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哼,LZ确实是从山吧来的~(确切地说是两头混,平时越野党,冬天山马党)不过不要喷我
因为平时越野比较多,车艹得相当狠,零件也就特别吃保养。一方面考虑经济原因(LZ在国外,单车保养收费特别高。本贴中的流程做下来估计至少值60美金,不开玩笑。),另一方面LZ的性格就是不放心别人动手的那种,在关键零件的保养上只有亲力亲为我才觉得踏实,所以自己觉得在零件维护保养方面还算是有一定经验
这次就斗胆发个教程,也方便骑吧有自己动手保养爱车想法的小伙伴~~
这次需要保养的是Rockshox XC30,油簧配置,定位上属于入门级XC叉,这个级别的前叉骑行吧里在用的小伙伴应该也不少吧
保养的原因当然不止是为了发帖水经验。。。主要是为了解决油路润度不足的问题。XC30的性能还是相当不错的,钢簧的特点就是手感细腻线性优秀,舒适度非常好。但是由于设计原因(后面仔细说),30油路的润度,确切地说是回弹阻尼活塞的润度有先天问题。这次就是试图通过拆解油路润滑活塞和衬套来解决这个毛病。
1. 开工~~首先,叉子登场~需要的工具有:5号内六角扳手一根拆底桶螺丝(XC30是隐藏式叉脚,需要加长扳手),24mm套筒扳手一副拆叉肩结构(应该是24mm。。。这个有点忘了,反正是RS的统一标准),锤子一个(最好是胶锤,不在意的话铁锤也能干活),杯子一个,针筒一个,以及15wt阻尼油(作为底桶油)。如果需要换前叉油的话,记得再准备好5wt的阻尼油约120ml。
图片来自:fredricfei的百度相册
2. 把叉脚的龟兔调节旋钮拔下来。硬拔就好了~没任何技术含量。这个旋钮其实是个2.5号内六角,待会儿可以拆叉肩旋钮用。
图片来自:fredricfei的百度相册3. 接着把叉脚的螺丝旋松,注意先不要拧下来。接着对着旋松的螺丝小心地捶打,力量要适中,不要过分使劲,直到把内管固定结构给敲出来,手感可以感觉得到。在内管松脱之后,把螺母旋下来,收好。
图片来自:fredricfei的百度相册
图片来自:fredricfei的百度相册
图片来自:fredricfei的百度相册
4. 接着拔出内管,这时会有底桶油流出,注意接好,不要搞得到处都是~~弹簧侧的油量会更大一些。
图片来自:fredricfei的百度相册
5. 由于这次是针对油路的保养,弹簧侧结构我们就不动了。而且说实话,钢簧也没什么好保养的,这点很省心~~~LZ另外一根主力叉子reba是正负气室结构,在气室保养上就比较费功夫,而且双气嘴双气室结构本身就容易出问题。。。下次绝对不再用双气嘴正负气的叉子了
烦心死了。。。
下面这张图是给大家一个反面教材。。。这个黑色的卡扣我给拆下来了,但事实上这一步并不必要,反而这玩意又难拆又难装,而且没有工具可用。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从这个设计来看XC30的可维护性并不是非常高,从内管下方无法进行拆卸保养。。。相比之下Reba虽然更吃保养,但气室和阻尼油路的封装是用的卡簧,使用合适的工具便可以轻松彻底的拆卸。当然,Fox和X-fusion的螺纹封装从工艺上会更好一些,RS的做工相对比较简陋
