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兵法吧 关注:1,272贴子:13,946

浅论兵法中的“掎角之势”。

收藏回复

  • 124.132.170.*
读《三国演义》我们经常会看一支部队每到一处,并不集中在一处囤扎,而是往往分成两部分以上囤扎,互成掎角之势。那么什么是“掎角之势”呢?掎角之势就是拉腿扯角之意,也就是下拉你的腿,上扯你的角,让你全身使不出劲


1楼2008-05-12 09:46回复
    • 124.132.170.*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这掎角之势其实就是抢占要点,决定点,造成奇正之势,可以相互救援,相互策应。当一方受到敌人的攻击时,另一方可变成奇兵,或袭击敌人的后方,让敌人腹背受敌,有所顾忌;或去袭击敌人的要害之处,攻其必救,


    2楼2008-05-12 10:03
    回复
      2025-08-29 02:17: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24.132.170.*
      令敌人顾虑重重,不得不分兵防守,不能集中兵力,专心致志,协调一致地攻击我方一处,从而起到牵制,分散,瓦解敌人兵力的作用,达到保全自己实力,反败为胜的效果。其实质是孙子兵法中的“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理念在实战中的具体运用


      3楼2008-05-12 10:09
      回复
        • 124.132.170.*
        我们且不可小看了这掎角之势,作用大着呢,学问深着呢!
        这条计策的应用范围是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才有效,如果敌人在兵力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将我的掎角之势的兵力全部团团包围,来个水泄不通,则此计无效果


        4楼2008-05-12 10:19
        回复
          • 124.132.170.*
          三国演义中的失街亭那节,马谡和陈平倒也是分开囤扎,一个上了山,一个当路口扎营,结果被司马懿的优势兵力团团围住,蜀兵势穷力孤,任凭马陈二人如何督促,士兵就是不敢拼杀,最后不得不上演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悲剧


          5楼2008-05-12 14:42
          回复
            • 124.132.170.*
            可见,任何高超的谋略都是有适用条件,适用范围的,都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做合适的事情。孙子兵法上说的:“夫兵形象水……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实乃颠扑不破的真理


            6楼2008-05-12 14:54
            回复
              三国陈宫曾劝吕布出城,陈公守成.曰;此为犄角..曹攻吕则陈袭曹后,攻陈则吕袭曹后.


              IP属地:山东禁言 |7楼2008-05-12 21:31
              回复
                可惜吕未采纳


                IP属地:山东禁言 |8楼2008-05-12 21:31
                回复
                  2025-08-29 02:11: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24.132.170.*
                  吕布听了的话,那就不是吕布了。此公有勇无谋,临事优柔寡断,在诸侯混战的年代,争于智与力而不仅仅争于力,很难生存,只有死路一条。(5楼陈平改王平,记忆有误,抱歉。楼主注。)


                  9楼2008-05-13 08:12
                  回复
                    • 124.132.170.*
                    吕布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光顾及爱妻娇妾的感受,不听陈宫之言,坐失良机,终于被曹操所擒,断送了性命。如果听从了陈的建议,布置成掎角之势,也不至如此。他本来就不讲义气,反复无常,靠外援就不可能,自己再不施计用谋,就更不可救药了


                    10楼2008-05-13 14:34
                    回复
                      • 202.74.105.*
                      历史上的人和事,偶然与必然并寸.人言刘邦战胜项羽夺取天下是必然的,但刘邦数次死里逃生又做何解释?刘被项围困,但老天吹来一阵黄风吹散项军阵,刘邦逃窜..........


                      11楼2008-05-13 17:40
                      回复
                        • 124.132.172.*
                        11楼说的情况就应了孔明那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作为将领,不管会不会成功,都要积极谋划,如果老天成就,偶然就会变成必然,就会成功;如果老天不成就,那就不成功。但是如果不采取措施,不去谋划,老天就是想配合,也不会成功


                        12楼2008-05-13 17:51
                        回复
                          • 124.132.172.*
                          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叫作《狩猎者》,一队八路军在阻击日军,其中八路军的一位老班长就很懂掎角之势,虽然他并没意识到,但是他会用。他带领几个战士在阵地左侧的一片树林中埋伏好,等日军冲过去后进行狙击战,给日军以出其不意的杀伤.


                          13楼2008-05-14 15:01
                          回复
                            • 123.129.169.*
                            现代战争仍然需要部署“掎角之势”。因为集中兵力的原则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而发生了质的变化。兵力不能再集中,而是分散配置,相互救援,互成掎角之势。否则越集中会越危险,越易被歼灭


                            14楼2008-05-22 11:20
                            回复
                              2025-08-29 02:05: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23.129.169.*
                              要形成很多分散配置的作战单元,运用高科技装备,进行火力,打击点的集中,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形成打击优势,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集中的是效能,而不是兵力,兵力是要分散配置的。形人而我无形


                              15楼2008-05-22 11: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