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舷侧炮门舰在海战时只能用单舷的炮指向目标,射界也受限制,于是从1870年代起,俄国造船家A.B.斯捷潘诺夫、C.K.杰维茨基和A.B.波波夫开始设计类似”莫尼多尔”号的小型炮塔舰。在建造一级小型浅水炮舰和4级小型岸防炮舰后,1869年卡列尔尼岛工厂开工建造的A.A.波波夫中将主持设计的”彼得大帝”号一跃而为万吨以上的远洋炮塔舰。”彼得大帝”号于1876年完工加入波罗的海舰队,成为俄国海军的第一艘装甲战舰。其设计布局类似英国”蹂躏”号(1873年完工),两座305毫米双联前装炮塔装在桌台状的中央船楼前后中线上。铁制船体水线装甲带为厚559毫米的木材,两面镶厚178毫米的锻造装甲板。动力为机车型的烧煤锅炉,蒸汽机功率8250马力,两轴推进,航速14节。由于干舷太低,仅2.4米,所以抗浪性很差。”彼得大帝”号是俄国第一艘没有风帆设备的大型装甲舰,完工时号称世界最强大的军舰,由于没有继续建造同类战舰,在此后15年中它也是俄国波罗的海舰队最强大的军舰。它在1907年改为炮术训练舰,1917年革命后易名”共和国”号,于1922年拆毁。
这似乎是俄国方面出的模型,封面图。可以看出彼得大帝类似于我国定镇两舰,都是典型的木壳铁甲,船面旋台铁甲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