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徽耀教坛 丹心育桃李
------记全国模范教师、省优秀共产党员、乐东中学校长 汪祥夫
汪祥夫是乐东县乐东中学的校长,也是乐东一名家喻户晓的好教师。他23年如一日,在神圣的教坛上默默地抒写着人生的辉煌:荣获省中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评比一、二等奖、省首届高中英语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省一等奖、全国优秀外语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中学特级教师、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矢志不渝,甘为山区教育事业挥洒青春热血
1984年7月,从广东外语师范毕业后,他便怀着振兴家乡山区教育的理想,义无反顾地回到了乐东中学任教。当时的乐东中学尚不是县重点中学,生活又在少数民族山区,物质条件相当艰苦,教学设备非常简陋,这时有朋友主动提出要帮他调往省城,可这位农村娃却坚定地说:“乐东虽穷,但乐东的外语教学更穷,这里虽苦了点,但能在家乡教书育人,也算是报答家乡的一种好方式,待这里教育条件改善了再考虑吧。”,婉言谢绝了朋友的好意。就这样,凭着对山区教育的挚爱和振兴农村教育那颗永不熄灭的热血之心,他硬在山区和农村教坛耕耘了23年,并且从未离开过教学第一线,尤其是在海南建省办特区后,又有过几次调往省城工作的机会,他都毅然放弃了。问起个中原因,他只淡然一笑:“钟鼓馔玉何足贵,立足家乡写春秋”。1995年6月,他怀抱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热爱,抱着对共产主义无比坚定的信念,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更加激起对他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比赤诚,激情扬起他事业的风帆,铸就了他显著的教育教学成果:所教学生中有8人考上清华、北大、人大;任教班学生整体水平高,曾有两人考出英语单科满分(150分)的好成绩。“你是铺路石,毅然地让人踩踏,送踏你之人通向山峰之巅;你是片片绿叶,无私地展示油油的绿,一任朵朵红花艳丽在天地之间。”这是他的学生强前往北京大学深造之时给他的赠语,这也是他痴心从教的真实写照。
大胆创新,乐做党的教育事业改革坚定实践者
在教学中他敢想,敢试,敢闯,敢干,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为切实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他利用课程改革的契机,创造性地提出了“立足‘双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确立了“狠抓‘双基’,培养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测试、学法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并率先进行“提高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教学试验,在乐东率先吹响了英语教学改革的号角。
在中国名校黄流中学工作期间,他主动要求从高一年级跟班教学,并把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作为实践新教法的有效载体,独创了“高中英语书面表达短语单句训练法”,加强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经过努力,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明显提高,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也有较大突破,取得了初步的效果。在他的带动下,全县各级各类农村学校外语教学兴起了一股“转换教学理念,在创新中求质量”的热潮,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空前高涨。近年来,为作好乐东县课改工作,他还主动到农村兄弟学校上教改观摩课30多节,举办讲座20多场。
汪祥夫老师也十分关心年轻教师的成长,诚心帮助年轻教师在业务和师德方面的提高,把这当作自己应尽的责任。许多经他点拨培养的教师已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原在乐东中学的林琳老师曾获省初中英语优质课二等奖,现为国家级骨干教师;原在黄流中学的刘喜红老师曾获省第二届“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调教录像评比二等奖,而汪祥夫老师就是她的首席指导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汪祥夫不仅是教改一线的能手,而且还是一位学者型教师。从教以来,他认真总结经验,撰写了一系论文和著作,并被多家刊物发表和出版社出版:在《琼州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独著出版专著1部,主编出版著作3部,参编出版著作8部。在教学设备落后、条件差的农村中学能有如此建树,的确不容易。他就是这样,在教学中摸索,在教学中总结,使自己的教学艺术更加娴熟,理论更加丰富,理念更加先进。凡听过他讲课的学生,无不惊叹他专业知识的渊博,思路的清晰,教学语言的优美和教学技艺的精湛。问起从教的体会,他只是淡淡一笑:“唯有创新,才能超越。作为一名教师,要敢于创新,勇于超越,并在创新中不断升华自己,创造卓越。”这就是汪老师从教的平凡理想。
