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7月21日18:57 南方都市报
虽然多年来深受“花粉症”的困扰,但张栩硬是拼到夺取“花魁”的一天。
张栩简介
1980年1月20日出生于中国台北,10岁成为林海峰的关门弟子。1994年入段,2003年升为八段。本月初,在日本历史最为悠久的本因坊战七番胜负第6局比赛中,张栩执黑9目半战
胜加藤正夫本因坊,成为新一期本因坊头衔拥有者,并晋升为九段。2001年,张栩首次打入本因坊决赛,但挑战失败。
由初段升为九段,张栩仅花了9年又3个月,这也创造了日本最快的升段纪录。去年初,他还赢得NHK杯和新人王围棋赛的冠军。
一段时间以来,张栩是日本乃至世界棋坛一大焦点。本月11日,这位旅日华人棋士成就日本三大棋战之一的本因坊,成为继林海峰、王铭琬之后第三位加冕本因坊的华裔棋手,并成功晋升为日本最年轻的九段高手。一位年仅23岁的新锐崛起,为日渐老化的日本棋坛注入新的活力。近日,记者通过越洋电话,与这位备受瞩目的年轻棋士进行了一次“昂贵”的交谈。
不太流利的汉语,有点另类的表述方式,张栩给人的感觉很日本化。他为人谦虚,甚至谦卑,即使在礼节繁琐的日本,也绝对属重礼之人。据说出于尊重对手,每逢比赛他都提前到场,认真擦拭棋盘、棋子。接受采访时,他总是认真听你把话讲完,稍稍停顿后再作答,而且永远先肯定你的观点,然后附和着表明态度,无论你所说的是对或错。他似乎从来没有主见,一切任凭你的发落。
头衔只是虚名
记者:前几天你得了本因坊头衔,我向你表示祝贺。
张栩:这个……嗯……这个……
记者:怎么是这种反应呢?你应该兴奋一点才是(笑)!
张栩:是吗?应该显出高兴的样子才对吧?抱歉,失礼了!但无论如何,(我的)感觉很平常,实在尽力了,也开心不起来,实在抱歉来着。
记者:难道本因坊头衔不是让日本棋手心潮澎湃的吗?
张栩:是的,本因坊是我梦寐以求的,多年来一直想得到。但现在心里觉得平静得很。从九州回到东京,乘了长途的飞机,带着很多行李。步出羽田机场正是风起,突然想到头衔只是虚名。(得了)其实也不过如此。
记者:你都赢了,说起头衔来自然蛮不在乎?
张栩:这样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下棋难道不是应该有赢有输吗?下棋的意义大概就在输赢之间吧?所谓头衔,不过如此吧。头衔得到了,棋就下完了。
用功没有理由
记者:毕竟这是你努力多年的成绩。你那么用功,不就是为了赢棋吗?
张栩:说来也是。但用功无非为了变得更强,为了赢棋吧。假如过去不那么用功,也许得不到头衔,或者胜场没那么多。但那又有什么了不起呢?只要在下棋,不都挺好的吗?这个实在搞不清楚……(这句话记者也没搞清楚,他好像在说,赢棋只属于过去,自己应该考虑的是下一盘比赛。)
记者:你刚才说用功的意义也不大明白。
张栩:不大明白?可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啊,包括头衔。既然现在已经如此,我就要努力地弈出下一手吧,这是应该做的、惟一可以做的吧,这是无可选择的事啊!
记者:最近给林海峰老师打过电话吧,本因坊赛事期间老师如何指点你的?下一步的目标如何?
张栩:打过了,但老师不在家,到新宿还是山形(日本地名)旅行去了吧,我们(张栩和林海峰之子)找不到他。林老师知道本因坊的事,他说最近(我)运气好得很,所以我要加紧用功。平常每周都跟林老师检讨(研究)来着,但赛事期间林老师没指点我。下一步的目标……多用功。
身体仍然不好
记者:听说你解死活题很快,别人思考三分钟才解决的问题,你可能几秒钟就“搞定”了。
张栩:是的,我想写一本书。当然不是现在,等我老了以后,我会把我解题的秘诀公之于众。
记者:今年亚洲杯团体赛上,你战胜了李昌镐,是不是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