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西游记续集吧 关注:96贴子:897

央视西游记续集拍摄的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98年至1999年历时一年《西游记续集》。西游记续集在开拍前,杨洁导演就说了要和前25集合二为一,后来虽然是因为工程量大不得不放弃,但是剧情方式依然是老版一样,只是缩编为16集而已,结果姚明却偏偏把西游记续集的曲子风格弄得跟武打片一样,这样哪里还有一丝西游记的表情,让人分不清楚这到底是武打片还是西游记,央视续集虽然特技抠像更高一筹个人觉得更是比后来版本精彩,但是对于86版明显是失败的。因此,可以看出续集的硬伤在:
一、细节做的不够好。从化妆上,悟空脸上的猴毛和老版比差了十万八千里给人的感觉就跟戴了个不知从哪淘换回来玩具头套,大家看现在一些模仿孙悟空基本上是这个头套装,包括唐僧的大耳垂没了,神仙说话时那种特有的回音没了,群众服装换来换去就那么几套,猪的面套云云。
看看悟空帽子上佛字的小细节,续集紧箍咒竟然和帽子连在一起而且是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当然没戴帽子是不算。可以看出人心浮躁是失败最重要的原因


选角更不用说,新饰惠岸行者像是擦了厚厚粉底的卖盒饭大妈临时客串,粉嘟嘟的木有仙气,还不如饰演龙女的演员有灵气.

剧组在拍86版时就有换人,和就地取材通过熟人介绍找当地演员的习惯,换人不消说了,就地取材如昴日星官、毗蓝婆菩萨的扮演者等等均是如此,也都很成功,那么在补拍时也想这么干,结果补拍的环境和八十年代有很多变化,虽然方式相同,但这种换人和就地取材的效果却并不如86版那么理想,


文殊、普贤,在杨导和剧务组人员心中,应该是稍外围些的演员,当时剧组也就觉得他们只在几个镜头出现,塞进去也不影响……可正是这些补拍时无数的细节失误,最终影响了整体的品质…


1楼2015-06-09 08:19回复
    杨导续集本来也是让许镜清老师作曲的,可以说大半部分曲子都是许镜清写的,可惜的是最后还是换下了,变成姚明的曲子,而姚明的曲调大部分则是:大胆地将京剧曲调融入歌曲,是中国戏歌的开山领路人。
    1.《留不住去也难》(《真假美猴王》),后换成姚明的《就这样走》;
    2.《心中有路是坦途》(徐唐僧和迟唐僧‘交班’处),后换成姚明的《看我跃马扬鞭》,都是迟大爷唱的;
    3.《多少情和意》(《缉盗菩提域》),后换成一小段背景音乐,就是续集杜撰出来朱莉亚和那个远房大表哥一起跳舞的段落。。。

    他跟许镜清老师不一样,不懂得根据剧情改动音乐,所以他的曲调我听了听大多都是千篇一律,用作历史剧倒还可以,但是用作西游记这样出于神怪佛道的世界里,根本就是驴唇不对马嘴,看到这里大家明白了,我当时看缉盗菩提域的时候就觉得怎么曲调和续集先前的调子又不一样了,原来敢情许镜清老师的配乐只有缉盗菩提域一集啊,其余的全都是那种大气磅礴,历史感十足的姚明,他的曲调基本都是走那股京剧曲调融入歌曲,西游记续集用姚明作曲,而不用老版许镜清的曲调确实是败笔,在通过曹荣导演那毫无止境的循环那更是把缺陷越描越大


    4楼2015-06-09 08:21
    回复
      2025-08-31 10:33: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央视补集《绝域变通途》 戴英禄所定本集之题目,明显乃是对应书中第六十七回的后半部分《脱离污秽道心情》;而且在他的剧本中也确实存在七绝山老猪拱烂柿的段落,可惜杨导不肯让八戒争这一场臭功,使得本集题目飘离于内容之外,搞得观众看完之后一头雾水…

