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点专业介绍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 (学科代码:081802)
学科专业简介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属“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在原二级学科“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数学地质”和“遥感地质”的基础上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学科,主要包含“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中物探、化探、遥感的探测及信息处理方法技术。
本学科主要从事固体矿产及能源勘查,地质工程、灾害、环境问题研究,地球深部探测等领域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等方面的探测,以及相应的信息采集、处理、解释等理论及方法技术的研究。以多种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探测手段获取地球内部结构、固体或流体矿产资源的信息,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析解释,以达到对地球资源进行勘查,对地球结构进行研究,对地质工程、灾害、环境等问题进行综合评价预测的目的。本学科专业是我校的优势、特色学科之一,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部和四川省“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是“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支撑学科之一。
研究方向
应用地球物理
应用地球化学
3S技术与数字地球
数学地质与多源信息综合利用

应用地球物理专业 (学科代码:081822)
学科专业简介
“应用地球物理学”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应用地球物理学主要将地球物理相应的理论、方法以及相关的信息采集、处理、解释等物理探测方法技术应用于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研究。本学科作为一个交叉学科,既包含磁力、重力、电法、电磁、地震、测井和放射性等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基础知识,又涉及物理学、数学、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等当代众多科学成就与方法技术。
本学科主要从资源勘查、地质工程、工程检测、灾害与环境问题研究以及相应的信息采集、处理和解释等理论及方法技术研究。通过利用多种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查手段获取矿产资源的信息和/或地质异常体的信息,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分析解释,以达到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及对地质工程,灾害和环境等问题综合评价的目的。
应用地球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教学与科研力量雄厚,应用地球物理学已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优势学科,并以地球物理数字处理为特色,它已成为地球科学中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支持着众多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产业部门或高科技领域。
研究方向
油气地球物理勘探
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
地球物理软件工程
地球物理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
物探仪器与测试技术

固体地球物理专业 (学科代码:070801)
学科专业简介
“固体地球物理学”是下属于一级学科“地球物理学”的二级学科专业。固体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以下的地球本体,它采用物理学原理及方法,通过各种探测仪器及信息技术对地球物理场(如地磁场、重力场、电磁场、地震波场、地热及放射性场等)进行观测,使用实验、理论分析和计算模拟方法,以探索地球内部结构及物质组成、形成及演化,探测地球内部各种矿产资源,防止和减轻地质灾害等。它与物理学、信息科学、地质学、大地测量学、空间物理学、海洋学、地球动力学等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固体地球物理学研究不仅有助于认识人类生活的地球本身,而且与国民经济建设有着密切关系,它已成为地球科学中最具有活力的学科之一。
固体地球物理学在我校有较长的办学历史和齐全的支撑学科专业,拥有良好的师资队伍和研究工作条件,坚持理论地球物理学与应用地球物理紧密结合的原则,进行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在深部地球物理学与地球动力学、油气地球物理、岩石物理、地球物理反演与层析成像等领域形成了鲜明并具优势与特色的研究方向。
本学科点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是四川省重点学科和“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撑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深部地球物理探测
地球物理层析成像
油气与矿产地球物理
地球物理反演理论与方法
地球物理场的环境效应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 (学科代码:081002)
学科专业简介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类属“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它是一个宽口径、应用范围较广的学科生长点。本学科发展的宗旨是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进行信号及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传输、图示等科学处理,以使学生达到能够从事信息交换、信息资源共享、信息系统的分析与综合设计,以及为信息产业研究与开发服务等目的。培养四个现代化建设急需的电子与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通信等信息技术领域研究与工程设施的高级技术、管理与研究人才。
本学位点在培养本学科点硕士研究生的同时,还挂靠于我校相关博士点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是我校信息工程、计算机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教师队伍和学术梯队的培养基地。同时,我校信号与信息处理包含了多个学科,在我校主要涵盖了数字化工程、3S工程与数字国土、网络信息处理技术、雷达遥感信息处理及应用、地球信息科学等特色优势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
现代信息处理理论与方法方向
数字通信与信号处理
信号与图像非线性处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挖掘技术
灾害救助与预警处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