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鱼吧 关注:157,048贴子:2,597,812
  • 9回复贴,共1

海水鱼图鉴:雀鲷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摘自龙巅海水鱼雀鲷类一直充当海水观赏鱼爱好者的入门练手品种,没有什么其他品种的海水鱼比它们更容易饲养,而且大多数雀鲷十分廉价。在一个新水族箱建立好后,人们会随意花上几十元钱购买几条雀鲷放进去,让它们试水。雀鲷的种类很多。它们分布在世界上所有的珊瑚礁海域,甚至在温带的海藻群落区域、潮间带也能看见它们的身影。雀鲷科大概包含了30--40个属,全世界至少有400种以上,在观赏鱼贸易中常见的大约30种。
目前在水族贸易中经常出现的雀鲷品种主要以光鳃鱼属(Chromis)、刻齿雀鲷属(Chrysiptera)、雀鲷属(Pomacentrus)、宅泥鱼属(Dascyllus)和副雀鲷属(Neoglphidodon)居多。很多种雀鲷在水族领域里具有相同的名字,如蓝魔,大概有3--5个品种被这样称呼。它们饲养起来大致一样,否则我真不知道该如何介绍。
大多数雀鲷被我们称为“魔"或“雀”,如蓝魔、黄魔、三间雀、皇帝雀。叫某某雀的品种其实最早被称为某某雀鲷,但广大的爱好者逐渐将“鲷”字省了。被称为某某魔的品种,以前应当被称为某某魔鬼,因为它们游泳速度很快,而且在水族箱中神出鬼没的。后来人们也将“鬼"字省去了,就成了现在的名字。我们不必非要追究某某雀鲷到底应该叫什么名字,因为它们的学名都不好记忆。5 q& {/ P( A1 E
半数以上的雀鲷来自印度洋,剩下的品种基本都分布在西南太平洋,单纯为了观赏而从大西洋引进的雀鲷品种十分少。在太平洋--印度洋地区任何一个捕捞点,捕捞数量最大的观赏鱼都是雀鲷类。我国南海盛产三点白,于是它们成为国内最廉价的海水观赏鱼。如果你在海南岛的沙滩上晒太阳,信手向海中抛一些食物,就可以招引来很大一群。在非沿海城市,我们购买这种鱼支付的主要是运输费用,而不是鱼本身的价值。
用来观赏的雀鲷中,个体最大的是加州宝石,它们可以在水族箱中生长到35厘米。其他雀鲷属、都属于小型鱼,一般没有个体在3--6厘米,如果细心饲养,大多数可以长到10厘米左右。虽然一些个体在野外条件下可以长到更大,但人工环境中似乎都在尽量保持乖巧的身材。几乎任何一种雀鲷对生存环境要求都不高,它们可以生活在比重1.010--1.028、温度18--32°、酸碱度7.8--8.6、硬度7--14° dH的所有水中。即使硝酸盐含量达到500ppm,仍然能顽强地生存。如果水中的氨氮达到0.5ppm,其他品种的海水鱼均无法存活,而雀鲷仍然可以悠闲地活着。
所有的雀鲷都不攻击珊瑚和其他动物,因此可以安全地饲养在礁岩生态水族箱中。只要不是能把它们吞掉的鱼,就可以和它们饲养在一起。一些人喜欢用微型水族箱来饲养雀鲷,那没什么不合适的。不过在狭小的环境中,它们的情绪十分暴躁,如果混养如虾虎类弱不禁风的品种,雀鲷可能杀死它们。雀鲷之间的打斗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不建议只同时饲养两条雀鲷,不论是不是一个品种,它们都会成为死敌。最好单独饲养一条,或同时饲养5条以上。
你可以给它们任何能获得的观赏鱼饲料吃,即便是廉价的淡水观赏鱼饲料,它们照样可以接受。在400升以上的完美礁岩生态水族箱中,没有必要刻意投喂雀鲷,它们自己可以找到一些可吃的东西度日。