      这一集的成片片长约有40分钟;在后来出版的三十八集《西游记》剧本中排名第二十五,居于小西天之后;而西续首播时,却被毫无头绪的安排在了“祈雨凤仙郡”的后面…其实凤仙郡的故事发生在小说的尾段,那时四众都已进入天竺了…
      师徒陷落小雷音时正值初春,而路经驼罗时已是春深,此两地之间也就是一月行程…广义上来说,本庄可能也位于小西天的管辖之内,因为李老儿有言:“此处乃是小西天。”


      6楼2015-06-09 08:22
      回复
        现实世界里,七绝山位于河南省薄山湖风景区,此地乃是杨导为西续物色的新一批外景地之一,本剧完成之后,央视又在此接盘拍摄了史诗剧《长征》的一部分外景戏…

        本次《西游记续集》的实际拍摄时间只有一年不到,也就是从98年夏初到99年春末…因此两个唐僧齐上阵,孙悟空的借位替身也有两人以上,河南这边迟总拍着“七绝山”的文戏,云南那边徐团长又要在“狮驼国”接受孔雀公主的色诱了… 驼罗庄的部分古建取景自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城,但并非三国城部分,而是水浒城...
        . 杨导可能觉得本回故事太枯燥,所以特意加了一段老猪偷瓜的剧情,在她眼里,八戒总是记吃不记打的,金兜洞偷人家纳锦坎肩的教训他是记不得了…这段加戏于剧情上的作用仅仅是引出了李老汉,但对呈现原著的故事的精髓却并无裨益,且有丑化功臣之嫌…

        李老汉杨子纯老人进入剧组之时,已有轻微的中风症状,所以瘸腿跑之类的动作都不是装出来的…
        小说中就没有这么聒噪的前戏了,李老汉也不是种瓜的瓜农,而是一副退休老人的装扮“手拖藜杖,足踏蒲鞋,头顶乌巾,身穿素服。”


        7楼2015-06-09 08:22
        回复
          其实在剧本中,突破下限的东西还远不止此,戴编巧妙的运用了“庄民凑钱请法师”的梗,竟然凭空捏造出了一位狡诈无比的刘员外,这位员外跟妖精勾勾搭搭,合伙坑骗大家的钱财,到处请假法师;最终被忍无可忍的李老汉打了315…戴编笔下的这个故事,放到现在绝对是一部国际范儿的鸡血大片…
          可能杨导觉得鸡血有点多,就收了神通,所以刘员外并未如愿出现在成片里…
          讨灭蛇精之后,电视剧《绝域变通途》就告一段落了,仿佛这条大蛇才是阻挡唐僧他们西去的关键…但是小说的故事却并未结束,因为八戒还有一个大功要立…若论变化,木母又与金公不同,悟空变化之物,蝙蝠不吸血,蜜蜂不喝蜜;而老猪要变的大宗物件,则都要靠吃食填补肚皮…
          “我老猪本来有三十六般变化,若说变轻巧华丽飞腾之物,委实不能;若说变山,变树,变石块,变土墩,变赖象、科猪、水牛、骆驼,真个全会。只是身体变得大,肚肠越发大,须是吃得饱了,才好干事。”
          此七绝之“绝”字本来并非断绝之意而是一滩烂柿子…但是柿虽好,多则无益,终成祸患,因此当村民们消耗不完的柿子挤满石路时,“绝”便有了断绝的意味…“是稀柿臭,还是薄屎更腥??”
          其实无论腥臭,皆成就老猪臭功一场… 一百回五圣成真评定正果时,八戒在荆棘岭和七绝山的这两次表现肯定影响到了后面他所受的职位,因为净坛正需要老猪这种有着丰富保洁经验的人才…
          总的来说,本集的改编相当大胆,是偏离原著较大的一个故事;而且情节的发展已经开始落入俗套,这一集与《遇仙孔雀台》以及《情断黑水河》正好可以合称为西续艳情三部曲… 后来拍摄的张版,虽然特技有些糟糕,但是至少人家没有什么艳情加戏,也没有太多情节缺失…蛇精便是蛇精,非公非母…烂柿子也让老猪拱掉了…


