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吧 关注:254,321贴子:2,193,974
  • 14回复贴,共1

金昌人的方言是起源地是哪里,金昌市是怎么产生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感觉金昌人大多都擅长讲普通话,不像其他周边地区的人,方言色彩比较突出,我对金昌市由来还是比较好奇的,这个城市大家都知道有镍都的美称,估计围绕镍这个金属元素也有好多动人的故事,我想这个城市里的人估计是从外地移民过来的,我推测既然这个地方镍比较丰富,肯定当时在还没有落成城市时,肯定会吸引许多专家过来在这个地方创业,然后在这里娶妻生子,我现在纳闷这些专家是从哪里过来的,这个城市里的人的方言区别和周边城市方言如此巨大,希望金昌的本地人讲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IP属地:内蒙古1楼2015-05-28 23:20回复
    二楼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5-05-28 23:21
    回复
      2025-08-31 07:12: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三楼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5-05-28 23:23
      回复
        四楼!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5-28 23:24
        回复
          五楼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5-05-28 23:25
          回复
            六楼
               ---曼珠沙华开得艳极,奈何桥下浑黄的江水滚滚而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5-28 23:27
            回复
              七楼
                ✎﹏₯㎕﹏﹏﹏珍惜那个每天和你说早安的人 不是谁刚睁眼都能想到你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5-28 23:30
              回复
                八楼


                IP属地:印尼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5-28 23:34
                回复
                  2025-08-31 07:06: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看看《河西走廊》第十集就对金昌有个大致的了解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5-05-28 23:40
                  回复
                    十二楼……我是四川和辽宁的后代……满族和汉族的后代……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5-28 23:54
                    回复
                      双湾镇和民勤县接着,所以口音相似,我们叫双湾话,认为民勤人说话和我们一样,民勤人叫民勤话,认为我们说话和他们一样,去年冬天一起去外地同行一个说话口音和双湾话一样,我还挺纳闷,这里没有金昌人,怎么会有这种口音,一问才知道人家是民勤的,但也不是整个民勤口音都一样,和双湾临近的一块区域


                      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13楼2015-05-29 01:30
                      回复
                        民勤和双湾近的区域口音相近;还有永昌地区方言有武威方言的遗留,毕竟金昌以前是武威的,武威口音后鼻音重,现在永昌有些遗留还带有这种特色,永昌有个寺叫云庄寺,初听这个名字没什么实际意义,但等知道这个寺的由来后就知道了这个寺名的意义和方言对地区事物留下的印记了。北魏时期高僧刘萨诃在今永昌地区修行,某天当地村民看到雪地凭空出现一些大脚印,不知从何处来就消失在雪地中,刘萨诃认出说这是佛的脚印,是祥瑞之兆,要在此处建寺礼佛,但当来年开春建寺时却找不到当初雪地上做的记号,刘萨诃抬头望天空,只见云朵似有意为他指路,他顺着云转动的方向找到了当时做标记的地方,建寺礼佛,凿窟修行,为纪念此事将寺名叫做云转寺,那你就要问了,不是今天叫云庄寺吗?这就是当地方言留在里边的印记,武威口音后鼻音重,常把拼音中的an读成ang,云转(zhuan),就读成了云庄(zhuang)了,千百年下来,字也就由云转寺变成云庄寺了。武威口音后鼻音重还体现在如果金昌牛肉面馆有武威的伙计,干拌(gan,ban)就读成了gang,bang,牛肉面(miang)馆(guang),这样的还有锁阳这个词的读音,锁阳虽有壮阳功效但绝不是它叫这个名字的来由,金昌挖锁阳的的人一直都把锁阳叫锁严,而且百度词条解释锁阳也有锁严的叫法,其实还是武威口音将锁严Yan,读成了锁阳yang,以前这种东西都只有叫的名称没有具体写的名字,后来叫法虽然一样,但口音造成误差,载入正规学名时候也就换了名字,金昌城里人读锁阳是因为受学名的影响,锁阳一词久而久之也就成正式名字了。
                        ——来自 爱贴吧 Windows Phone 客户端


                        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14楼2015-05-29 02:05
                        回复
                          市区的略带东北味的普通话主要是移民的缘故,各地移民来的建设者里东北人比例较高,再加上东北话和普通话接近同化能力强,说普通话带东北味就很正常了。
                          至于市区外的当地话则属于晋语区,一个和山西陕北的晋语区本部隔着关中话区和银兰话区的小晋语区,至于原因估计只能用当地人常说的祖先来自山西大槐树下来解释。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5-29 02:17
                          回复
                            金昌作为河西走廊上重要地带也受到新疆与内地文化融合的影响,金昌农村烤馍馍的东西当地人叫lang坑,也没有个具体字的写法,读音和“廊”近似,但好像没有什么具体意义,这种东西是用砖头砌起来,四四方方,外面裹泥皮,密闭,留一烟囱,和侧面一个开口,长2.5米左右,宽1.5米左右,高1米左右,用麦草烧完余下的灰烬炙烤,将馍馍烤熟,起先也不知为什么叫lang坑这个名字,后来看电视新疆人做馍馍时候也用坑来烤,不过他们的是土块砌的圆筒状,大小也不一样,但是他们把这个坑叫馕坑,他们把馍馍叫馕,金昌农村的lang坑的叫法可能就是从馕坑传来的,但为什么有nang和lang的区别呢?其实在金昌一些农村地区拼音l和n是不分的,姓刘和姓牛在双湾地区人说来是不怎么有分别的,所以nang就读成了lang,但也有一些地区农村是区分的,他们的读音还是偏nang坑。金昌人不把馍馍叫馕,但烤馍馍的东西一直叫馕坑,叫了不知多少年了,稀奇的是,叫了不知多少年了也没人疑惑过,当地人叫lang坑这个叫法是个什么来由,以前不知道的时候我还想lang是不是个动词,表烧烤馍馍时候这个过程的动词,现在知道了,看来金昌这个外来人口融汇地也受到了不少新疆文化的影响。
                            ——来自 爱贴吧 Windows Phone 客户端


                            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16楼2015-05-29 02:36
                            回复
                              2025-08-31 07:00:2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还有就是受东北方言影响,听说当年金川公司成立前过来好多工人是东北人,后来留在金昌安家落户了,这也是一大影响,小时候玩的扇pia叽,这个读音是东北那边的叫法,这边的叫法有点不一样,叫pia子,全国各地有各种各样的叫法,这边的叫法和东北的最相似,而且那个字都不知道怎么写出来,这样的相近就不会是巧合,应该就是传播过来的。
                              ——来自 爱贴吧 Windows Phone 客户端


                              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17楼2015-05-29 02: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