许多品种的雀鲷成体和幼体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颜色,购买了一条非常漂亮的小鱼,但饲养几个月后发现它变得又丑又凶的怪物。还有一些雀鲷在人工饲养下会改变本来的颜色,特别是雀鲷属的一些品种,在硝酸盐含量较高的水中存在着严重褪色问题。不少品种在受到威胁后会改变自己的颜色,让它们看上去像另一个品种的鱼。这些问题让我们为该类别的观赏鱼分类变得更加困难,幸好我们并不常接触到许多的品种。


IP属地:天津1楼2015-01-23 18:38回复
    四间雀四间雀和三间雀的产地基本一样,不过身价有比三间雀高一些。它们在受到惊吓或水质不好时不会把身体调节成黑褐色,这让它们的观赏价值在本属中位列前茅。我们可以见到8--10厘米的三间雀,但很少见到6厘米以上的四间雀。虽然有野生个体长到10厘米的记录,但它们在水族箱中似乎尤其不爱生长。
    我们不是能经常在水族店中看到这种雀鲷,它们的捕捉量不如本属其他品种多。很多贸易商不愿意引进这种鱼,在他们看来这种鱼价格颇高了一些,不如相貌似乎一样的三间雀实惠。如果将四间雀饲养在水质极好的礁岩生态水族箱中,会看到它们每个鳍都镶有亮丽的蓝色边缘,身体也会散发出艳丽的蓝光。
    四间雀似乎不喜欢在水族箱中产卵,或许这种鱼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成熟起来


    IP属地:天津3楼2015-01-23 18:4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蓝宝石蓝魔在印度尼西亚的托米尼亚湾、苏拉威西海域,这种鱼的产量很高,整个东印度洋都有它们的分布。这也是一种小型的雀鲷,体长只有5厘米,看上去更像是脱去黄色尾巴的黄尾蓝魔。本品种贸易量并不是很大,在国内市场十分少见,价格也比其他雀鲷类高。
      将它们和其他雀鲷饲养在一起时,往往会受到欺负,它们实在太弱小了。很小能在贸易中见到3厘米以上的个体,大多甚至不到2厘米。要给这些小鱼安全的生活环境,特别是蓝魔和斐济蓝魔绝对不要饲养在一起。随着身体的长大,它们身上的颜色会逐渐加深,展现出蓝宝石般的色泽。如果饲养水硝酸盐含量过高,或硬度不够,则这种颜色不会出现或维持。建议提供硝酸盐含量低于100ppm、硬度9° dH的水饲养它们,并且要尽量给予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
      虽然个子小,它们之间照样会打斗,所以不要在一个小于50升的水族箱中同时饲养两条,要么饲养一条,要么饲养5条以上的群落。这也是一种很容易产卵的鱼,和黄尾蓝魔一样,它们的孩子太小了,让我无法找到那样小的食物喂活它们。
      深水蓝魔 从西南太平洋的北澳洲、汤加海域到日本南部,水深15--60米的珊瑚礁区域都可以发现这类小鱼。它们实际上有3个相貌基本一样的种,Chrysiptera flavipinnis和Chrysiptera bleekeri只见于南太平洋。因为一般的雀鲷无法到达它们生活的深度,它们被称为深水魔或深海魔。受到捕捞困难的影响,它们的价格在雀鲷中位居前列。目前还没有人工繁育的记录,于是更为其增添了神秘色彩。