          9楼2015-06-09 08:23
          回复
            2009年当马德华作为猪八戒重出江湖的时候,曾有记者问起其不能出演西续的缘由,时隔多年,对于此事他还是没有释怀;其回答的内容也比较尖锐,马德华说:“之所以造成这个遗憾,是因为剧组有人存心不让我演,而且这还是在我找到投资的情况下。”至于不让他再度出演猪八戒的人物是谁??或者说谁能有如此大的决定权,他并未透露…关于这件事,西续剧组的相关人员也迟迟没有做出过回应,据传言,副导演崔景富出演猪八戒也是开拍之后才临时决定的,崔在拍摄西续之前,只是一名话剧舞台上的演员,从未登上过银幕…
            (马德华 崔景富)

            若论及西续角色塑形水平的倒退,我们从悟空八戒的妆容上就能窥出一二;担任本剧塑形的依旧是王希钟老爷子,而且采用的技术也跟86版极为相似,都是以半脸面具为主,兼顾演员的神态表情,但是面具的佩戴方法却发生了变化,老版的面具众所周知,是用贴面乳胶做成的,上妆过程中,要用胶水涂满全脸,尽可能的做到面具与皮肤完全吻合,而且为了表现猪八戒的胖腮帮子,王老还给他的脸颊接缝部位搁置了弹簧…到了拍摄西续的时候,考虑到演员年龄的增加,以及新技术的运用,王老在脸与面具中间给演员添置了好几块很薄的海绵,以防止其面部疲劳,而且减少胶水带来的痛苦,但是这样做造成的最大恶果就是面瘫,有心的观众可以注意一下西续中悟空的脸,不但发白,而且整个面部几乎很难有大的神态变化,永远是一副僵尸的模样…而老猪之塑形则更差,在很多镜头里,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面具边缘与脸的分界线,而且这种穿帮剧组从未注意过,也没有在露脸的部位进行过任何修饰,所以这一版的猪八戒永远是一副半死不死的笑脸,而且脸皮就像是从猪头上刚割下来的…

            新沙僧刘大刚是中国京剧院的花脸演员,长得忠厚老实,在拍摄本剧之前,已经跟杨导和徐少华在电视剧《西施》中有过合作…西续开拍时,老沙僧闫怀礼已是62岁高龄,而且他在93年因误吸入太多敌敌畏而造成肺部纤维化,当时已经无法参与激烈的武戏拍摄,无奈之下,杨导才找到了刘大刚…
            (闫怀礼 刘大刚)

            在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中二人也算有合作虽然无对手戏


            担任西续化妆的杨云小名丫丫,是杨洁和王崇秋的三女儿,拍摄86版时,她还在上中学,但当时已经开始在剧组偷师,并且客串了很多国家的宫女角色,十二年后,她接过了老师崔洁的担子,挂帅西续;其人酷爱烟熏妆,剧中的所有女性,几乎都是以黑眼影出境,观音菩萨尤其妖艳,都快成熊猫眼了…杨云近些年来已经在国内电视剧化妆界小有名气,张版西游记的很多奇葩妆容也出自其手…关于小女儿重走西游路的选择,杨导乐观其成,尊重她的选择…

            (刘丹——还珠格格饰香妃)


            10楼2015-06-09 08:23
            收起回复
              第四十三回《黑河妖孽擒僧去,西洋龙子捉鼍回》目前只有杨导拍过…浙版和张版都未涉及…