------记全国模范教师、省优秀共产党员、乐东中学校长 汪祥夫
汪祥夫是乐东县乐东中学的校长,也是乐东一名家喻户晓的好教师。他23年如一日,在神圣的教坛上默默地抒写着人生的辉煌:荣获省中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评比一、二等奖、省首届高中英语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省一等奖、全国优秀外语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中学特级教师、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矢志不渝,甘为山区教育事业挥洒青春热血
1984年7月,从广东外语师范毕业后,他便怀着振兴家乡山区教育的理想,义无反顾地回到了乐东中学任教。当时的乐东中学尚不是县重点中学,生活又在少数民族山区,物质条件相当艰苦,教学设备非常简陋,这时有朋友主动提出要帮他调往省城,可这位农村娃却坚定地说:“乐东虽穷,但乐东的外语教学更穷,这里虽苦了点,但能在家乡教书育人,也算是报答家乡的一种好方式,待这里教育条件改善了再考虑吧。”,婉言谢绝了朋友的好意。就这样,凭着对山区教育的挚爱和振兴农村教育那颗永不熄灭的热血之心,他硬在山区和农村教坛耕耘了23年,并且从未离开过教学第一线,尤其是在海南建省办特区后,又有过几次调往省城工作的机会,他都毅然放弃了。问起个中原因,他只淡然一笑:“钟鼓馔玉何足贵,立足家乡写春秋”。1995年6月,他怀抱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热爱,抱着对共产主义无比坚定的信念,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更加激起对他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比赤诚,激情扬起他事业的风帆,铸就了他显著的教育教学成果:所教学生中有8人考上清华、北大、人大;任教班学生整体水平高,曾有两人考出英语单科满分(150分)的好成绩。“你是铺路石,毅然地让人踩踏,送踏你之人通向山峰之巅;你是片片绿叶,无私地展示油油的绿,一任朵朵红花艳丽在天地之间。”这是他的学生强前往北京大学深造之时给他的赠语,这也是他痴心从教的真实写照。
大胆创新,乐做党的教育事业改革坚定实践者
在教学中他敢想,敢试,敢闯,敢干,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为切实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他利用课程改革的契机,创造性地提出了“立足‘双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确立了“狠抓‘双基’,培养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测试、学法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并率先进行“提高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教学试验,在乐东率先吹响了英语教学改革的号角。
在中国名校黄流中学工作期间,他主动要求从高一年级跟班教学,并把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作为实践新教法的有效载体,独创了“高中英语书面表达短语单句训练法”,加强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经过努力,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明显提高,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也有较大突破,取得了初步的效果。在他的带动下,全县各级各类农村学校外语教学兴起了一股“转换教学理念,在创新中求质量”的热潮,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空前高涨。近年来,为作好乐东县课改工作,他还主动到农村兄弟学校上教改观摩课30多节,举办讲座20多场。
汪祥夫老师也十分关心年轻教师的成长,诚心帮助年轻教师在业务和师德方面的提高,把这当作自己应尽的责任。许多经他点拨培养的教师已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原在乐东中学的林琳老师曾获省初中英语优质课二等奖,现为国家级骨干教师;原在黄流中学的刘喜红老师曾获省第二届“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调教录像评比二等奖,而汪祥夫老师就是她的首席指导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汪祥夫不仅是教改一线的能手,而且还是一位学者型教师。从教以来,他认真总结经验,撰写了一系论文和著作,并被多家刊物发表和出版社出版:在《琼州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独著出版专著1部,主编出版著作3部,参编出版著作8部。在教学设备落后、条件差的农村中学能有如此建树,的确不容易。他就是这样,在教学中摸索,在教学中总结,使自己的教学艺术更加娴熟,理论更加丰富,理念更加先进。凡听过他讲课的学生,无不惊叹他专业知识的渊博,思路的清晰,教学语言的优美和教学技艺的精湛。问起从教的体会,他只是淡淡一笑:“唯有创新,才能超越。作为一名教师,要敢于创新,勇于超越,并在创新中不断升华自己,创造卓越。”这就是汪老师从教的平凡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