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吧 关注:224贴子:3,044
  • 1回复贴,共1

苏州方言(老苏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外地人都公认苏州话“糯”,称为“吴侬软语”。最为经典的一句评语是“宁和苏州人相骂,勿跟常熟人白话”,意谓常熟话硬,苏州话软。后来泛化了,后半句中的常熟人,有说山东人的,也有说宁波人的,总之是以外地话的硬来衬苏州话的软。有说滑稽的夸张苏州话的软,说苏州人叫“好婆啊”三个字,头要从左至右摇三摇。  

  苏州话为什么这么软?有人说水土使然。我看不见得,温山软水的地方不独苏州有,但人家说话都不如苏州这般软,我想原因应在人身上,在发音方法上。这个,要由专家去考证了。  

  吴方言中,苏州话最有代表性了。苏州话俗称“苏白”,苏州人自称为“苏州闲话”。苏州话的范围,一般来说,应包括苏州城区、原苏州郊区(今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和原吴县(今苏州吴中区)的范围,但三地的话也有明显的区别,如“你”,苏州城里读“亻奈”,而吴中区有的地方却读“nei”(入声);“东”,苏州城里读“冬”,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却有地方发“灯”的音。  

  苏州话中有趣现象之一就是不少语言中保存着古代的称谓。譬如新郎和新娘,苏州人叫“新官人”和“新娘子”(或“新娘娘”),吴中区亦同;太仓还要好,官人和娘子不仅指称新人,还称呼日常的夫妻,比如甲向乙介绍某家夫妻就这么说:“喏,赵家个小官人做木匠,伊个娘子么,是裁缝。”和我们在京剧、越剧等古装剧中听到的称呼几乎完全一样。  

  还有一个现象颇有趣,同为吴语区,无锡人“洗”用得多,如洗澡、洗脸,很典型的一段上海说唱里就有这么几句:“先生,伲洗洗了吧?伲今朝勿洗么明朝盒要洗格或。”记得当时我们听了是哈哈大笑。因为,“洗”和“死”谐音哪。而苏州人不用“洗”这个词,凡用洗的地方都改用其它动词来代替,如汏头、揩身、擦背、拖膀、浴等等。也亏他们想得出这些动词。  

  苏州闲话的有味道,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平常的家常俚语,这种经过民间无数人口上锻炼的语言充满了机智和恢谐,而且极富形象性,这方面,苏州的“谚语”极具代表性。苏州的谚语可分两大类,一类自然现象,一类社会现象。自然现象中以农谚居多,这和中国农耕社会特别长、积淀厚有关。随便举几个例子:  

  “东南风,暖烘烘;东北风,雨淞淞;西南风,阴洞洞;西北风,落雪像牵砻。”这是苏州人对天气现象的规律性的总结,很形象。  

  “廿七廿八吹得庙门开,螺蛳蚌蚬哭哀哀。”这是说二月廿七廿八有南风,主旱。天一旱,那螺蛳等水族自然要有灭顶之哀了。反映社会现象的内容要广泛得多,如“坐得正,立得稳,哪怕和尚师姑合板凳”,这比“脚正不怕鞋歪”要生动得多了。  

  又如“描金箱子白铜锁,外头好看里厢空”;“看人挑担勿吃力,自家挑担步步歇”。这都是比喻一种道理。还有讲一种人生哲学的,十分坦白,有趣,叫“吃得过,臭乳腐;着得过,老粗布;困得过,稻柴铺”,我看这一定出自一位阅尽人生的老农之口。“吃尽天边盐好,走尽天边娘好”,这句大白话也可以作至理名言哉。  

  谚语中也多用夸张手法,如这一句“孛篮大葛水花,扫帚大葛尾巴,捞起来一只糠虾。”看了让人发笑,这是讽刺言大于行,现在叫“浪头大”那种人的。阿有趣?这些谚语还有一个共同点:句尾多押韵,所以讲起来容易上口,也便于记,这里都有口头语言家的才智在里面呢。  

  还可顺便一提的是苏州的歇后语,也颇有趣味。如“汤罐里笃鸭―――独出张嘴”,这比“宜兴夜壶”那句要文雅点吧。又如“脚炉盖当镜子―――看穿”;“额角头浪搁扁担―――头挑,这些都充溢着一种坊间市民的机智与幽默感。  

  当然,苏州话有趣有味的还有绕口令和儿歌,但那要另文再述了。下面先请欣赏苏州方言。  

       

  
  十恶不赦———行为违反常理,但程度很轻,有时还针对行为滑稽的人(中性义) 
  恶形恶状———对行为轻佻或看着不太顺眼的人或事,有时指一种无法形容的感觉 
  贼头狗脑———做事、说话不大方 
  痴头怪脑———疯疯癫癫,指兴奋状 
  七歪八扯———多指穿戴不整齐 
  瞎七搭八———胡说八道 
  神志糊之———稀里糊涂 
  奇出怪样———与众不同的怪僻行为 
  稀奇百怪———少见 
  冷面滑稽;发噱———幽默 
  撩撩出出———惹是生非 
  像腔———说话、做事有模有样 
  触腔———看不惯的言行 
  触气———不喜欢的人和事 
  惹气———不满意对方言语 
  贼腔———多指长相,也指行为不端 
  登样———模样俊俏 
  时露———时髦 
  相道———行为 
  道伴———朋友 
  硬劲———强扭 
  厌气———寂寞 
  窝心———高兴、满意 
  讲争———说话 
  赛过———一物相同于另一物 
  转来———回来 
  转去———回去 
  物事———东西 
  夹嘴舌———搬弄是非 
  拌嘴舌———吵架咬 
  耳朵———说悄悄话 
  额骨头———运气好 
  狼形———吃东西不文明 
  莽猛———不讲理 
  七牵———不会料理 
  独头———一意孤行 
  实头———真是这样 
  摸———动作、做事慢 
  斗———浮躁 
  怨———心情不好 
  泱———高傲、得意状 
  踌———多愁多虑 
  泥———办事不果断 
  会———为人圆滑 
  呆(ai)———待人接物不灵活 
  僵———糟糕 
  暗———不愿暴露真实思想 
  繁———话多、不得要领 
  缠———理解对方的话不正确 
  缠不清———反应慢,不灵敏 
  缠得落———指责提不合理要求的人 
  不连牵———说话、办事都不上规矩 
  一家头———一个人 
  一家门———全家 
  马前健———抢着做事 
  十句九哆落,一句不着落———虚伪,不讲真话。(“一句不着落”是双关语) 



1楼2008-04-24 19:48回复
    土老爷什么意思


    IP属地:山东2楼2010-02-14 22: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