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做的两把,181公分,50磅,软片片,另一把174公分,78磅,这不是层压,磅数都不准,用久了往下掉,冬天又往上跑。
最近问我问题的不少,三言两语应付了事,不是不愿细讲,杂事多,很忙,盲,茫,小弟毫无商业考量,没必要三缄其口,况且造角弓不过是小打小闹的工艺,和铁雕,牙雕,粉彩锦上添花,织锦,缂丝,苏绣相比完全不同档次。再说,如果公开方法马上就被学走,就被超越了,这门技艺的等级能高到哪去? 有些问题都是重复的,在这里统一回覆,以下叙述仅适用於清弓与长稍弓,其余弓种差异太大。只要能达到目的,方法没有对与错,我的方法能做出这样的东西,仅供参考,自行斟酌,不论如何涉猎要广泛,更要多做,英文还行Adam的书就买来看,若你想做土弓那是绝对必要,ATARN论坛上有做角弓的文章最好也全挖出来,不少人重复同样的错误,成都弓箭制作报告基本上都没讲到重点。
先回答一个最常被问的问题,为什麼我只做清弓? 我是有做长稍弓(元弓)的,只是没放上来,但主要还是清弓,我不是满洲人,对大清帝国也没什麼憧憬,单纯喜欢仿古董,清弓有相当的存世量可供参考,可”明弓”一把都没有,怎麼仿?只能看图说故事,内部结构没人说的准,土耳其弓的横断面是很特殊的,若没有古董,谁猜得出来? 仿能仿皮仿肉,精随不容易仿,清弓好做吗? 有实物在那里,做起来就绑手绑脚,做小稍弓就随心所欲,我说它是它就是了。
弓仿完了还有弓囊箭袋,轻宫武备上每件撒袋配件都可以搞死人,仿不完的,我先搞好这一块,其余弓种有的是其他专家,Adam的土耳其(会做标准土弓的不只他一位,但装饰目前无人能及),张育华的仿明弓和元弓,Lukas的tartar和螃蟹,都做到精了,我想要直接订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