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麦文威微博,文章原发表于第173期RE:SPECT音乐杂志纸谈音乐"踏着Beyond的轨迹"系列。杂志在香港麦文威的场地自行车门店免费传阅。
早前聆听“飞鸟侠(Birdman)”的Sound Track,Sound Track中那近乎全由鼓声构成的音乐映像效果叫笔者想起Beyond的《铁马骝》。《铁马骝》原名来自一部1977年由陈观泰执导的武侠电影,而在《Sound》大碟推出前两年(即1993年)另有一套叫《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的武侠片上画,相信Beyond 《铁马骝》歌名的灵感与这两套电影有关。
纯音乐作品《铁马骝》是《Sound》大碟的开场作,“入屋”(转载者按:走向地上,开始商业运作)后的Beyond大碟带有较多的商业计算,纯音乐作品已十分罕有,把纯音乐放在大碟的第一音轨这种如国外乐队大碟的处理手法是Beyond的第一次。倾听到《铁马骝》,加上看着《Sound》那没有Beyond成员样子的唱片封面,当时的我暗自惊喜——Beyond的作品,与商业元素已愈来愈远了
全长一分多钟的《铁马骝》为一首以鼓主导的作品,初次聆听时笔者直觉其狂风扫落叶的鼓击就如曲名《铁马骝》般,像只马骝(转载者按:马骝,即猴子)在四处疾走,气势有如1991年演唱会叶世荣的架子鼓独奏。看着曲名,配合《铁马骝》放在《Sound》这张以车库摇滚和硬摇滚为主轴的大碟中,笔者第一个影像是涅槃乐队的经典大碟《Nevermind》(1991)碟背那只马骝。用车库摇滚的脉络去理解作品,《铁马骝》在《Sound》中是一个不错的暖场曲。然而,若我们把《铁马骝》和《Sound》的车库摇滚风格抽离,会发觉《铁马骝》包括的东西比想象中更多。

细心聆听《铁马骝》,我们不难发现鼓击部分由两组鼓声组成:一组为真鼓,一组为电鼓,两鼓以不同的质感在时间轴上交错穿插,鼓花四溅,但这并不是作品的全部:《铁马骝》最精彩之处,在于其失控的鼓声后面,盖着的是一层薄薄的电声,和偶尔而来,像括吉他的声音:那层带着固定旋律的电声漫不经心、气定神闲、冷眼旁观,重复得近乎进入催眠的恍惚状态,和前线那炽热澎湃的鼓花形成近乎精神分裂的强烈对比——这种处理手法与当时一味讲求能量,音乐粗枝大叶的车库摇滚并不相同,反而近似当时的一些电子作品如电音狂人Aphex Twin的IDM(Intelligent Dance Music(转载者按:即“智能舞曲曲风”))作品——在Aphex Twin的大碟《I Care Because You Do》(1995)中,一层歇斯底里的电鼓声,背后藏着一层薄薄的氛围电音,其结构与《铁马骝》是异曲同工:不同的是Beyond的鼓用的是摇滚语言,Aphex Twin却用的是Techno(高科技)语言。听完Aphex Twin的《I Care Because You Do》,再用电子心态返听《铁马骝》,我们会发现《铁马骝》那没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音乐,和音乐所营造的空间感,根本就与氛围音乐的精神同出一辙——《铁马骝》表面上是近乎金属/车库摇滚的鼓独奏,骨子里流着的,却是电子音乐的血。

以往笔者常一刀切地认为《Sound》是车库摇滚,《请将手放开》是英伦风格,Beyond到《惊喜》时期才引入电子音乐,但其实Beyond已在三人时期的首两张大碟中为日后的电子元素留下了伏笔:《二楼后座》里的《冷雨没暂停》、《Sound》的《铁马骝》,这种声音、质感和对音乐的思考模式,一步一步把Beyond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
《铁马骝》,绝不只是一首过场音乐。
铁马骝 - Beyond
早前聆听“飞鸟侠(Birdman)”的Sound Track,Sound Track中那近乎全由鼓声构成的音乐映像效果叫笔者想起Beyond的《铁马骝》。《铁马骝》原名来自一部1977年由陈观泰执导的武侠电影,而在《Sound》大碟推出前两年(即1993年)另有一套叫《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的武侠片上画,相信Beyond 《铁马骝》歌名的灵感与这两套电影有关。
纯音乐作品《铁马骝》是《Sound》大碟的开场作,“入屋”(转载者按:走向地上,开始商业运作)后的Beyond大碟带有较多的商业计算,纯音乐作品已十分罕有,把纯音乐放在大碟的第一音轨这种如国外乐队大碟的处理手法是Beyond的第一次。倾听到《铁马骝》,加上看着《Sound》那没有Beyond成员样子的唱片封面,当时的我暗自惊喜——Beyond的作品,与商业元素已愈来愈远了
全长一分多钟的《铁马骝》为一首以鼓主导的作品,初次聆听时笔者直觉其狂风扫落叶的鼓击就如曲名《铁马骝》般,像只马骝(转载者按:马骝,即猴子)在四处疾走,气势有如1991年演唱会叶世荣的架子鼓独奏。看着曲名,配合《铁马骝》放在《Sound》这张以车库摇滚和硬摇滚为主轴的大碟中,笔者第一个影像是涅槃乐队的经典大碟《Nevermind》(1991)碟背那只马骝。用车库摇滚的脉络去理解作品,《铁马骝》在《Sound》中是一个不错的暖场曲。然而,若我们把《铁马骝》和《Sound》的车库摇滚风格抽离,会发觉《铁马骝》包括的东西比想象中更多。

细心聆听《铁马骝》,我们不难发现鼓击部分由两组鼓声组成:一组为真鼓,一组为电鼓,两鼓以不同的质感在时间轴上交错穿插,鼓花四溅,但这并不是作品的全部:《铁马骝》最精彩之处,在于其失控的鼓声后面,盖着的是一层薄薄的电声,和偶尔而来,像括吉他的声音:那层带着固定旋律的电声漫不经心、气定神闲、冷眼旁观,重复得近乎进入催眠的恍惚状态,和前线那炽热澎湃的鼓花形成近乎精神分裂的强烈对比——这种处理手法与当时一味讲求能量,音乐粗枝大叶的车库摇滚并不相同,反而近似当时的一些电子作品如电音狂人Aphex Twin的IDM(Intelligent Dance Music(转载者按:即“智能舞曲曲风”))作品——在Aphex Twin的大碟《I Care Because You Do》(1995)中,一层歇斯底里的电鼓声,背后藏着一层薄薄的氛围电音,其结构与《铁马骝》是异曲同工:不同的是Beyond的鼓用的是摇滚语言,Aphex Twin却用的是Techno(高科技)语言。听完Aphex Twin的《I Care Because You Do》,再用电子心态返听《铁马骝》,我们会发现《铁马骝》那没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音乐,和音乐所营造的空间感,根本就与氛围音乐的精神同出一辙——《铁马骝》表面上是近乎金属/车库摇滚的鼓独奏,骨子里流着的,却是电子音乐的血。

以往笔者常一刀切地认为《Sound》是车库摇滚,《请将手放开》是英伦风格,Beyond到《惊喜》时期才引入电子音乐,但其实Beyond已在三人时期的首两张大碟中为日后的电子元素留下了伏笔:《二楼后座》里的《冷雨没暂停》、《Sound》的《铁马骝》,这种声音、质感和对音乐的思考模式,一步一步把Beyond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
《铁马骝》,绝不只是一首过场音乐。
铁马骝 - Beyo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