图片来自:fredricfei的百度相册
6. 本来想从下面拔活塞,但根据这个结构看来是不可能了。。。只能从叉肩处动手。用套筒拧开叉肩盖,小心地拔出压缩阻尼部件(这东西有密封圈,比较紧),然后把阻尼油倒出。由于今天没打算换油,就直接用杯子接着,待会儿再倒回去就好了。可以看出油已经是比较脏了。。。好在XC30用的turnkey阻尼因为没有压缩阻尼和解锁阀值调节,相对没有高端的motion control那么挑油,以后有空的时候再换吧。
图片来自:fredricfei的百度相册
7. 看看turnkey压缩阻尼~~这玩意儿结构简单也没啥特别的功能,就是不可调节的锁死和解锁保护。但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可靠性还是很不错,也不会对阻尼油的质量挑三拣四。底部的弹簧和金属片我觉得是单向阀门结构,确保阻尼部件只在压缩过程中起作用。回弹是由回弹阻尼活塞控制的。
图片来自:fredricfei的百度相册
图片来自:fredricfei的百度相册
8. 接着是今天的重头戏~回弹阻尼杆~对于这个东西我不得不说有点失望,拆解之后我确认,油路润度的问题是由于材料和设计造成的,通过润滑能略微改善,但无法彻底解决,并且我不能保证能改善多久。Reba的回弹阻尼结构与这个很相似,但活塞头和底部密封衬套所使用的材料感觉有区别,并且可以完全拆卸的密封衬套结构也使得润滑保养可以做得更彻底。此外,XC30使用的是镀镍钢制管材,Reba则是阳极氧化硬铝,润滑度会更高。因此30的管材内壁相比之下有着先天的劣势。不过也无所谓,至少通过拆解确认了问题所在,并且做了润滑工作之后润度还是多少有一点改善的~
图片来自:fredricfei的百度相册
9. 接下来就是常规的尘封和油浴海绵清洁工作。XC30是半油浴润滑结构,通过前叉抽拉的动作将底桶油带到尘封下方的储油海绵以提供持续的润滑,这点和高端的叉子是相同的,也是相对于XC28的一个大升级。海绵圈取出之后放在阻尼油里清洗干净,浸满新的油然后装回去就好了。重要提醒:千万别用水洗!!!
图片来自:fredricfei的百度相册
图片来自:fredricfei的百度相册
10. 最后的工作就是补充新的底桶油以及重新组装。之前提到XC30是半油浴润滑,因此底桶油的油量就比较重要,不能随便加,少了润滑效果差,多了会挤爆尘封。。。官方的推荐是弹簧侧15ml,阻尼侧5ml,我的经验是阻尼侧可以比官方推荐量适当多一点点,大概8ml的样子。以5ml的标准来加的话油浴海绵会干得很快,影响后续润度。重新组装的时候可以先拧弹簧侧的螺丝,然后压着前叉来拧阻尼侧的螺丝,因为阻尼杆是没有回弹力的,如果不压着拧有可能会拧不到。最后记得把预压旋钮重新调整到适合自己体重的位置,因为在拧底桶螺丝的时候预压旋钮会跟着转,不调整的话会觉得叉子变硬了。
图片来自:fredricfei的百度相册
至此前叉的拆解保养和重新组装就完成了,这一套下来能值60美金哦
其实难度并不大,只要胆大心细,工具齐全,一般人都能自己保养前叉。不过需要提醒:如果在组装过程中发现有零件装不上,或者有螺丝无法拧紧,不要自作主张地随它去,请立即前往有资质的技师处寻求帮助!