              《情断黑水河》拍摄于98年7月,也是西续重启的开端;这个故事原本并不存在于初版三十集的剧本中,但是杨导向当时央视台长杨伟光提出续拍提案时,领导认为只续拍五集不成体统,所以剧组又请出了原来的编剧戴英禄邹忆青,在原剧本剩余五集(险度通天河,真假美猴王,收伏青牛怪,受阻狮驼岭,救难小儿城)的基础上,将86版遗漏的所有情节全部编出,凑齐了十五集的西续剧本…添加的这些故事多多少少都有违背小说本意的加戏和删改,因此也埋下了很多影响续集观感的槽点…
              这一集是西续开拍的第一集,黑水河的取景地点在北京郊区的密云水库…据剧组成员回忆,此次拍摄央视提供了大量的移动摄像机位,而且联络来了两台大吊车,一台洒水车,此时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功成名就的西游剧组已然是鸟枪换炮,脱胎换骨了…
              鼍属于生僻字,念“陀”,鼍龙其实就是鳄鱼的古名,结合小说作者的生存环境推断,此怪大约是只扬子鳄…
              小说中的衡阳峪黑水河乃是自古便有,并没有什么清水河的前称,杨导为了黑化鼍龙,偏偏将黑水河杜撰成了清水河,还说什么妖怪走了,河水就变清了,真乃是气晕作者的改法…此鼍龙自称鼍洁,哪有弄污河水之理?
              那妖怪在给西海舅子的书信中,曾称自己本名鼍洁,洁便有洁净清洁之意,只因那黑水河神老迈昏聩,不能自制,遂使膀胱水淤积,不得排出,五年前鼍龙遂海流飘荡至此,便是受西海老舅所托,将黑水染清…

              台长杨伟光对本次续拍十分重视,没与杨导商议便请来了97年金马奖最佳武术指导曹荣作为本剧武指…剧组对此虽表示欢迎,但也颇感意外…曹荣在本集中也客串了摩昂太子的角色…本次《西游记》的参与经历也让他对这部古典名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成为其出演《西游记后传》的契机…
              作者为摩昂太子设计的三棱简颇具深意,乃取车河通天之意,为下一节车迟国降妖作铺垫…而曹荣采用的长枪则失了韵味,污了小说…

              这太子将三棱简闪了一个破绽,那妖精不知是诈,钻将进来,被他使个解数,把妖精右臂只一简,打了个躘踵。赶上前,又一拍脚,跌倒在地。众海兵一拥上前,揪翻住,将绳子背绑了双手,将铁索穿了琵琶骨,拿上岸来。


              11楼2015-06-09 08:24
              回复
                河神女儿是戴英禄给本集设计的原创人物,她先是被鼍龙求婚;见到长老后又希望能跟随西去…戴编曾在1986年的光明日报上发表过其创作《西游记》剧本的初衷——《忠于原著,慎于创新》。如果说前二十五集他做的还算勉强及格,那这后十六集基本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西游记小说中,五众代表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是一个十分牢固,且分工明确的团体,以这个基本点出发,任何随意安插的人物都是对五圣成真的妨碍,从人物性格来说,唐僧也并不是处处留情的老和尚,八戒更不是那种随口能说出“我们带上女施主一起西行”的真蠢材…所以这个人物的加入是相当失败的,不但对深化本剧主题思想没有益处,还容易令观众产生反感...对于深爱老版西游记的观众来说,女儿国国王的梗用一次就够了…用多了就变成西游艳谈了…
                “通天河”本来是初版三十集剧本中的重头戏,杨导对本集的剧本相当满意,十分想把它呈现出来,但迫于资金压力,八十年代未能完成…
                说起被杨导青眼有加的初版剧本,大家自可分辨:灵感大王是条娇媚的美人鱼,刚刚搬来通天河不久,“女儿都是怀春月,愿得郎君画蝴蝶”…这回她看上了陈清女儿秀芝的丈夫——李少俊…所以此怪要婴儿献祭乃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美男;围绕着这个优美凄惨的三角恋,通天河边,会元府内上演了一出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为了给通天河做铺垫,杨导甚至事先拍出了老鼋翻盖和救生寺的镜头…当然,救生寺那一部分因为最后一集《波升极乐天》的片长问题最终被剪掉了,但如今还保留着不少很有价值的图片,从现存资料看,陈清还是由老龙套项汉扮演…

