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吧 关注:784,684贴子:3,437,614
  • 5回复贴,共1

嫦娥奔月神话的形成\演变及其文化意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

我不能悲伤的睡在你身旁


IP属地:四川1楼2015-05-17 05:17回复
    摘要
    嫦娥奔月神话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后羿神话、西王母神话、伏羲与常羲(常仪)神话相结合的产物,是上古神话仙话化的结果。嫦娥奔月神话的原生态意蕴反映了先民对生命永恒的深切渴望、对死亡的回避;嫦娥奔月神话的演变反映中国古代阴阳观念和生殖崇拜理念,反映了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人们伦理观念的变化。
      关键词:嫦娥奔月 后羿 西王母 蟾蜍
      中图分类号:I276.5文献标识码:A
    闫孟莲 - 《作家》 - 2009


    IP属地:四川2楼2015-05-17 05:19
    回复
      2025-08-26 19:02:2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嫦娥奔月是中华民族远古记忆中最美丽、幽怨的神话,可谓家喻户晓,它在流传的过程中被人们不断加工、补充、并融入新的社会意义。可以说,历史的演进,观念的更新,使嫦娥的形象也随之不断变化更新,直至定型为绝世美人,嫦娥形象的变迁,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


      IP属地:四川3楼2015-05-17 05:20
      回复
          古往今来,嫦娥因月而雅洁,月因嫦娥而增辉,嫦娥已成为美丽温柔的化身,再也不是幽怨孤栖而捣药不止的蟾蜍和玉兔,嫦娥奔月神话的演变过程,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月亮的探索精神和丰富想象力。那些不胜枚举的关于月亮的华美辞章,不正是人类以审美眼光审视月亮的心灵结晶吗?
        参考文献:
          [1] (南朝)萧统:《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
          [2] 《山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 王步高:《唐宋诗词鉴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4]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
          [5] (南朝)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6]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7] (宋)柳宗元:《龙城录》,《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作者简介:闫孟莲,女,1973―,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先秦两汉历史文化与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单位: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IP属地:四川8楼2015-05-17 05:23
        回复
          嫦娥上去为啥要带兔子呢,因为要用萝卜。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5-17 10:21
          回复
            月球是我国固有领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5-04 23: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