造浪,加热棒保护套上,大叶植物叶片上都是它们的温床,而且这东西不知不觉就出现了。查阅资料得知是由于建缸初期消化系统没有完全建立,光照时间不足,太阳光直射引起。同时这个阶段也是鱼虾死亡的高峰期,注意观察病鱼隔离,死鱼及时清理以免引起坏水。
          ②处理方式:刮藻刀刮呗,黑壳虾、大和藻虾、小精灵、各种除藻螺都吃。硬件设备拆下来刷刷用52泡泡。
          2:绿斑藻

          ①绿斑藻是我经常要对抗的藻类,植物叶片、石头、尤其缸壁上好多地方用眼睛看不到但是用放大镜一看好多。这藻无非是光照过多,水肥引起的,而且比较好处理,但是经常会反复发作。
          ②处理方法:缸壁上还是刮藻刀刮呗,加大co2出气量,暴藻严重光照时间减半,每天换4/1水直到情况好转。不严重自己看着办。黑壳虾、大和藻虾、除藻螺、胡子鱼、小精灵都吃。
          3:丝藻

          ①丝藻是我最有处理心得的藻。首先恭喜你鱼缸长了丝藻,因为听说丝藻一出就不爱死鱼虾了。证明你水质已经稳定,并且水养的还不错。这东西会粘在莫斯、黑木蕨、紫百叶、椒草、叉柱上的叶子上(额...我缸里就这些的草而已,你不要以为不种这些草就可以躲过丝藻
          ②处理方法:丝藻根部与植物叶片连接处很结实,经常用镊子拽断,但是发现丝藻一般密集生长在植物叶片背面,可以直接剪掉这种丝藻密集的叶片,不要心疼的啦,以后会长出好多新叶的啦,不然繁殖出一缸小丝藻可够你受的。落单的可以用镊子慢慢拔出来,不然飘到哪里哪里生根。每天坚持拔一点配合上大和藻虾的清理,分分钟让他死光光那是不可能的。生命在于折腾,出藻还是要耐心治理,不受累没耐心还玩什么草缸
          4:鹿角藻 黑毛藻

          ①因为鹿角和黑毛藻比较像,在这两种藻爆发初期很多人分不清。同时处理方法也差不多所以放在一起,出现原因NH3过多 CO2不足 水肥 食物残渣各种理由吧。存在便有道理,反正长了就得治。管他那么多呢
          ②处理方法:听说小猴飞狐可以吃这玩意,看着都恶心你让可爱的小猴子吃这东西?你的良知呢!既然说起良知我想起了一件事吗,那是我三岁那年。。。好吧!好吧!正题,遇见这两种藻直接下52,见效最快。不过还是跟丝藻一样先剪掉藻毛密集叶片,这一步很重要,药物治疗最有效但是手动清除尽量减少下药的区域,还是能有效的保证鱼虾安全的,毕竟方世玉他老丈人雷老虎说过:安全第一!
          ③最后说一句暴藻呢治疗为下策,预防为上策。本人60缸为例初期控藻生物给大家参考:8只大和藻虾,3条小精灵,工具虾50只左右,除藻螺四只(螺死了以后来又改为手动模式)。
          备注:好吧既然说到这里,好多新手朋友要问了,什么是52?你三岁那年有没有52?在此我郑重宣布,我肯定有52,。为了保证我的52不被丧心病狂人抢走,下一篇我们就讲一讲关于52的介绍和使用方法。


          IP属地:北京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5-07-02 03:28
          收起回复
            必须收藏


            IP属地:黑龙江9楼2015-07-02 06:21
            回复
              长知识了~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7-02 07:32
              回复
                好帖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7-02 07:42
                回复
                  2025-08-29 11:10: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贴吧就需要楼主这样的!像我这种懒人只能潜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7-02 08:15
                  收起回复
                    市面上的戊二醛有的是50%的分析纯,有的是2%但是搭配一包强化剂的
                    买回家用的时候注意分辨,分析纯的话要提前用蒸馏水或者纯净水(不是矿泉水)稀释到2%的浓度再进缸(突然想到会不会有人不会算浓度,给个大概例子吧,20ml 50%浓度戊二醛,倒入480ml纯净水中,稀释完全之后浓度为2%)
                    强化剂直接送进垃圾桶就可以了不要加入戊二醛
                    另外缸中如果有鱼虾螺生物的话,戊二醛的用量最好先少后多,以60缸为例,第一次最好使用总量不要超过5ml,给生物一个适应的过程,后面逐渐增大,10ml左右属于安全用量,用的时候注意光照和氧气,不推荐直接倒水里,最好是关掉滤筒,注射器+长针头点射,节约用量效果还好。


                    IP属地:安徽13楼2015-07-02 08:15
                    收起回复
                      @TT的短尾巴
                      我觉得可以精一个,大人你怎么看?


                      IP属地:安徽14楼2015-07-02 08:19
                      收起回复
                        不错 继续收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07-02 12:23
                        收起回复
                          赶上前排了


                          IP属地:内蒙古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5-07-02 13:10
                          回复
                            请问用牧梵外置细化器这样的怎么摆出水管与进水管好??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 出水管如果不放在水里还会不会有CO2进入水中,我40*28*26.5的小缸,水体也就20L,现在5秒1泡,CO2测试液都显示超量。


                            IP属地:吉林18楼2015-07-02 13:4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