                续集开拍的时候,相信杨导在这十年间也对《西游记》小说有了重新的认识,因此旧的剧本就被推翻重来了…所以整体来说,西续首播的第一个段落《险渡通天河》倒没有大刀阔斧的改编…
                灵感大王的烧伤脸是王希钟老师的新杰作,但着实吓了小伙伴们一跳,根据书中的描写,此怪既有鱼的特性,又有神的威武,塑造起来着实犯难:
                金甲金盔灿烂新,腰缠宝带绕红云。眼如晚出明星皎,牙似重排锯齿分。足下烟霞飘荡荡,身边雾霭暖熏熏。行时阵阵阴风冷,立处层层煞气温。却似卷帘扶驾将,犹如镇寺大门神。
                张版和浙版依旧没有解决好灵感大王的塑形问题…

                刘冬子画的设计图倒是值得借鉴…

                小说中,蹶婆只是跟大王有兄妹之请,而并无什么长久夫妻之愿;但是如今存世的影视版本多喜欢将这两个情似兄妹的妖怪往情侣上凑,央版张版,无不如是;只有浙版,在“通天河”段落中严谨的将此两怪设定为兄妹…
                拍摄续集时,左大玢老师已是五十五岁高龄,因此这个鱼篮观音的扮相略显俗气…

                小说中,观音编紫竹蓝擒得鲤鱼,救下唐僧;乃是作者杜撰的鱼篮观音之由来;而在民间传说里,鱼篮观音诞生于宋朝:话说蔡襄在泉州当太守时,看见行人多有落水,遂打算搭桥济困;观音闻听,便化作手提鱼篮的的少女;帮他筹款修桥。
                陈浩民版西游记对此故事情节有详细描述


                12楼2015-06-09 08:24
                回复
                  2025-08-31 10:27: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收伏青牛精》

                  西续首播时,《收伏青牛精》的故事被安排在第八集;此排序与小说严重不符,据说最早是央视台长杨伟光的决定;后来杨导又做了重减和编排,将十六集的内容压缩成了十五集,而今央视播出的版本,多是杨导做的重减版…在这一版中,《收伏青牛精》是第三集,排在《情断黑水河》以及《险渡通天河》之后…
                  众所周知,八戒的专属衣物是一件青不青黑不黑的皂锦直裰,后来高老儿又送与他一件青锦袈裟;同是锦,为什么纳锦就比青锦珍贵呢??纳锦乃是我国苏绣中最精彩的针法,以素纱为绣底,绣法垂直进行,以大套小绣满全幅为止…单从精美程度看,就非青锦可比…
                  金兜洞的取景地点位于李白第二故里江油城外四十里的佛爷洞,此洞号称是川西北最大的喀斯特地形岩洞,深邃幽长,里面还藏有一处暗河…
                  本集剧情从整体上来看比较忠实原著,算是西续里节操最好的几集之一;但是依旧没有十八罗汉撒金丹砂的桥段…纵观央张浙三版,能够较为完整的呈现整个大战青牛精过程的还属浙版…虽然特效多少有些简陋…
                  将独角兜大王真正做成独角的也只有浙版:独角参差,双眸幌亮。顶上粗皮突,耳根黑肉光。舌长时搅鼻,口阔版牙黄。毛皮青似靛,筋挛硬如钢。比犀难照水,象牯不耕荒。全无喘月犁云用,倒有欺天振地强。两只焦筋蓝靛手,雄威直挺点钢枪。细看这等凶模样,不枉名称兕大王!
                  与浙版相比,央版的造型相当于头顶两角,额戴菊花的斯大林;张版则是一只加盖阴阳合格印的黑牛…张版的青牛本相真是狂拽碉爆帅,颇得农业重金属的真传,竟然是只机械牛…
                  青牛精的扮演者依旧是前面的泾河龙王李洪涛,
                  金兜山的外景取自河南驻马店的嵖岈山,这一段戏的拍摄时间远早于佛爷洞的内景戏份;我们可以清楚的从青牛精之造型上分辨出时间差异…
                  杨导为了凸显老和尚十年来的变化,有意的展现唐僧在续集中气定神闲的态势;因此徐少华学会跟妖怪耍嘴了,而迟重瑞碰见凶险就是嬉皮笑脸;其实通读小说的观众都应该知道,续集里拍摄的这些故事散布全书各个角落,有前期的,也有后期的;而唐长老在小说中胆小的个性并未有丝毫变化,见到妖怪不是大王饶命就是被唬的晕过去了,何曾有如此惬意的表现???由此看来,本集中的一处改编着实令人捧腹,小说中唐长老见了妖精,首先求饶,央求他放自己西去;而续集则改成了唐僧听闻妖怪要吃自己求功德,遂劝妖精帮助自己完成西去的愿望…