因为平时越野比较多,车艹得相当狠,零件也就特别吃保养。一方面考虑经济原因(LZ在国外,单车保养收费特别高。本贴中的流程做下来估计至少值60美金,不开玩笑。),另一方面LZ的性格就是不放心别人动手的那种,在关键零件的保养上只有亲力亲为我才觉得踏实,所以自己觉得在零件维护保养方面还算是有一定经验

这次需要保养的是Rockshox XC30,油簧配置,定位上属于入门级XC叉,这个级别的前叉骑行吧里在用的小伙伴应该也不少吧

1. 开工~~首先,叉子登场~需要的工具有:5号内六角扳手一根拆底桶螺丝(XC30是隐藏式叉脚,需要加长扳手),24mm套筒扳手一副拆叉肩结构(应该是24mm。。。这个有点忘了,反正是RS的统一标准),锤子一个(最好是胶锤,不在意的话铁锤也能干活),杯子一个,针筒一个,以及15wt阻尼油(作为底桶油)。如果需要换前叉油的话,记得再准备好5wt的阻尼油约120ml。

2. 把叉脚的龟兔调节旋钮拔下来。硬拔就好了~没任何技术含量。这个旋钮其实是个2.5号内六角,待会儿可以拆叉肩旋钮用。




4. 接着拔出内管,这时会有底桶油流出,注意接好,不要搞得到处都是~~弹簧侧的油量会更大一些。

5. 由于这次是针对油路的保养,弹簧侧结构我们就不动了。而且说实话,钢簧也没什么好保养的,这点很省心~~~LZ另外一根主力叉子reba是正负气室结构,在气室保养上就比较费功夫,而且双气嘴双气室结构本身就容易出问题。。。下次绝对不再用双气嘴正负气的叉子了

下面这张图是给大家一个反面教材。。。这个黑色的卡扣我给拆下来了,但事实上这一步并不必要,反而这玩意又难拆又难装,而且没有工具可用。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从这个设计来看XC30的可维护性并不是非常高,从内管下方无法进行拆卸保养。。。相比之下Reba虽然更吃保养,但气室和阻尼油路的封装是用的卡簧,使用合适的工具便可以轻松彻底的拆卸。当然,Fox和X-fusion的螺纹封装从工艺上会更好一些,RS的做工相对比较简陋


6. 本来想从下面拔活塞,但根据这个结构看来是不可能了。。。只能从叉肩处动手。用套筒拧开叉肩盖,小心地拔出压缩阻尼部件(这东西有密封圈,比较紧),然后把阻尼油倒出。由于今天没打算换油,就直接用杯子接着,待会儿再倒回去就好了。可以看出油已经是比较脏了。。。好在XC30用的turnkey阻尼因为没有压缩阻尼和解锁阀值调节,相对没有高端的motion control那么挑油,以后有空的时候再换吧。

7. 看看turnkey压缩阻尼~~这玩意儿结构简单也没啥特别的功能,就是不可调节的锁死和解锁保护。但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可靠性还是很不错,也不会对阻尼油的质量挑三拣四。底部的弹簧和金属片我觉得是单向阀门结构,确保阻尼部件只在压缩过程中起作用。回弹是由回弹阻尼活塞控制的。


8. 接着是今天的重头戏~回弹阻尼杆~对于这个东西我不得不说有点失望,拆解之后我确认,油路润度的问题是由于材料和设计造成的,通过润滑能略微改善,但无法彻底解决,并且我不能保证能改善多久。Reba的回弹阻尼结构与这个很相似,但活塞头和底部密封衬套所使用的材料感觉有区别,并且可以完全拆卸的密封衬套结构也使得润滑保养可以做得更彻底。此外,XC30使用的是镀镍钢制管材,Reba则是阳极氧化硬铝,润滑度会更高。因此30的管材内壁相比之下有着先天的劣势。不过也无所谓,至少通过拆解确认了问题所在,并且做了润滑工作之后润度还是多少有一点改善的~

9. 接下来就是常规的尘封和油浴海绵清洁工作。XC30是半油浴润滑结构,通过前叉抽拉的动作将底桶油带到尘封下方的储油海绵以提供持续的润滑,这点和高端的叉子是相同的,也是相对于XC28的一个大升级。海绵圈取出之后放在阻尼油里清洗干净,浸满新的油然后装回去就好了。重要提醒:千万别用水洗!!!


10. 最后的工作就是补充新的底桶油以及重新组装。之前提到XC30是半油浴润滑,因此底桶油的油量就比较重要,不能随便加,少了润滑效果差,多了会挤爆尘封。。。官方的推荐是弹簧侧15ml,阻尼侧5ml,我的经验是阻尼侧可以比官方推荐量适当多一点点,大概8ml的样子。以5ml的标准来加的话油浴海绵会干得很快,影响后续润度。重新组装的时候可以先拧弹簧侧的螺丝,然后压着前叉来拧阻尼侧的螺丝,因为阻尼杆是没有回弹力的,如果不压着拧有可能会拧不到。最后记得把预压旋钮重新调整到适合自己体重的位置,因为在拧底桶螺丝的时候预压旋钮会跟着转,不调整的话会觉得叉子变硬了。

至此前叉的拆解保养和重新组装就完成了,这一套下来能值60美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