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传统文化社团...吧 关注:6贴子:130
  • 6回复贴,共1

晚安诗词集合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3-08 23:42回复
    【晚安诗词*先秦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经·周南·桃夭》
    『夭夭:毛传、朱熹《诗集传》都认为是“少壮”、“少好”之貌。
    室家:朱熹《诗集传》:“室谓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
    蕡(fén):旧训肥大,而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谓“蕡 ”与 “颁”等通,音义并同“斑”,亦通。』
    『这是一首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据《周礼》云:“仲春,令会男女。”朱熹《诗集传》云:“然则桃之有华,正婚姻之时也”』
    据《先秦诗鉴赏辞典》
    编辑:臻蓁
    欢迎转发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3-08 23:42
    回复
      2025-08-15 13:37: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晚安诗词*先秦诗】
      彼茁者葭,壹发五豝(bā),于嗟乎驺(zōu)虞!
      彼茁者蓬,壹发五豵(zōng),于嗟乎驺虞!
      ——《诗经·召南· 驺虞》
      『 豝(bā):母猪
      驺(zōu)虞:一说猎人,一说义兽,一说兽官
      豵(zōng):小猪 』
      『对于这首诗的主旨,《毛诗序》认为是歌颂文王教化的诗作,朱熹《诗集传》发挥此义,宣传“诗教”。旧说另有乐贤者众多、怨生不逢时、赞驺虞称职等说。今人高亨《诗经今注》、袁梅《诗经译注》则认为是小奴隶位奴隶主放猪,经常受到驺虞(猎官名)监视欺凌有感而作。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本诗是赞美猎人的诗歌。
      分歧主要源于对“驺虞”一词的理解。』
      据《先秦诗鉴赏辞典》
      编辑:臻蓁
      欢迎转发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3-09 23:33
      回复
        【晚安诗词*先秦诗】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尤兮。
        絺chī兮綌xì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诗经·邶风·绿衣》
        『女:同“汝” 古:通“故”
        俾:使。
        絺chī:细葛布,也指细葛布衣服。 綌xì:粗葛布,也指粗葛布衣服。
        凄其,同“凄凄”』
        『这是一首怀念亡故妻子的诗,自古以来睹物思人的悼亡诗很多,但第一首应为《绿衣》。
        旧说谓诗的主旨是卫庄姜伤己,今不取其说。』
        据《先秦诗鉴赏辞典》
        编辑:臻蓁
        欢迎转发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3-12 14:07
        回复
          【晚安诗词*先秦诗】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jié之颃háng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上下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之,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xù寡人。
          ——《诗经·邶风·燕燕》
          『燕燕:燕子,古人喜用重言,故称。
          差池:意同参差
          颉jié: 向下飞 颃háng:向上飞
          先君:已故的国君 』
          『这是诗经中极优美的抒情篇章,中国诗史上最早的送别之作。《燕燕》之后,“瞻望弗及”和“伫立以泣”成了表现惜别情境的原型意象,反复出现在历代送别诗中。』
          据《先秦诗鉴赏辞典》
          编辑:臻蓁
          欢迎转发~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3-13 00:01
          回复
            【晚安诗词*先秦诗】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邶风·式微》
            『式:语助词。微:(日光)衰微
            故:事
            躬:身体』
            『关于本诗主旨,《毛诗序》说是黎候为狄所逐,流亡于卫,其臣作此劝他归国。刘向《列女传》说是卫侯之女嫁黎国庄公,却不为其所纳,她则赋此以明志。二说均无史实佐证,有牵强附会之嫌。余冠英认为“这是苦于劳役的人所发的怨声”(《诗经选》)
            由于《毛诗序》将此诗解说成劝归,历代学诗者又都以毛说为主,式微一词逐渐衍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归隐”意象,如唐王维“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渭川田家》)』
            据《先秦诗鉴赏辞典》
            编辑:臻蓁(手打错字难免,发现请私戳改正)
            欢迎转发~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3-16 00:05
            回复
              【晚安诗词*先秦诗】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鄘风·相鼠》
              『相:观看
              止:假借为“耻”,郑笺释为“容止”亦通。
              俟sì:等
              遄chuán:速 』
              『本诗古有二说:《毛诗序》认为是刺在位者无礼仪,班固《白虎通义·谏诤篇》则认为是“妻谏夫之诗”。后世学人多取毛序郑笺之说。』
              据《先秦诗鉴赏辞典》
              编辑:臻蓁(手打错字难免,发现请私戳改正)
              欢迎转发~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3-16 21: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