      在国内很少能见到这种小雀鲷,它们可能是蓝色雀鲷中最美的,看上去更像是一条金背小神仙。如果饲养得好,它们身体上的蓝色会散发出梦幻般的光彩。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把这种鱼点缀在巨大的礁岩生态水族箱中,水体小于150升很难养育成功。它们不怕冷,即便水温低到15℃也照样能存活,但水温长期高过26℃,它们会褪色,而且失去身体上梦幻一样的光彩。当水温高过30℃时,它们很容易死亡。因此夏季饲养要增加降温设备。
      很多人都在努力地研究怎样繁育这种小鱼,目前还没有突破进展。这可能和它 生活的水深有关系,它们在水族箱中很少发情
      粉红魔粉红色是成年雀鲷很少出现的颜色,这种大量捕捞于菲律宾的小鱼却获得了这种天赋。它们只有5厘米大。在环境不好的水族箱中近乎是白色的。如果将其买回家,饲养在礁岩生态水族箱中,它们会展现出嫩嫩的粉色,非常好看。
      在我国香港地区,这种鱼被称为“水红魔”,价格十分低廉,在贸易中可以看到成百上千的个体被拥挤地饲养在一起,它们之间的打斗造成的很多个体的鳍残缺不全。在成群饲养时,要保证每条鱼可以得到20升水以上的生活空间,如果水质达标,它们可以将卵产在礁石洞穴中。维持酸碱度在8.2以上,可以帮助它们保持粉嫩的颜色
      蓝线雀幼鱼十分美丽,拥有黄色的身体,并在背部贯穿一条蓝色的明亮横纹。当它们生长到5厘米以上的时候,这些妍丽的颜色会消失,这条鱼变成咖啡色或土黄色,失去观赏价值。大量的幼体引进于菲律宾,有时候人们把它们当成名贵品种的雀鲷购买,当这条鱼长大后,会大失所望。
      从原产地的考虑来看,在我国南沙、西沙有大量的成语分布,但幼体不多,国内捕捞商不认为成体有观赏价值,很少捕捞它们。我们无法控制这种鱼保持幼年的颜色,它们最终会推出观赏鱼的舞台
      三间魔主要分布在东澳洲海域,很少在市场上见到的品种。有人误以为它们是三间雀,实际上它们是完全不同的品种。三间魔的身体更修长,而不像三间雀那样是近乎圆形的。被用作贸易的三间魔实际上有两个品种,另一种产自日本南部海域,被称为日本三间魔(Chrysiptera kuiteri)。两个品种都不喜欢太高的水温,需要保持在28℃以下。
      三间魔是只能生长到5厘米的小型雀鲷,最好不要和大型的三间雀、蓝魔饲养在一起。它们十分温和,适合成群饲养


      IP属地:天津5楼2015-01-23 18:48
      回复
        雀鲷属
        本属中的鱼可供观赏的并不多,大概5--6个品种。它们全部采集于东南亚地区的海域,我国南海也出产一些品种,但因为观赏价值不高而被忽略。这些与在刚捕捞后会展现亮丽的颜色,但人工饲养一段时间后颜色就变得十分暗淡。虽然它们和其他雀鲷一样可以忍受质量很差的饲养水,但为了维持美丽的颜色,我们必须用最佳的水质来饲养它们。
        蓝天堂这种鱼也被称为黄肚蓝魔,主要出口国是印度尼西亚,在巴厘岛附近有大量分布,其他地区很少出现。在本属中,它的价格最高,个体也最大,成熟后可以达到10厘米。
        明亮的黄蓝对比加上成群地在水族箱中游泳,让它们看上去十分美丽。但是,如果水质不是特别好,它的美丽转眼即逝。在硝酸盐含量高过50ppm的水族箱中,2个月就可以让它们的蓝色变成黑色,黄色部分也成为咖啡色,并失去光泽。我见过的个体全部是这个下场。怎样才能维持它们的美丽呢?
