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初学者都不学51单片机了吗?51单片机真的过时了吗?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觉得写得很有道理,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来讨论51单片机是否真的过时了,不值得学了?以下内容转自网络。
看到这个问题,相信大家很多人都在问,也有很多人想知道,还有很多人有自己的看法,今天我在这里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现在在大学里,51单片机仍是电子类专业必修的课程,然而这几年随着ARM的火爆,很多51的学习者有了专业一个疑问:既然大家都在用ARM,我们为什么还要学51?而且找工作的时候人家也比较关注有过ARM使用经验的。
为了解决这个疑问,我们首先需要分清下面几个概念:单片机、ARM、DSP、FPGA/CPLD,这几个关键词是学习电子的人常见的几种芯片(我不知道该统称什么,姑且这么叫吧)。这几个词要分类的话首先要把FPGA/CPLD和其他的分开,因为FPGA/CPLD的原理和单片机、ARM、DSP不同。
FPGA/CPLD 是通过硬件实现功能的,FPGA是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缩写,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CPLD是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的缩写,即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通过名字可以看出,二者都是可编程的逻辑器件,即实实在在的硬件,通过对硬件编程以实现某种特定功能。说直白 一些,二者就是一个与非门或者或非门阵列。由于所有的逻辑式子都可以变换成与非结构或者或非结构,因此所有的逻辑功能都可以通过FPGA/CPLD实现, 编程后的芯片相当于一个数字芯片,如加法器,移位寄存器等。二者的区别在于FPGA是基于RAM结构的,CPLD是基于ROM机构的,这些不是本次讨论的 重点,不再赘述。
再说单片机和ARM及DSP的关系,单片机是“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简称;ARM是Advanced RISC Machines的简称,它只是一家微处理器设计企业的名字,因此ARM是他们设定的微处理器的统称;DSP是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的简称,即数字信号处理。了解了这些,我们可以说单片机是所有所有MCU(微型控制单元)的统称,ARM是DSP只是他们的一 种,ARM属于用公司名称的一种称呼,而DSP则是根据功能(数字处理)命名的一种称呼。但是,在行业内,单片机一般特指8位或16位的MCU,在本文中 仍采用大家熟悉的叫法,把单片机和ARM放在并列的位置。
了解了这些,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个问题,什么是51单片机。这个问题本不想说,可是 看到有人说51是AT89C51的简称,所有觉得有必要提一下。1980年,Intel推出了首款单片机8051(这个8051有可能是公司内部的设计编 号,我没有找到为什么叫这个),之后又陆续推出了与8051指令完全相同的8031、8032、8052等系列的单片机,初步形成了MCS-51系列。 1984年,Intel出售了51核,此后,世界上出现了上千种51单片机,如爱特梅尔、飞利浦,华邦,还有国内的宏晶等。51单片机泛指所有兼容 8051指令的单片机。当然,一些公司购买51核后增加了一些功能或者寄存器等,增加的这些东西是不兼容的。于51单片机处于并列关系的有AVR系 列,PIC系列等,他们的区别在于虽然都属于8位机(PIC系列的有16位的),但所使用的指令集不同,这也就是区别一个单片机系列的一种方法。.
看到这个问题,相信大家很多人都在问,也有很多人想知道,还有很多人有自己的看法,今天我在这里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现在在大学里,51单片机仍是电子类专业必修的课程,然而这几年随着ARM的火爆,很多51的学习者有了专业一个疑问:既然大家都在用ARM,我们为什么还要学51?而且找工作的时候人家也比较关注有过ARM使用经验的。
为了解决这个疑问,我们首先需要分清下面几个概念:单片机、ARM、DSP、FPGA/CPLD,这几个关键词是学习电子的人常见的几种芯片(我不知道该统称什么,姑且这么叫吧)。这几个词要分类的话首先要把FPGA/CPLD和其他的分开,因为FPGA/CPLD的原理和单片机、ARM、DSP不同。
FPGA/CPLD 是通过硬件实现功能的,FPGA是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缩写,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CPLD是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的缩写,即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通过名字可以看出,二者都是可编程的逻辑器件,即实实在在的硬件,通过对硬件编程以实现某种特定功能。说直白 一些,二者就是一个与非门或者或非门阵列。由于所有的逻辑式子都可以变换成与非结构或者或非结构,因此所有的逻辑功能都可以通过FPGA/CPLD实现, 编程后的芯片相当于一个数字芯片,如加法器,移位寄存器等。二者的区别在于FPGA是基于RAM结构的,CPLD是基于ROM机构的,这些不是本次讨论的 重点,不再赘述。
再说单片机和ARM及DSP的关系,单片机是“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简称;ARM是Advanced RISC Machines的简称,它只是一家微处理器设计企业的名字,因此ARM是他们设定的微处理器的统称;DSP是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的简称,即数字信号处理。了解了这些,我们可以说单片机是所有所有MCU(微型控制单元)的统称,ARM是DSP只是他们的一 种,ARM属于用公司名称的一种称呼,而DSP则是根据功能(数字处理)命名的一种称呼。但是,在行业内,单片机一般特指8位或16位的MCU,在本文中 仍采用大家熟悉的叫法,把单片机和ARM放在并列的位置。
了解了这些,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个问题,什么是51单片机。这个问题本不想说,可是 看到有人说51是AT89C51的简称,所有觉得有必要提一下。1980年,Intel推出了首款单片机8051(这个8051有可能是公司内部的设计编 号,我没有找到为什么叫这个),之后又陆续推出了与8051指令完全相同的8031、8032、8052等系列的单片机,初步形成了MCS-51系列。 1984年,Intel出售了51核,此后,世界上出现了上千种51单片机,如爱特梅尔、飞利浦,华邦,还有国内的宏晶等。51单片机泛指所有兼容 8051指令的单片机。当然,一些公司购买51核后增加了一些功能或者寄存器等,增加的这些东西是不兼容的。于51单片机处于并列关系的有AVR系 列,PIC系列等,他们的区别在于虽然都属于8位机(PIC系列的有16位的),但所使用的指令集不同,这也就是区别一个单片机系列的一种方法。.