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游记》
早春三月,晓雨初霁,清风和煦。偶得一日之闲,于家百无聊赖。时闻窗外鸟鸣莺啼,见繁花锦簇,绿树萌荫。遂唤友推门出户,入山寻春。
适才小雨初过,道路湿滑,行途微艰。至山脚,有新草出泥,野花傍树,青苔覆石。又见落花剩水,影射日光,宛如粒粒珍珠,耀眼夺目。林中有鸟雀觅食,惊于游人脚步,四散而飞。
复前行,一路而来,耳畔鸟鸣之声,风动树声,游人语声,混之为一,回响不绝。
与友沿途说笑,忽而已至山腰。山中见一溪水,清澈见底。其中有人手捧饮之,或折一绿叶,叠如斗状,舀之而饮。友见之曰:“已行多时,口中干涩,不如前去同饮?”吾点头而应。遂行至溪边,挽袖捧之而饮,溪水微甜清冽,入之解渴。
饮水毕,已近晌午。林中树枝交错,隐蔽日光,余辉穿隙,枝影错落。且有光点落于石上,便与友择石小息,再复前行。
闲息之中,友问吾曰:“人生短短一世,该如何而活?”答曰:“人生在世,不应为功名所累,为生计所劳。勿因醉心于虚荣,迷失本真。勿因亡命于生计,空乏其体。当学陶公、醉翁,释情于山水,放怀于田间。淡泊名利,宁静致远。隔离丝竹乱耳,忘却案牍劳形。放逐心境,濯洗铅华。”友闻之,拍手称赞,笑曰:“汝与吾心之所向,道之所同。无愧于知己之友。”
语毕,本欲复行,然友忽记一事未果,遂返。急行山下,与友挥手辞别。返家,于灯下抒笔而记之。
(渣作,勿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