                  13楼2015-06-09 08:24
                  回复
                    《师徒生二心》——《真假美猴王》
                    “师徒生二心”之故事,若追根溯源,可联系到玄奘法师在西行路上的一段真实经历;
                    贞观三年夏天,孤身一人苦行西去的法师在凉州城外遇到了一个愿意帮助自己的小个子,名叫石盘陀,是个胡人;于是他便有了第一个徒弟;师徒两人虽然性格完全不同,但相处还算默契,路经瓜州时,石盘陀为长老偷渡出关还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但历经数次磨难之后,两人之间的关系却出现了裂缝,且这个裂缝越来越大,乃至于胡僧石盘陀在渺无人烟的礋西沙海向玄奘举起了屠刀;最终,他并没有下手,只是辞别了师父,再也不肯西去…这一段有始无终的故事后来被唐僧的正牌大弟子辩机记入了《大唐西域记》中,流传至今…而石盘陀这个胡僧,也被后世诸多西学家认定是孙悟空的最初原型…
                    长老天天穿袈裟,戴五佛冠这个毛病到了西续也丝毫不见改观;小说中老和尚曾明言:“贫僧这件衣服,是东家化布,西家化针,零零碎碎化来的。你若剥去,可不害杀我也!”可以猜想其常服极为鄙陋,绝不是个高僧装扮…
                    戴英禄对三藏扯谎这个段落还是手下留情了,并未如实照搬,剧中长老只说“我的徒儿们可能会有银子。”此为一种猜测,算不得诳语;而原著里唐僧就明说了:“我的小徒弟有几两银子,都与你吧。”若说小徒弟,便是悟空了??这世上哪有别人救完你还落埋怨的道理???老和尚真可谓迂腐愚蠢,不通人情至极也…
                    此段故事的台词以及情节设置都十分忠实原著,“打出豆腐来了”之类的台词也有所展现,较之86版的改编成熟不少…
                    拍摄西续时,徐少华曾经接受过《电视你我他》的采访,访谈中他曾说自己扮演的唐僧之所以被大众所厌恶,主要是因为三打白骨精时贬走了孙悟空;此段记忆如若让86铁粉听到,定然笑掉大牙,因为拍摄《三打白骨精》时,贬走心猿的乃是汪粤,而且此集并未像《偷吃人参果》那样进行过重拍…徐少华离组这么多年,其印象还真没有普通剧迷准确…但是西续这一次三贬心猿,徐算是躲不过了,纵观前后十七年的拍摄历程,唯一没有撵过悟空只有迟重瑞,所以如今六爷跟老迟的关系是最好的…
                    小杨杀妻”这一段剧情的加入实际起到了洗白悟空的作用,小说中的小杨并不如此可恶,他既不想杀妻也不想杀父母,只是要抢白马,要报贼头儿的仇;而悟空在目睹其杀妻之后,拿棒欲打又止则显示了他的成长,这段改编虽然不合原著,但更符合常理…后来出现的张版浙版中,也对小杨做了不同程度的丑化,两版故事中小杨要杀的目标由老婆变成了父母,杀掉如此禽兽不如的东西,才能显出行者的光明正大…


                    15楼2015-06-09 08:25
                    收起回复
                      此贴让我长知识了


                      IP属地:山东19楼2015-09-13 21:32
                      收起回复
                        顶一下


                        IP属地:上海20楼2017-04-21 12:22
                        回复
                          其实我小时候看西游记就没区分出过原集和续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7-08-02 20:58
                          回复
                            ╮(╯▽╰)╭


                            IP属地:四川23楼2017-09-08 22: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