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吧 关注:1,173,252贴子:13,050,950

【转】常熟老城影像:南门坛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常熟南门坛上,因明代洪武时曾建有城隍神坛而得名。至清末民初,坛上及其周边区域民居商铺林立,水陆交通发达,构成经营、休闲、生活元素共荣的市井商业文化街区。经过一年多规划论证,南门坛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项目已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

丰乐桥。南门坛上丰乐桥,建于明朝,重修于1934年。据说,当时桥上所用的水泥是专门从外国进口的。桥边上建有一座小楼,从前是茶楼,后经多次维修、保护,改为底楼经商、楼上住着人家。遗恨的是桥上“丰乐桥”三字于文革时期被毁,现在仅留下字的痕迹印。


IP属地:江苏1楼2015-05-16 20:35回复

    浴春池。南门坛上,平桥街55号的浴春池,建成于1921年,文革时期曾更名为人民浴室。浴池虽几经修缮,但至今还保留着最初的方形青砖池底、传统的洗澡流程和特色行规,还能寻觅到民国初期的痕迹,是常熟保存至今最早的浴室。2009年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市政府公布为“常熟市控制保护建筑”。


    IP属地:江苏2楼2015-05-16 20:3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得意楼。得意楼位于南门坛上君子弄和南新街交界处,建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为一座砖木结构的三层楼。其中君子弄街面阔3间11.7米,南新街面阔5间19.7米,占地面积约320平方米,为当时常熟最著名的茶楼。同治、光绪两代帝师翁同龢晚年常去该处品茗,并亲书“得意楼”三字做金字招牌,目前在墙壁上还能隐约见到“得意楼”牌名字迹。该楼在民国时期重修,“文革”后多次翻建。1970年至1978年10月,茶楼先后改为常熟国画社、常熟工艺美术厂、常熟画苑,1979年后经商至今。图:得意楼现状。小图:摄于1938年的得意


      IP属地:江苏4楼2015-05-16 20:37
      回复

        老三星副食品商店。南门坛上街区有一批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商业建筑,主要涉及餐饮、食品、洗浴、旅馆、典当、百货、会馆、医院等行业。尚存建于民国时规模较大、有名望的老字号老三星副食品商店(1949年8月前名号为老三星茶糖店),坐落于平桥街60号,二层楼建筑整体结构保存完好,已被列为“控制保护建筑”,目前该店仍在经营着老行当,老招牌格外显眼。


        IP属地:江苏6楼2015-05-16 20:39
        回复

          丰乐茶馆。常熟的茶馆,形成较早,清代乾隆年间(1780年)开设在南门坛上的“长兴”是常熟早期初具规模的茶馆。清末民初,常熟茶馆林立,聚友品茶蔚然成风。据民初(1918年)统计,城内外大小茶馆有60多家,光南门丰乐桥就有“福寿楼”“福园”“双福泉”“马家茶馆”“乐园”“升平楼”六家茶馆。旧时茶馆的品茗者,根据各自的身份和地位,相聚于固定的茶馆,各不相混。茶馆营业时间长,一般所谓“孵茶馆”的茶客,可以消磨时光,红茶吃到白开水,茶馆决不下逐客令。茶馆服务员称“堂倌”,挑水生炉、沏茶冲水一人兼。常熟人历代啜茶之风


          IP属地:江苏7楼2015-05-16 20:40
          回复

            永济桥。永济桥是常熟最长、最有特色的三孔石拱古桥,东西走向,横跨在南门外的元和塘上。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成于五十九年(1720年),由督粮道马逸姿捐俸及里民汪晋卿助捐建成。桥拱圈用纵联分节并列式砌置法,小孔7节,中孔11节。两坡各有26级台阶。全长43.8米,跨径28.6米,顶宽4.5米,桥堍宽6.6米,中孔高6.4米。在南北侧明柱上分别镌“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楹联,主孔石柱上刻有“阿弥陀佛”,是江南最具代表性的桥梁之一,1991年被常熟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


            IP属地:江苏8楼2015-05-16 20:40
            收起回复

              总马桥大街。旧时的常熟,除城中商业集中外,南门总马桥大街也算得上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区,是方圆几百里数得着的富庶之地。在这条不长的街道上,店铺集中,传统建筑与民国建筑相混,建筑多是两、三层店面房,沿街边展开。建筑底层为主要经营土特产品、杂货、钱币等的商行,上层为居住房间。街上每日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拉车的、赶集的、做各种小买卖的纷纷前来凑热闹,空气中弥漫着小吃的香味,各色物品令人目不暇接……上世纪70年代开始,老街商贸逐步衰落,但沿街土特产品、小百货铺等仍然兴旺。图:总马桥大街现状。


              IP属地:江苏11楼2015-05-16 20:42
              回复

                民国时期,常熟的饭店分布在城内外的有二十多家,南门坛上一带由于地处水陆交通要道,来往客商颇众,致使饭店生意红火,当时较有名的有“春心馆”“全家福”和“亚洲饭店”。1937年至1945年,抗战时期常熟沦陷后,日伪政府将南门坛上划为风化区,这里沦为“五多”地带,狂欢达旦,饭店出现了畸形兴旺。抗战胜利后,饭店在市场物价飞涨、币制贬值、兵痞滋扰、民生凋敝的社会中逐步趋向衰落。民国后期亚洲饭店歇业,原址大部分改为老三星茶糖店(1949年8月更名为老三星副食品商店至今)和其他。(本报资料图片)小图:今日亚洲饭店原址


                IP属地:江苏12楼2015-05-16 20:4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复明医院旧址。复明医院旧址坐落于南门坛上君子弄东段(穆家弄、平桥街口),是一座具有典型民国时期建筑风格的西洋双层小楼,也是常熟最早的眼科医院,建国后曾变更为联合诊所和虞山镇卫生院。图:复明医院旧址现状。


                  IP属地:江苏13楼2015-05-16 20:44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5-05-16 20:45
                    收起回复
                      照片弄的不错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5-05-16 20:48
                      收起回复
                        七八十年代的感觉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5-05-16 20:48
                        收起回复
                          黑白老照片呀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5-16 21:04
                          收起回复
                            @xin醉枫桥 @Jennie22 @也有情深处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5-05-16 21:50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毕竟千年福地多么富裕的一块的风水宝地啊!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5-05-16 22:2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