        聪明的饲养者将它们饲养在稳定的礁岩生态水族箱中,同名贵的石珊瑚饲养在一起,这样会让我们看到了保持美丽并成群活动的蓝天堂。那是很高的水质标准,必须给予相当好的过滤系统,并保持稳定的换水才可以达到:至少要控制硝酸盐含量在10ppm以下,维持钙的含量在420毫克/升,酸碱度维持在8.2--8.4,硬度不要低于8º dH。这的确很困难,而且花费很大。
        这种鱼互相间的冲突很少,而且从不攻击其他鱼,非常适合混养。我们可以用人工颗粒饲料喂养它们,它们在水族箱中成长速度很快。由于游泳速度快,对食物的争抢能力很强,和行动慢的鱼饲养在一起,会造成后者无法吃到食物。
        子弹魔
        安达曼群岛、巴厘岛附近分布有大量的子弹魔,有时候一大群可以是数千条。科学的名字应当叫艾仑氏雀鲷,还有一些地区将它们称呼为蓝魔。因为游泳速度快,加上闪光的流线型身体,让它们得到子弹魔这个名字。
        和蓝天堂一样,在水质不佳的情况下,它们也会变成黑色,所以要精心地饲养。一般情况下,它们不会超过6厘米,是适合成群饲养在水族箱的品种。如果愿意,一个200升的水族箱可以同时饲养50条,它们的群落越大,越活跃。
        黄魔 常见的雀鲷品种,广泛分布在息太平洋到印度洋的海域里,目前大量的贸易个体来自菲律宾。这种鱼也被称为柠檬雀或黄雀。通常有两个品种在市场上出现,另外一种是Pomacentrus sulfureus,背鳍后部有一个黑色斑点,也被称为黑点黄雀。
        它们是本属观赏鱼中最喜欢打架的品种,有时候甚至会欺负蓝魔等其他雀鲷。它们的体型在本属中是最浑圆的,当长到9厘米后,看上去十分强壮有力。虽然这种鱼十分容易获得,但目前还没有人工繁殖的记录,可能与其价值过低有关系。


        IP属地:天津6楼2015-01-23 18:51
        回复
          光鳃鱼属(chromis)
          这个属的雀鲷品种在观赏鱼贸易中非常少,常见的只有青魔一种。一些其他有观赏价值的品种只是在观赏鱼贸易非常兴旺时才会偶尔出现在市场上。这类鱼可以成群地在水族箱中饲养,而且它们之间会产生“阶级”和“社会”,这给我们欣赏带来了很大的乐趣。一般情况下是将这些鱼饲养在礁岩生态水族箱中,很少有人单独用纯鱼缸饲养。
          青魔(chromis viridis)青魔是我们最习惯饲养在礁岩生态水族箱中的观赏鱼,它们温和、好养,而且在灯光下闪着青绿色的光芒,看上去还不错。被称为青魔的观赏鱼包含了至少两个品种。还有一种是Chromis atripectoralis。这两个品种在市场上的出现频率都很高,而且长相基本一样,不是专业人士难以分辨它们。一些本属中同样具有青绿颜色的鱼在贸易中也被称为青魔,但数量很少,而且容易分辨,这里不进行介绍。
          一个400升水的礁岩生态水族箱内可以饲养20条青魔,如果配有造流泵,那么它们会顶着水流成群地游泳,非常像大海里的自然景象。虽然这种雀鲷相对温和,但必须把想饲养的数量一次性放入水族箱中。当这些与适应了新环境,在水族箱中形成了完善的群落,就不可能再加入新的成员了。青魔群落中的成员们会集体攻击新来的同类,使得新鱼无法存活下去。会有一条体型最大的个体被“选举”为领袖,群体成员将在它的统治下寻觅食物、躲避敌害。
          青魔从不攻击其他鱼,如果水族箱过小,它们会受到其他雀鲷的攻击。最好不要只饲养一条,它会感到很不安;也不要同时饲养两条,它们之间往往会发生战争。最合适的数量是10条以上,如果水族箱过小,可以放弃饲养这种鱼,因为它们不能畅游,也展现不出美丽的姿态。
          这种鱼在菲律宾等东南亚海域有大量分布,非常容易得到,没有人研究繁殖它。目前尚没有青魔在人工环境下自然产卵的记录。
          燕尾蓝魔(chromis cyaneus )也被称为美国蓝魔,产自加勒比海、百慕大、佛罗里达南部海域,不常见于贸易。它们具有鲜艳的颜色、温良的性格,和青魔一样喜欢成群活动。最大的个体可以长达10厘米,贸易中多为5--6厘米幼体。
          在国内很少能得到这种鱼,因为贸易商不愿意费很大力气从美国引进这种价格不高的鱼。很多欧洲人非常喜欢这种鱼,他们将燕尾蓝魔和青魔、宝石类饲养在同一个大型礁岩生态水族箱中,看这些鱼如何地混合成一大群行动。不要让饲养水的温度太高,如果高过28℃,这种鱼容易出现突然死亡的现象
