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晚了,很困,又戒烟了,没东西提神,所以语无伦次地闲聊两句吧。
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就是91年就有了《小王子》的译本,但是在2000年前后这部作品才风靡中国,为什么有一个十年空白呢?大概的原因我分析是:91年十岁的人2000年以后刚刚开始颖悟感情,走向成熟,91年20岁的人2000年才基本有了一定生活资源,有精神余地去感受了,所以才有个十年空白,十年寂寥。91年这本书是没有基本读者群的。
为什么我建议大家最好先看一下《人的大地》?因为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的背后有异常沉重的东西,生命几乎不堪承受之重。很多人看了《小王子》很感动,因为写得太好了,除非特别感情麻木的人,不太会例外。但在创作上能去接近到这个水准,就是另外一码事了。我们大陆现在很多写童话的写手,很多人想去寻找这个境界,为赋新词强说愁,办不到,因为这样深厚的人文精神,一个作家四十岁以下、没有二十年的酝酿和思考、对人生的感受,不可能去接近这种境界。即使是四十岁以上的作家,还要保持心灵的纯真,这在中国也基本上不可能。
《小王子)表面上是特别清澈飘逸闪亮的彩虹一样的作品,他的后面是异常沉重的东西,什么叫举重若轻?什么叫精华?圣埃克苏佩里就是这个境界。纯真是大海凝缩过滤成一杯纯洁无瑕的净水,绝对不是硬挤出来的几滴眼泪。在中国,没有几个作家明白这个道理。不谈他们也罢。
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就是91年就有了《小王子》的译本,但是在2000年前后这部作品才风靡中国,为什么有一个十年空白呢?大概的原因我分析是:91年十岁的人2000年以后刚刚开始颖悟感情,走向成熟,91年20岁的人2000年才基本有了一定生活资源,有精神余地去感受了,所以才有个十年空白,十年寂寥。91年这本书是没有基本读者群的。
为什么我建议大家最好先看一下《人的大地》?因为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的背后有异常沉重的东西,生命几乎不堪承受之重。很多人看了《小王子》很感动,因为写得太好了,除非特别感情麻木的人,不太会例外。但在创作上能去接近到这个水准,就是另外一码事了。我们大陆现在很多写童话的写手,很多人想去寻找这个境界,为赋新词强说愁,办不到,因为这样深厚的人文精神,一个作家四十岁以下、没有二十年的酝酿和思考、对人生的感受,不可能去接近这种境界。即使是四十岁以上的作家,还要保持心灵的纯真,这在中国也基本上不可能。
《小王子)表面上是特别清澈飘逸闪亮的彩虹一样的作品,他的后面是异常沉重的东西,什么叫举重若轻?什么叫精华?圣埃克苏佩里就是这个境界。纯真是大海凝缩过滤成一杯纯洁无瑕的净水,绝对不是硬挤出来的几滴眼泪。在中国,没有几个作家明白这个道理。不谈他们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