          半身魔(chromis dimidiata) 之所以把它们成为半身魔,是因为它前半身是咖啡色的,后半身是白色的,在黑暗的背景下只能看见后半身,白色背景下只能看见前半身,这使得半身魔很驰名。主要分布在印度沿海和红海地区,捕获量很少,贸易价格也不低。
          这也是一种喜欢成群活动的鱼,在水族箱中可以结成群落。最好给予比较高的比重(如1.025)的海水来饲养,这样可以让它们更加健康。当水中的氨含量高过0.2ppm时,它们会出现烂身的现象,因此要维持比其他品种雀鲷更好的水质。
          它们是在本属中最胆怯的品种,和一些凶猛的鱼类饲养在一起时会让它们感到紧张。如果水族箱中没有岩石,也会让它们始终很害怕。


          IP属地:天津8楼2015-01-23 18:55
          回复
            其他类雀鲷
            还有一些雀鲷时常出现在观赏鱼贸易中,它们不属于前面任何一属。这些与的数量不多,我觉得没有必要把它们所在的属拿出来单独介绍,于是将它们全部整理在一起,进行简单的介绍。
            云雀(Dischistodus perspicillatus)这种能生长到18厘米的雀鲷广泛分布在印度洋的大部分海域,乳白色的身体上有2--3个黑色的斑块。它们最喜欢在遭到破坏后的珊瑚礁丛中生存,特别是受到厄尔尼诺现象危害的大面积白化的珊瑚礁区域。它们十分强壮,易养,采集起来也十分容易,因此价格很低廉。一般情况下,贸易个体在3--6厘米之间,很少有成年的个体。
            它们有强烈的领地意识,当身体足够大的时候会欺负其他品种的雀鲷,在饲养时要事先考虑好。在饥饿的时候,这种鱼会攻击受伤的珊瑚,它们还吃海藻和软体动物,并不太适合在礁岩生态水族箱中饲养。
            珍珠雀(Plectroglyphidodon lacrymatus)主要捕捞于澳洲北部海域和日本南部,有时候会在菲律宾进口的观赏鱼中见到它们。可以长到10厘米大,不成群活动,领地意识极强,通常一个水族箱中只能饲养一条。很多人容易把幼年的珍珠雀和名贵的宝石雀(Microspathodon chrysurus)混淆,后者分布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珍珠雀身上的斑点是白色的,而宝石雀的是蓝色的。宝石雀身体呈现丝绒蓝色,而珍珠雀是灰色或灰蓝色的或暗绿色。
            当珍珠雀长到8厘米以上的时候,它们身上的大部分白点会褪掉,身体颜色也会逐渐加深,最终成为灰黑色。这种鱼喜欢占领一个有利地形,然后攻击所有前来冒犯的其他与。这种习性使得大多数人并不看好它。
            加州宝石(Hypsypops rubicunda)加州宝石主要分布在美国加利福利亚沿岸的巨藻“丛林”中,在国内水族贸易中很少出现。作为一种分布特殊的鱼类,在大多数公众海洋馆都有展示。一般情况下都是引进幼体,因为幼体更美丽。成年以后,该鱼身上蓝宝石一样的斑点会全部消失,变成一条35厘米的橘红色凶猛鱼。
            饲养这种鱼必须提供良好的制冷设备,它们需要生活在15--20℃的水中,水温太高,会很快死去。因为这种特殊要求,无法和其他品种的观赏鱼饲养在一起。在野生条件下,这种鱼主要吃海胆和牡蛎,人工环境下可以接受大多数人工饵料。
            这种鱼十分凶猛好斗,当足够大的时候,要保证个体彼此差别不是很大。6厘米的幼鱼需要饲养四年以上才能完全变成成鱼,很少有人将单一品种饲养那样久,虽然很名贵,但不被大多数观赏鱼爱好者看好。


            IP属地:天津10楼2015-01-23 19:01
            回复
              1


              IP属地:天津11楼2015-04-14 18:24
              回复
                请问蓝丝绒可以与什么珊瑚共养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7-10-06 16: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